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脉CT血管造影对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

陈同生;张慎和;张纯燕;张立华;王红梅;陈子徍

关键词:冠脉CT血管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
摘要:目的:评价冠脉CT血管造影( CTA)在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诊断入组,证实至少有1支或多支冠脉某一阶段狭窄50%~70%的患者72例,其中34例为前降支单支病变,38例为多支病变。所有病例2~3周内进行冠脉CTA检查,CTA和CAG检查结果分别由2名高年资质医生进行测量。以CAG为金标准,测量CTA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阴性预测值,并统计分析。结果以CAG结论为标准,冠脉CTA诊断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血管狭窄程度的特异度分别为87?.3%、93.9%、90.9%、89.3%,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脉临界病变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脉CTA与CAG在测量冠脉临界病变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强,可较准确测量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并对斑块作出定量分析,对斑块定性也有一定价值,因此冠脉CTA可作为冠脉临界病变常规诊断、治疗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和手术后焦虑情况,干预前和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观察术中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术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术中总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中青年男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少血压、心率波动,减轻疼痛,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

    作者:董宏旭;李彦;党芬;武金芳;李雅婷;董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新进展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由于抗生素滥用、病原体变迁、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社会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CAP的诊疗过程难度大幅度增加。

    作者:费雪洁;熊旭东;李淑芳;赵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灌洗组和未灌洗组,未灌洗组给予常规治疗,灌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纤支镜治疗。了解纤维支气管镜下常见形态学改变,比较灌洗组与未灌洗组临床疗效及转归。结果RMPP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有自身特点,灌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未灌洗组( P <0 g.01),灌洗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恢复时间明显短于未灌洗组。结论支气管镜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新锋;赵志妙;刘建华;帅金凤;张中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 A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WMS评分、CMA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适应能力等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 P <0.01)。结论 A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明显减轻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邢霞;皮红英;郭晓菊;毕娜;汤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56层CT评估中青年国人正常左心室局部功能

    目的:确立正常中青年国人左心室局部功能参数256层CT正常值,并探讨左心室局部功能参数16肌段正常值的规律。方法128例正常中青年国人行256层CT心脏冠脉CTA及心功能检查,飞利浦智能高级后处理工作站按16肌段法测量局部功能参数收缩期室壁厚度( ESWT)、舒张期室壁厚度( EDWT)、室壁运动( WM)、室壁增厚率(W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测得256层CT左心室局部功能参数正常值范围。(2)依据左心室室壁各个肌段之间的解剖学毗邻关系,整合16肌段数据,分析发现:左心室游离壁:从心尖部到基底部EDWT和WM逐渐增大;ESWT乳头肌部大、基底部次之,心尖部小;WT乳头肌部大,心尖部次之,基底部小。左心室室间隔:EDWT、ESWT、WM均为乳头肌部大、心尖部次之,基底部部小;WT从心尖部到基底部依次减小。左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比较:各肌部、各参数值前者均较大。(3)圆周方向分布特点:依照前段、前隔段、下隔段、下段、下侧段、前侧段的顺序,EDWT、ESWT、WT%、WM在平滑线散点图上均呈近似正“V”形分布。(4)径向分布特点:从心尖部、乳头肌部到基底部,EDWT、ESWT、WT%、WM在带平滑线的散点图上均呈近似倒“V”形分布。结论获得正常中青年国人256层CT左心室局部功能参数正常值,且16肌段参数存在一定规律。

    作者:赵大伟;全冠民;袁涛;高云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头皮针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改良头皮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60例。治疗前1 d进行首次评定,4周后进行末次评定,采用国际通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改良Bar-thel指数( modified Barhtel index ,MBI)、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比较组间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FMA和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运动障碍比较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新国;韩勇;陈立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绿脓杆菌耐药性与外膜通透性联系及对新药筛选的影响

