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梅玲

关键词:角膜溃疡,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摘要: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2例角膜溃疡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常规进行创面处理和口服抗炎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略高于对照组9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溃疡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并且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卡波糖缓释片的制备与含量测定

    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临床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属于Ⅱ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假性四糖,能抑制小肠壁细胞的α-糖苷酶活性,从而延缓肠道内寡糖、双糖或多糖的降解,以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1].阿卡波糖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平稳的降糖疗效、出色的安全性及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相关药物联合使用.该药物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口服常释剂型需每日3次给药,若能制成缓释剂型,则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使服用更为简便.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占主导地位,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样品处理较为简便.国内有关阿卡波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多采用HPLC法[2]使用氨基柱,或者所用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3,4],或电化学分析法[5],存在色谱柱及检测器不普及,方法干扰大等缺点.本文参照有关文献[2],采用C18色谱柱与DAD检测器,测定阿卡波糖主成分的含量,方法简捷,结果准确.

    作者:孙贺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疗进展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早产儿发生率尤高,PDA存在可加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2],因此,适时安全地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DA)极为重要,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诊断处理一直成为被关注的问题,随着对早产儿PDA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对早产儿PDA发生机制、诊断、治疗都有较大进展.本文试就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治作一介绍.

    作者:李淑敏;谢子昂;杨英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观察

    肿瘤患者治疗时间长,需输注高刺激性、高渗透性、高腐蚀性的药物,如果使用外周静脉,容易造成静脉损伤,静脉变硬成条索状,严重的导致药液外渗造成组织坏死,不但给患者机体造成伤害,还因为外周血管无法建立静脉通道,治疗难以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中心静脉输液中较安全的一种选择,可以减少患者外周静脉频繁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穿刺部位组织及血管的损伤,保护外周静脉.作为长期输液的血管通路,适合医院、社区治疗、家庭病床等慢性疾病需长期补液者[1].PICC的置管过程中以及使用维护中,易出现各种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朱玉欣;董会民;张秀霞;张欣;刘富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应用栓塞微粒球行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研究与护理干预

    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FSE)是我院2009年9月以来新开展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微创小、费用低、痛苦小.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疗效肯定,但存在PSE所用栓塞剂种类繁多,既往多使用明胶海绵,存在颗粒大小、栓塞体积不易精确控制,并发症严重等缺点,这些严重并发症限制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有资料表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脾动脉血流具有功能性,我院应用Embosphere栓塞微粒球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FSE,并根据手术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使术后并发症甚微,疗效确切,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依从性,可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

    作者:王雪梅;宫祥峰;康庄;于燕民;徐会选;张新党;张志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纤维蛋白胶粘合法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FG)粘合法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至2012年就诊的腓总神经损伤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1.35岁.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其中一组采用单纯缝合法(单纯神经缝合组);另一组在缝合的同时,局部应用FG粘合,并联合应用NGF(神经缝合+FG及NGF组).术后所有的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而对FG及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单纯神经缝合组中,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6例,部分恢复11例,无明显恢复7例,优良率70.8%;神经缝合+FG及NGF组中,患肢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恢复21例,部分恢复3例,优良率100%,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神经缝合组(P<0.05).结论 在修复神经过程中联合应用FG及NGF,可明显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新波;梁喜凤;张梦云;张荣;杨晓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注射用国产盐酸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适用于进行全麻诱导以及在全麻过程中维持镇痛的作用,本品的使用方法为静脉注射.注射用国产盐酸瑞芬太尼为一种新型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本品为国家规定的特殊管理麻醉药品[1,2].为了提高此类药品的实用性,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专门选取国产盐酸瑞芬太尼用于手术麻醉,并以芬太尼作为对照组,观察麻醉效果并做对比性的研究.

    作者:张娇;王武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苏拉明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苏拉明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玻璃体腔内注入0.1 ml 0.9%氯化钠溶液和0.1 ml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实验1、2、3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入40 mg/ml、60 mg/ml和80 mg/ml苏拉明0.1 ml和0.1 ml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每组8只.观察、记录玻璃体内增生情况及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 术后21、28 d实验1、2、3组的增生级别均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2、3组的平均增生级别低于实验1组,与实验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苏拉明实验1、2、3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视网膜形态改变.结论 苏拉明能够有效抑制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孙海燕;闫爱民;赵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十二指肠多处爆裂伤和肝破裂护理

    腹部损伤根据腹壁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常为各种锐器如刀刺等引起,由于有明显的伤口存在,临床很容易诊断,及时得到救治.而闭合性损伤常为撞击、挤压、坠落等钝性暴力因素引起,可导致腹腔内脏挫裂伤,症状隐匿、不典型,如不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往往失去救治时机,给患者造成痛苦、经济损失,乃至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及敏锐的观察力,准确掌握和预见病情变化,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2010年4月21日,我院收治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十二指肠多处爆裂伤、肝破裂患者,经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手术等对症处理和护理,住院35 d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高明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X线摄影中的应用

