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广德;于明月

关键词:呼吸内科, 老年肺结核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结核疾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显效率、有效率及痰菌转阴率。结果采用生脉注射液的观察组,疗效相关指标数值全部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常规性结核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肺结核疾病,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病变快速吸收,治疗效果确切,是适合于临床应用和推广的好方法。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人为管理的微信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护生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加强人为管理的微信教学模式在临床带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微信教学。对照组通过微信发送各种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出科考核;试验组通过微信发送实习内容后进行人为干预和督导,实习结束进行出科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综合技能成绩比对照组高( P <0.01);试验组护生对微信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结论加强人为管理的微信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了护生出科时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李颖;高凤丹;金霞;迟凤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晚期癌症患者对尊严死态度的调查

    目的:了解晚期癌症患者对尊严死的态度。方法对116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病情谈话,了解患者是否同意尊严死,分析患者是否同意尊严死的原因,并分析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的关系。结果82.8%的晚期癌症患者认同尊严死,认同原因主要为减少痛苦(93.8%)、减轻经济负担(84.4%)、减轻家属陪床负担(15.6%)及其他原因(6.3%);17.2%的晚期癌症患者不认同尊严死,主要原因为不了解尊严死(55%)、不甘心等死(45%)、尊重家属意见(30%);晚期癌症患者是否认同尊严死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宗教信仰无关( P >0.05),与文化程度有关( P <0.05)。结论多数晚期癌症患者认同尊严死,普及尊严死相关知识,可提高人群对尊严死的认知度。

    作者:吕艳玲;张颖;贺丽亚;张洪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儿采用阿昔洛韦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治疗,为观察组。评价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儿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NF-γ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3%,有效率23.3%,无效率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3.3%,有效率30.0%,无效率26.7%,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前INF-γ、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对照组治疗前INF-γ、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贾艳敏;冉涛;赵伟;许丽娟;王红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HCG 和 GnRH-a 在微刺激方案 IVF 中扳机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微刺激方案IVF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扳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应用来曲唑联合HMG 促排卵方案行IVF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根据应用扳机剂的不同,分为HCG扳机组45例和曲普瑞林扳机组35例,当主导卵泡平均直径达18 mm时,HCG组肌内注射HCG 6000~10000 U。曲普瑞林扳机组皮下注射醋酸曲普瑞林0/.1 mg。比较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未获卵周期率、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取消移植率、临床妊娠率。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值、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水平、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取消移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GnRH-a 可以替代HCG作为扳机剂应用于微刺激方案行IVF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

    作者:刘宝莲;宁艳春;樊桂玲;韩宝生;于春玲;张惠娟;曾彬;金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冠心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了解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探寻冠心病患者新的自我管理能力模式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3年1~6月对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312例冠心病患者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院后8周,试验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延伸护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有针对地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其发病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张文娴;平付敏;智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hs-cTnT、NT-proBNP 和 hs-CRP 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联合检测诊断A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AMI患者99例,其中STEMI 76例,NSTEMI 23例,另选无心血管、肺、肾等器质性疾病及急慢性炎症,ECG正常的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员入院即刻血清hs-cTnT、NT-proBNP及hs-CRP水平,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检测的准确度,并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临床适用的hs-cTnT诊断临界值。结果 AMI 患者 hs-cTnT 水平为0.027~4.019 mg/L,均高于健康人群第99百分位值(0.014 mg/L),提示hs-cTnT阴性可排除AMI诊断;AMI患者hs-cTnT、NT-proBNP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TEMI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显著高于NSTEMI患者(P <0.01);当以0.035 mg/L为临界值时诊断AMI灵敏度为94.7%,而特异度有较大提升,高至66.3%,此时反映试验真实性的Youden值大,为0.610,提示以此为佳临界值早期诊断AMI 的临床价值好;ROC曲线表明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大于单纯hs-cTnT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887( P <0.05)及POCT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828( P <0.05)。结论 hs-cTnT作为心肌损伤特异性蛋白,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NT-proBNP、hs-CRP等指标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仪;黎文成;付玉梅;张晓坤;张立建;秦建勇;古雅珏;梁惠芬;李勰璘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1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试验组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观察3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6个月时患者心功能[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R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肺活量(VC)值和峰值呼吸流速(PEF)]。结果试验组1和试验组2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3、6个月时RV、LVESD、LVEDD和LVE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1和试验组2治疗3、6个月时RV、LVESD、LVEDD和LV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前,治疗3、6个月FVC和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试验组2治疗3、6个月时FVC和FEV1/FVC水平低于试验组1( P <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FEV1水平高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1、2治疗3、6个月FEV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试验组1治疗3、6个月FEV1、P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6个月时FEV1、PEF水平显著高于试验组2( P <0.05)。结论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在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两种药物对心功能的改善疗效确切,但比索洛尔对肺功能更具有良好的获益。