    目的:针对绿脓杆菌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其外膜通透性的实验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为药物选用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不同种类药物并制备好不同酸碱值以及浓度的溶液,培养菌体细胞并分离外膜、制备外膜蛋白、微孔蛋白处理、电泳处理与磷脂预处理、重建蛋白脂质体。结果确定了绿脓杆菌外膜微孔蛋白的分离以及纯化方面的严格步骤,证实了一些孔道形成蛋白。同时测定了几种抗生素对于绿脓杆菌外膜的通透作用。结论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是多重外排转运体和有效通透屏障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在新药物的筛选方面,应研制克服这一耐药机制的新化合物。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120例神经内科重症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院内感染患者22例(18 E.3%),其中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尿道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感染的原因包括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创伤性操作、年龄及住院时间较长有关。结论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改善病区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钟艳芳;张海燕;邵芳;顾晓红;马秋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TCDD暴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在位内膜组织PR亚型和DNMT-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TCDD暴露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在位内膜DNA甲基转移酶-1( DNMT-1)、PR-A、PR-B的表达,以及PR-A、PR-B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方法60只C57BL/6雌性小鼠以2∶1与30只C3H雄性小鼠随机合笼交配,根据母鼠妊娠第8天和雌性子鼠出生后21 d所暴露TCDD的剂量(μg/kg )分为5组,0/0组、0/3组、3/0组、3/3组及3/10组。每组均为12只雌性子鼠。以上组别除0/0组外,均于出生后49 d再次暴露TCDD (3μg/kg),出生后第70天给予TCDD(3μg/kg)并实施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构建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并且于术后3、6、9周各暴露1次TCDD(3μg/kg),术后12周取阴道脱落细胞将处于动情前期雌性子鼠脱臼处死。取其在位内膜制成蜡块,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位内膜DNMT-1、PR-A、PR-B的表达,以及甲基化特异PCR ( MSP )检测PR-A、PR-B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结果(1)DNMT-1在3/3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0/0组( P <0í.01),在3/10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3组( P <0.01);PR-B在0/0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3组( P <0.01),在3/3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3/10组( P <0.01);4组PR-A的表达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PR-B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3/3组中的表达高于0/0组( P <0.05),在3/10组中的表达高于3/3组( P <0.05);4组PR-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胚胎期至成年期持续暴露TCDD有可能通过上调在位子宫内膜DNMT-1的表达,从而使PR-B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增强,致使PR-B表达减弱,促进了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朱芳;崔照领;黄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邢台市结核病防控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邢台市2001至2009年结核病防控效果,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至2010年)》监测和评估的调查登记表,对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管理、转诊等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至2009年,邢台市累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936例,发现率为25 z.3%,其中,因症就诊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占就诊人数78.5%,涂阳患者21177例,涂阳率为78.6%,患者发现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症就诊率和涂阳发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累计治愈20319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5.9%;医疗机构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为16.27%,总体到位率为59.24%,转诊到位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通过《规划》实施,邢台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代化结核病防控策略。

    作者:卢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滤过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滤过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光眼滤过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从患者住院到出院到随访3个月全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眼压改善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患者实施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青光眼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于锦花;陈立清;刘瑞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胆囊息肉手术时机的选择

    胆囊息肉临床上又叫胆囊隆起性病变,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轻微疼痛。很多学者认为导致胆囊癌的主要原因是胆囊息肉[1]。目前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体检的100例胆囊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每半年复查彩色超声,半年内息肉体积增长超过2 mm ,建议手术治疗,因发现及时病情均在早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分析不同大小的胆囊息肉的手术时机,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玲;王玉华;任连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与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DIC的新生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0 b.0%)较对照组(40.0%)高( 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16.58±4.55)s,(14.11±3.41)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67.91±20.11)s,(52.90±13.89)s]、凝血酶时间[(43.77±20.07)s,(24.02±8.23)s]、纤维蛋白原[(0.92±0.62) mg/L,(1.51±0.48) mg/L]与对照组[(24.56±13.59) s,(36.45±17.88)s;(82.35±32.64)s,(93.65±31.23)s;(39.01±15.85)s,(34.02±12.10)s;(0.87±0.34)mg/L,(0.41±0.3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DIC有效。

