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钟;何小舟;巢志复;车文骏;经浩
目的:观察长期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对49例缓解期COPD患者予以分组.氧疗组26例,给予长期夜间持续吸氧每日10~15h,夜间吸氧不低于12h,氧流量1~2L/min,夜间流量稍高于日间.对照组2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测定两组患者于治疗前,1年后,2年后,3年后的周围血象,血气分析,住院次数.结果:氧疗组在1年后,2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3年后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在1年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年后,3年后高于治疗前(P<0.05).氧疗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于1年后无明显变化,2年后,3年后高于试验前(P<0.01).对照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于1年后无明显变化,2年后,3年后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住院次数氧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长期夜间氧疗对COPD有效,能缓解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孟繁英;时迎俊;张新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同期住院新生儿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为12.58%,其发病因素以感染为首位,占52.2%,窒息占20.6%,溶血占13%。73.91%病人不用特殊治疗,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血小板回升正常,仅26.09%需应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等特殊治疗,本组病例治愈率92.39%,死亡率7.61%,均死于原发病或肺出血。 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发病因素是感染、窒息、溶血,其预后良好,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防治.
作者:柯桦;梁创;唐渊;陈若珊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异博定、潘生丁口服治疗难治性蛋白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成本低、疗程短.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世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如同时伴有其它疾病,则易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近6年来14例急性胰腺炎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庄耘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我院护理工作始终围绕医院发展稳定这一主题,发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率达97.8%,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现就如何以开拓创新精神促医院护理发展谈几点做法.
作者:莫玉梅;钟郁鸿;法淑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术前经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确诊4例.结论: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齐文旭;郭海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精神心理健康问题可发生在妊娠期和产褥期,尽管妊娠和分娩不是造成精神疾患的单一因素,但由妊娠和分娩引起的心理、生理应激和压力以及母亲角色的转换可带来心理学和情感的危机,产后心理并发症不如生理并发症常见,但可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甚至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常见的类型可包括:产后沮丧、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我院于2002年住院产妇中发现两例产后心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肺脓肿,由于疾病的慢性迁延,局部组织药物渗透性差,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原因,全身用药治疗效果欠佳.我科自1996年以来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及局部给药治疗肺脓肿48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根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高龄高危食管癌患者86例,由于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许晓萍;缪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半个多世纪以前,英国科学家Himswoth观察到不同糖尿病对注射胰岛素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在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后,一部分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部分下降不明显.由此认识到了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到了20世纪60年代Yellow和Berson首先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他们发现一部分病人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即血中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在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浓度正常或不断升高的情况下,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却低于正常.因此,即使不断地增加胰岛素注射剂量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而几乎所有患肥胖、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下面谈一下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肌肉注射时,首先要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精神放松.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及体位,使注射部位的肌肉松驰.
作者:姜晓燕;王吉萍;杨成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尿潴留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尿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为:尿意窘迫感,但不能自行排尿,下腹胀痛、拒按,病人辗转不安,十分痛苦,尿潴留是妇科手术后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妇科大手术如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等,病人发生率高,妇科大手术后尿潴留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由于此类病人均为恶性肿瘤病人,实施术式是妇科手术中范围与创伤都较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较多,一旦发生尿潴留,不但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对刀口的愈合、术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我科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共对37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实施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2000年3月至2001年12月实施手术27例,发生术后尿潴留6例,发生率为21.4%.为了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对1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了综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术后尿潴留,收效显著,深受病人欢迎,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母婴同室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新型护理科学,它既可以培养母婴感情又有利于母体恢复.母婴同室时新生儿护理至关重要,下面谈几点体会:
作者:秦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以大肠(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炎症为病变的主要特征,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为主要症状.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结肠镜和活检诊断十分可靠,并有鉴别价值.我院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92例UC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并对活动期患者的肠黏膜组织进行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iNOS mRNA)表达的测定,以探讨UC的又一发病机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岚;张苏闽;汪义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后血胃泌素水平及对胃肠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5例不同喂养方式早产儿应用放射免疫法监测其生后12h内(开奶前)及d7空腹血胃泌素水平,并观察不同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较晚期微量喂养组生后d7血中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体重增长良好.结论:早产儿消化道机能能适应胃肠道喂养,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胃肠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很好的耐受喂养.
作者:王琰玉;冯富忠;刘克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而心室率较快的患者特别是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如单用洋地黄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临床症状不易改善,而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后,则能较好地控制心室率,使病情缓解,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陈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化情况.方法: 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结果:89.6%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朱宜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吻合器技术在胃肠吻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使用国产吻合器进行食管-空肠吻合30例,低位结直肠吻合35例.贲门胃体癌Ⅱ期14例,Ⅲ期12例,Ⅳ期4例;直肠癌DukesA期5例,B期17例,C期13例.结果:全组吻合过程均顺利.术后吻合口漏2例(3.1%),吻合口狭窄2例(3.1%),无手术死亡.结论:使用国产吻合器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法缝合困难的食道-空肠吻合及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作者:陈绪丰;孙立新;沈连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QTc间期延长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56例,QTc间期延长组与正常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QTc间期延长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QTc间期正常组.结论:QTc间期的延长可作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苏延海;范修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妇严重心功能不良使胎儿处于不良生长环境,而且往往为抢求孕妇而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笔者通过对4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探讨产前护理、产程护理、产褥期的护理要点,以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王树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