许晓萍;缪秀华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妇严重心功能不良使胎儿处于不良生长环境,而且往往为抢求孕妇而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笔者通过对4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探讨产前护理、产程护理、产褥期的护理要点,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王树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肺脓肿,由于疾病的慢性迁延,局部组织药物渗透性差,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原因,全身用药治疗效果欠佳.我科自1996年以来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及局部给药治疗肺脓肿48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根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2年发生的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结果:发现强调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水平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水平的低下,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是治疗移植后肺部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薛钟;何小舟;巢志复;车文骏;经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如同时伴有其它疾病,则易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6年来14例急性胰腺炎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庄耘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报告58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至1998年针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别采用肝门部切除(A)、联合左肝叶切除(B)、联合右肝叶切除(C)、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D)和胆肠内引流(E)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79.3%,其中根治切除率StageⅠ、Ⅱ为100%,StageⅢ为65.63%,StageⅣa则为0(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切除率:乳头型和结节型100%,硬化型81.63%,弥漫型为0;Bismuth Ⅲa、Ⅲb型95.24%,显著高于Ⅰ、Ⅱ、Ⅳ型(P<0.05).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18.97%,其中StageⅠ100%,StageⅡ 80%,StageⅢ 15.63%, StageⅣ则为0.不同病例分型:乳头型50%,结节型75%,硬化型14.29%,弥漫型为0 ;Bismuth分型Ⅰ型0,Ⅱ型0,Ⅲa型46.15%,Ⅲb型62.5%,Ⅳ型为0.A、D、 E与B、C术式间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结果主要与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联合切除能增加Ⅱ、Ⅲ期病人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如何提高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胡荣;曹秀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 retinopathy, PVR)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眼病,是一个有多种因素参与的修复过程,它是眼组织对创伤修复的一种过度增生的结果,由于成纤维细胞等移行至玻璃体腔,增生并形成收缩膜,造成了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action retinal detachment, TRD)的病变,这种修复损害了眼底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终引起视力丧失[1].有关PVR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且采用玻璃体手术可以治疗,但仍有30%左右的患者术后复发[2,3], 因此要从根本上去治疗PVR,还必须对PVR的病理、生理、解剖、遗传、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动物实验.理想的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特点:在模型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等方面与人类疾病相同或有极大的相似性;模型容易制作,便于观察,可以复制,能进行定量分析;在可能的范围内,制作周期合适,动物来源方便,费用低的模型更受欢迎.为了能制作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动物模型,几十年来眼科研究者一直在努力学习和吸收基础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改进、创建新模型.现将其中数种较成熟的PVR模型,包括各种实验性,外伤性PVR模型的特点、诱导方法及结果进行综述,以利于PVR有关研究、治疗方面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作者:梁轩伟;廖海兰;闫亦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作者:赵萍;黄莉敏;孙顺利;焦振楼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减少老年慢性肾衰紧急血液透析过程中呕吐、低血压、抽搐等并发症.方法:透析开始后根据血压、心功能、血钠、血钙分次从静脉端推注50%葡萄糖40~100ml、10%葡萄糖酸钙10~30ml、地塞米松5mg及从动脉端输入5%碳酸氢钠250~500ml.严重贫血者输新鲜血200ml.上述处理后仍低血压,阿拉明1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静滴,根据血压调节滴速.结果:治疗组82例次透析中发生呕吐12例次(14.6%),低血压9例次(11.0%),抽搐1例次(1.2%).对照组46例治血液透析发生呕吐21例次(45.7%),低血压22例次(47.8%),抽搐15例次(32.6%),有5例次发生了2次以上抽搐.3例因严重低血压频繁抽搐终止透析.经统计学相对应并发症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液透析中高渗扩容纠酸、补钙、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防治显著地降低了老年慢性肾衰紧急血液透析中的急性并发症.
作者:潘荣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尿激酶的主要功能是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发挥溶栓血作用,从而控制心肌梗塞的范围.我科自1993年以来,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过程中观察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肖翼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双J管在上尿路开放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方法:上尿路开放手术512例,根据是否留置双J管分为双J管组和对照组.双J管组386例,对照组126例,根据两组患者发生尿瘘?切口感染及术后住院天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J管组38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仅3/386例(0.78%)发生短期切口尿瘘,5/386 例(1.30%)发生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2d.对照组126例中15/126例(11.9%)发生切口感染,8/126例(6.35%)发生切口尿瘘,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4.5d.结论:经统计学分析,P <0.01,具显著性差异.说明双J管内引流能有效预防切口尿瘘和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林炳森;张淳;黎明;郑俊鸿;庄仁汉;杨镜秋;章振保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86例,由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许晓萍;缪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瓣膜置换上其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此类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心功能差,导致手术风险大,加之费用高,后续治疗时间长,以及患者自身性格因素,故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心理行为,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不良心理行为的矫正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通过60例患者心理行为特点分析及护理,认为采取积极有效的行为护理有利于患者治愈.
作者:鲍玉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肌肉注射时,首先要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精神放松.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及体位,使注射部位的肌肉松驰.
作者:姜晓燕;王吉萍;杨成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腺苷是一种嘌呤核苷,在机体内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广泛的心脏效应.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价值,已被国际上多年的临床实践所证实,除了人们熟知的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以及快速显著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外,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腺苷还具有触及和介导缺血预适应、减轻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正在被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新的领域.
作者:刘英华;刘焕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及变异与不良生育史的关系.方法:对深圳地区1657例因不良生育史就诊者取外周血,常规培养,制片后G显带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54例,异常发生率为3.26%,染色体多态变异核型63例,变异发生率为3.80%.染色体异常率在不良生育史群体中高于一般群体(0.5%~1%).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生育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多态也与不良生育有关.
作者:宋丹;钱卫平;许晓清;田菁燕;谭玉梅;吴有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化情况.方法: 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结果:89.6%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朱宜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异博定、潘生丁口服治疗难治性蛋白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成本低、疗程短.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占硬膜下血肿的26.2%,随着CT的普及,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年轻人的CSDH.本文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CSDH 2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程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1年至2003年中药外敷乳腺增生病例309例,并设对照组104例,对总有效率,肿块的缩小,乳痛的减轻以及雌二醇及孕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09%,对照组44.22%,且肿块的缩小,乳痛的减轻及E2、P的变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外敷对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张松贵;陆少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术前经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确诊4例.结论: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齐文旭;郭海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