    作者:田跃雷;王跃慧;魏淑莲;白莹;梁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石家庄女性对乳腺疾病认知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女性对乳腺疾病认知知识的情况。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石家庄地区前往医院就医女性868例,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乳腺疾病相关知识、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途径、乳腺自查的相关知识以及引起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仅9 X.79%的女性知道应该何时进行乳房自检,28.11%的女性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乳房自检。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不容乐观,生活状态及对疾病的态度虽较积极,但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受教育程度及年龄不同而存在不同。获取乳腺健康知识的途径不同。结论石家庄地区女性的乳腺自检率有待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知知识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提高健康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健康方式及健康行为。

    作者:闫艳芳;李艳玉;耿立荣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孕期体重增长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孕12周前就诊建卡、定期孕检,并住院分娩的566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均为单胎、初产、没有心血管疾病,血压、肝、肾功能正常。观察并记录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和每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按孕期体重增长不同分为3组: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将3组孕妇体重增长情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做相关分析。结果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孕期平均体重增长分别为(10.36±2.56) kg、(13.50±3.25) kg、(15.35±3.50)kg孕期体重增长较轻组、孕期体重增长适宜组和孕期体重增长较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88±0.36)kg、(3.15±0.32)kg、(3.38±0.33)kg,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会影响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妊娠结局。应加强孕期健康宣传教育,合理膳食,对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进行监测,以使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适宜范围,从而减少妊娠并发症,减少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罗翠娟;沈国凤;陈凤玲;孙东华;孙秀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双微管技术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双微管技术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影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患者,首先尝试应用双微管技术进行栓塞,如不能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则改为支架或者球囊辅助栓塞。其中42例患者使用双微管技术成功栓塞。结果术后即时脑血管造影显示完全栓塞22例,近全栓塞14例,部分栓塞6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20例,4分10例,3分7例,2分3例,1分(死亡)2例。术后35例随访3~12个月,无再出血病例,28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相对复发2例,使用支架辅助技术再次栓塞。结论双微管技术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贺;李聪慧;苏现辉;张栋梁;张向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M1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类疾病风险关系的 Meta 分析

    GSTM1作为二相解毒酶对发生各种疾病的风险起保护作用, GSTM1空白基因型使其酶活性丧失,易导致各种肿瘤类疾病。然而,由于各种肿瘤的致病机理不同,对GSTM1基因多态性的易感性也不同。 Meta分析可以合并多项研究结果,扩大研究的样本量,得到可信的结论。本研究全面调研 PubMed、Embase 和Web of Science 三大国际数据库,全面总结出GSTM1空白基因与各种肿瘤类疾病易感性的关系。采用样本量大的结果进行总结,以期对国际发表的GSTM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类疾病风险关系Meta分析结果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狄岩;朱芳华;翟俊霞;刘斯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结直肠癌16层螺旋 CT 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成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结直肠癌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2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螺旋CT灌注的参数包括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和表面通透性( PS)。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的表达,对CT灌注参数与癌组织的MVD、VEGF和Ang-2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直肠癌中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P <0 M.05)。直肠癌MSCT血流灌注参数与MVD、VEGF、Ang-2无明显相关性( P >0.05);在VEGF阴性组中,BV值显著高于阳性组( 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VEGF和Ang-2均能反映结直肠癌的血管生成状况,但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尹兰英;李庆啸;李彩英;韩帅;张铁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可触及乳腺肿块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诊断方法

    目的:探讨乳腺可疑肿块的佳诊治手段。方法对2011年因体检发现乳腺可疑肿块为恶性肿瘤而进行手术的121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乳腺肿块患者中共发现133个肿块,其中左侧63个,右侧70个,双侧15个。乳腺良性肿块共101个,占75.9%,其中乳腺纤维腺瘤54个,乳腺腺病30个,共占良性肿块的83.2%。乳腺癌共32个,占24.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3个,粘液癌4个,两者占恶性肿瘤的84.4%。高频彩超对良性肿块的灵敏度为80.2%,对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69.0%,对乳腺肿块的准确率为77.4%。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对良性肿块符合率为100%,恶性为87.5%,准确率为97.0%。根据乳腺恶性肿块的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对其进行分型,其中Luminal A型共12例,Luminal B型共6例,两者共占乳腺恶性肿块的56.3%,Basal-like基底样型共6例,HER-过表达型共8例。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可疑乳腺肿块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以初步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有一定的误差率,终手术方案的确定应依靠术中快速病理学送检结果,诊断结果以术后常规病理学为依据,配合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可以指导术后个性化康复和辅助治疗的制定。