    在放射科的投照工作中经常遇到由于外伤等原因,给患者的移动和摆放体位造成困难,需要进行床旁X线摄影,这种情况在骨科四肢外伤患者中尤其常见,为了提高床旁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和工作效率,我院引进了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FPD)的锐珂CARESTREAM DRX-1无线数字化X线摄影(DR)系统进行四肢床旁X线摄影,本文就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吴慧钊;张泽坤;吴文娟;李晓娜;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

    手是人类的劳动器官,常因外力作用而损伤,致手运动功能障碍.手部关节内骨折在工作生活中损伤较为常见,对于没有明显错位或手法复位位置尚可的骨折外固定治疗对患肢治疗远期效果较好[1].但对于骨折复位效果差,或骨折处复位尚可,稳定性较差,外固定困难的手部关节内骨折来说,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2,3].本研究探讨我院手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

    作者:韩超;邵新中;赵书明;刘旭辉;杨晓亮;王丰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某高校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大都与不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关.合理营养来自平衡膳食,不良饮食行为导致营养摄入不合理,从而影响健康,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饮用汽水饮料、不吃早餐、吃零食、喜食快餐、盲目节食等均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为了解某校大学生饮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现状,我们于2008年5月进行了问卷调查,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荣素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母草对产后子宫内膜炎大鼠内膜止血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益母草在产后子宫内膜炎内膜止血和修复方面的功能和效果.方法 雌性有孕SD大鼠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研究组和模型对照组均于娩出幼鼠后第1天进行细菌接种,连续7 d;研究组大鼠同时给予益母草提取液注射.处死3组大鼠并进行血清和子宫样本切片制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结果 研究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子宫样本切片Collagen I、MMP-13、切片TIMP-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对SD大鼠产后子宫内膜炎大鼠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可有效止血和抗炎.

    作者:张秀贤;田洁;彭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IL-1、VCAM-1和Endoglin的表达

    目的 检测IL-1、VCAM-1和Endoglin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IL-1β、VCAM-1、Endoglin的表达强度.结果 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期的加重,IL-1β和Endoglin在胎盘中表达逐渐增加.VCAM-1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中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IL-1β、VCAM-1和Endoglin均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孙树静;李宁;郝彤;高惠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治疗分析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是小儿泌尿外科中小儿重建泌尿系统比较复杂的疾病.尿道下裂引起尿道口远端的尿道周围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纤维索,牵扯阴茎弯向腹侧,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异位和阴茎下曲畸形,影响站立排尿.为提高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效果,作者对2010至2012年65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报告如下.

    作者:吴涛;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癌靶向药物及靶向载体研究进展

    肺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美国死于癌症的患者中,肺癌所占比例为26%,远高于其他肿瘤.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其中应用广的是化疗[1].化疗药物因细胞毒性较大,没有靶向性,所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造成肝肾损坏、血液毒性、脱发、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较多.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靶向治疗以其低毒、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所谓靶向治疗就是以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为作用点,将治疗药物靶向运送至癌细胞;或是阻断癌细胞复制过程中的特定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杀伤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目的[2].靶向治疗中药物在体内的运输需要特定载体即靶向载体.肺癌靶向载体通过其特定理化性质可将药物更好的溶解于血液中,并聚集于肺癌组织,从而提高肺癌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肺癌靶向药物及靶向载体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盛虎;殷长甫;史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糖尿病(DM)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指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导致体内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坚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对血糖进行合理的控制仍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目标,进而控制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通过采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孙传铎;杨峥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胸部锐器伤的急救与护理

    胸部体表面积大,受伤机会较多.胸部外伤常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改变,尤其伴有心脏损伤者易导致严重后果,胸部锐器损伤由于锐器的形状、长度、作用方向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伤情复杂,易漏诊、误诊,特别是容易损伤肺、心脏、大血管等重要脏器,病死率较高,因此,快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治疗和周密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晓英;王梓凌;冯秋菊;张坤;王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吡拉西坦胶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吡拉西坦片又名吡乙酰胺片、乙酰胺吡咯烷酮片,能促进脑内代谢和乙酰胆碱合成,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并能改善和提高学习记忆,对由于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所导致的脑功能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吡拉西坦片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反胃、上腹部不适、腹部气胀和腹部疼痛等,吡拉西坦胶囊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本文对吡拉西坦胶囊进行了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作者:薛连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带线锚钉重建伸肌腱Ⅰ区止点疗效分析

    手指Ⅰ区指伸肌腱自止点处撕脱是锤状指的一种,也是临床较难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主要是抽出钢丝法,该手术方法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影响手指血运.我院2011至2012年使用美国Arthrex公司生产的2.2 mm全螺纹带线锚钉行止点重建手术5例,发现此法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效果可靠.

    作者:刘旭辉;邵新中;韩超;赵书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病儿童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哮喘、肾病综合征等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心理一致感(SOC)是指个体对生活的一种总体上的认知倾向性,包括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感知:内外环境中的应激、自己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生活意义[1].应对是个体对外界事件的反应倾向,适当的应对方式能够降低外界应激因素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慢性疾病作为一种应激事件,对患儿的心理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慢性病儿童的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指导慢性病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姚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