    作者:陈群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石家庄地区哮喘患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分析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种类,协助哮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就诊的哮喘患儿200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各种变应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被检查200例患儿中SPT阳性者162例(81%);其中粉尘螨占46ˇ.5%;户尘螨占39.5%;花粉占21%以上;狗毛和猫毛占19%。不同年龄对过敏原的过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粉尘螨和户尘螨是石家庄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过敏原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通过变应原点刺结果可以协助诊断,并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慧玲;杜习霞;张海荣;刘建华;杨会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型脑干出血临床分析

    脑干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率的1%~6%[1],重型脑干出血是指出血量超过5 ml以上的大量出血。脑干体积虽小,但内部结构复杂,其中上下行纤维束及网状结构等在维持人的意识状态,调控运动、感觉及内脏活动方面起重要作用,是人体呼吸循环中枢。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有关,不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预后极差[2],是神经科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以往单纯保守治疗,脑干出血死亡率很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外科治疗方法开始介入,目前有开颅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和立体定位下穿刺手术成功的报道,但手术风险大,技术条件要求高,难以普及。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例重型脑出血,均采用早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方法及时引流出血性脑脊液,预防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救治重型脑干出血,报告如下。

    作者:雷国亮;孙建中;袁洪恩;李东升;赵开;梁砚芳;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InterTan与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选择动力髋螺钉( DHS)和第4代股骨近端髓内钉( Inter Tan)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对收治的185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固定72例,应用Inter Tan固定123例)疗效及预后数据进行统计学研究,比较两种固定方案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术式在手术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术后复查X线提示:DHS组4例留有2~3 mm骨折线,11例留有0~2 mm骨折线,Inter Tan组0~2 mm骨折线3例,术后DHS组头部切出1例,DHS组头部旋转2例,Inter Tan组无切出及头部旋转病例。结论 DHS与Inter Tan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操作难易程度、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Inter Tan在骨折端加压作用、抗旋转能力明显优于DHS,两种手术方案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各有特点,选择正确适应证及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均可达到预期疗效。

    作者: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现状研究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妇科门诊就诊量的60%左右[1]。长期持续存在宫颈糜烂又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研究表明:宫颈糜烂约占育龄妇女的23%~49%,癌变率为2.5%,较非宫颈糜烂高6倍[1]。宫颈糜烂属中医“带下病”范畴,临床表现除宫颈局部病变外常伴有带下量多,黄带或赤带、脓带有臭味,腰骶部酸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宫颈糜烂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书改;邢风琴;解燕昭;田冰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高血压伴尿蛋白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尿蛋白患者172例,依据用药及24 h尿蛋白定量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4组,其中,A组用氨氯地平10 mg/d治疗(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24 h);B组用缬沙坦80 mg/d治疗(1g/24h尿蛋白定量<3g/24h);C组用氨氯地平10mg/d 治疗(尿蛋白定量≤1g/24h);D组用缬沙坦80 mg/d治疗(尿蛋白定量≤1 g/24 h)。治疗6个月后,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高血压总有效率、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高血压总有效率分别是97 u.6%、97.7%、97.7%、95.3%,4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患者GFR、Ccr均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的作用相似,均能够通过不同的治疗途径有效的控制血压,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张朝阳;欧有权;罗润嫦;赖永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1例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均行结肠癌根治、结肠造瘘术,观察组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值和抑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高淑娟;于萍;王会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VSD引流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引流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更好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帮助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4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采用VSD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负压封闭引流护理,营养指导,恢复指导等)。观察对比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痊愈率为15á.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伤口痊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 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 P <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加强护理对VSD配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压力,使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应该更加注重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周萍;桂程丽;龚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