    作者:冯军波;倪丽芳;高焕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腺苷脱氨酶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临床诊断为CAP的患儿,其中100例为细菌感染组,100例为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100名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儿童血清ADA水平。结果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ADA水平(26 m.8±10.3)U/L,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ADA(16.1±5.3)U/L,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ADA(15.9±5.1)U/L,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细菌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患儿血清腺苷脱氨酶有助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福胜;张建伟;高洪芬;马显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髌股关节置换术研究进展

    髌骨是人体大的籽骨。髌骨与其周围的韧带、腱膜共同形成伸膝装置,是下肢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结构,髌骨在膝关节活动中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1,2]。正常人的髌股关节面对合关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一旦接触异常则有可能使关节面局部应力发生改变或压力不均匀,从而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害。髌股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髌骨软骨营养不良,软骨退化、磨损、髌股关节骨质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种常见性老年骨病,在髌股关节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该病常合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痛苦不堪。在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确诊为髌股关节炎后,多数早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修复组织、缓解疼痛等原则,采用休息、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非手术治疗达到良好效果[4,5]。但逐渐累积的临床经验表明,非手术治疗在某些特殊的髌股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骨医学外科的不断发展,髌股关节置换术已被运用于髌股关节疾患的治疗。髌股关节置换术( patellofemoral arthroplasty,PFA)是指置换区域限定于髌股关节活动区域的一类人工膝关节单间室表面置换术,其主要治疗对象包括单纯髌股关节疾患经非手术和常规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6]。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和手术优化,现代髌股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与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相当,且还具有术后假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7]。本研究以髌股关节置换术为研究重心,从其历史、现代进展、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孔鼎;易诚青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凤仙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凤仙花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50 mm ×4 u.6 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槲皮素在0.1000~4.9987μg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5.608×107X+8.018×104,R2=0.9999;山奈酚在0.098~9.777μg范围内,Y=5.7267×107X +3.8767×104, R2=0.9998,回收率槲皮素为102.27%, RSD 为0.66%;山奈酚为104.16%,RSD为0.8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凤仙花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魏红立;刘俊霞;侯文欣;吕勤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管圈管理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将品管圈管理模式运用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小儿腹腔镜品管圈,通过质控小组的活动,设定目标、对策实施、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小儿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小组活动,使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使手术室工作人员满意度由89%升高至97$.9%,患者满意度由89.6%升高至96.9%;器械设备使用率由之前的70.6%提高到97.6%,手术衔接情况由之前的63.5%提高到96.3%,手术步骤68.2%提高到98.8%,使手术的各个环节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小儿腔镜手术进行管理,既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也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结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个人平均技能得到了提升。

    作者:张川波;张秋月;李薛颖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 MDA 水平和 SOD 活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的影响。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对照组、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和依达拉奉治疗。采用比色法检测4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和SOD活力。结果4组患者入院1d时MDA水平、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7、14 d时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MDA水平、M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入院7、14 d MDA水平、MOD活性与丁苯酞组和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丁苯酞组与依达拉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入院14 d时MDA水平与入院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治疗7、14 d时MDA水平明显低于入院1 d,入院14 d时明显低于入院7 d ( P <0.05)。对照组入院7 d时MOD水平与入院1 d时比较显著降低( P <0.05),而入院14 d时恢复到入院1 d时的水平。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入院7 d时SOD活性与入院1 d相当( P >0.05),而联合组呈升高趋势( P <0.05)。入院14 d时丁苯酞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入院1、7 d( P <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对减少脑细胞损伤,维持脑细胞活性和正常功能,清除氧化自由基和有害物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运平;曹妍;王慧娟;赵现;刘冰;阚敏辰;李军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住院患者产气肠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产气肠杆菌的分离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43株产气肠杆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气肠杆菌菌株来源以痰液标本为主占70.6%,患者多来自重症监护病房;药敏结果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产气肠杆菌的耐药率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为10.0%以下,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结论产气肠杆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呈上升趋势,临床医生经验治疗应首选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好根据药敏结果对不同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刘美清;刘玉磊;李雅君;林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关节镜辅助治疗简单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和常规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42例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评分( HS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14~18个月,平均随访15.2个月,关节镜组的膝关节HSS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比常规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早,能有效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东辉;李晓明;姜金顺;卢洪昌;侯秀秀;李运美;马世强;沈润斌;韩广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