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贤;田洁;彭菲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属于酚性组分,是很多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临床的用药具有重要意义.黄酮类化合物具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癌、抗过敏、抗黄等作用目前已被证实,同时其对血小板聚集以及一些疾病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1].黄芪是豆科植物,总黄酮是黄芪药用功效的主要物质单位[2],也是目前生物提出技术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提取原料.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在部分药物研究方面已被应用研究,但采用该技术行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目前仅有滑聚娜等[3]的一篇报道.本研究报道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基础上的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并进行动力学研究,一方面希望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滑取娜等[3]的报道进行验证.
作者:许继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20年来,随着不孕症患者的不断增加,生殖助孕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排卵被广泛应用[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发病亦有上升趋势.轻中度的OHSS具有自限性,但重度的OHSS,特别是妊娠后发生的晚发性OHSS极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血液浓缩、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OHSS患者54例,通过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艳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肝胆肿瘤患者术后多数存在抑郁状态,文献报道该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因素密切相关[2].社会支持因素是基于社会网络机构之上的以自身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客观所产生的影响力[3].本研究通过对肝胆肿瘤患者术后抑郁发生情况及社会支持因素进行调查,以期探讨肝胆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豫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脑干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如何改善呼吸功能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2006至2011年共收治脑干出血患者85例,其中重型出血62例,自2008年对重型脑干出血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2008年前有4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或氧分压问题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未计入研究资料),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华;徐有学;林秋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同时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及时准确地明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十分必要.我们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衡水市养老院入住老人的患病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进行分析.
作者:王美芹;吕冬梅;张建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放射治疗是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伴随的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防止或减轻放射性脑损伤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奥拉西坦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对防治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奥拉西坦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以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选择性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大脑新陈代谢[2].但在放疗过程中,何时开始给予奥拉西坦能更有效地减轻放射性脑损伤还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在放疗的同时和放疗开始2周给予奥拉西坦,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影响,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安峰;周洪波;翟福山;刘兵;曹晓辉;包朝恩;王建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手指Ⅰ区指伸肌腱自止点处撕脱是锤状指的一种,也是临床较难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主要是抽出钢丝法,该手术方法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影响手指血运.我院2011至2012年使用美国Arthrex公司生产的2.2 mm全螺纹带线锚钉行止点重建手术5例,发现此法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效果可靠.
作者:刘旭辉;邵新中;韩超;赵书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肺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美国死于癌症的患者中,肺癌所占比例为26%,远高于其他肿瘤.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其中应用广的是化疗[1].化疗药物因细胞毒性较大,没有靶向性,所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造成肝肾损坏、血液毒性、脱发、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较多.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靶向治疗以其低毒、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热点.所谓靶向治疗就是以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为作用点,将治疗药物靶向运送至癌细胞;或是阻断癌细胞复制过程中的特定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杀伤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目的[2].靶向治疗中药物在体内的运输需要特定载体即靶向载体.肺癌靶向载体通过其特定理化性质可将药物更好的溶解于血液中,并聚集于肺癌组织,从而提高肺癌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肺癌靶向药物及靶向载体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盛虎;殷长甫;史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在产后子宫内膜炎内膜止血和修复方面的功能和效果.方法 雌性有孕SD大鼠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研究组和模型对照组均于娩出幼鼠后第1天进行细菌接种,连续7 d;研究组大鼠同时给予益母草提取液注射.处死3组大鼠并进行血清和子宫样本切片制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结果 研究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子宫样本切片Collagen I、MMP-13、切片TIMP-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对SD大鼠产后子宫内膜炎大鼠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可有效止血和抗炎.
作者:张秀贤;田洁;彭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是小儿泌尿外科中小儿重建泌尿系统比较复杂的疾病.尿道下裂引起尿道口远端的尿道周围组织发育不全,形成纤维索,牵扯阴茎弯向腹侧,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异位和阴茎下曲畸形,影响站立排尿.为提高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效果,作者对2010至2012年65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小儿尿道下裂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参考.报告如下.
作者:吴涛;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急重症,合并DM将使其危害性更加严重.近年来DM合并AM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相关报道,DM合并AMI患者死亡率超过非DM病人死亡率的2倍,因此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其并发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医学模式也逐渐改变,即住院患者不仅需要传统的技术服务,同时还希望在住院护理方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尽可能达到愉悦的状态或尽大可能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其实践活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在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能够降低疾病带来的身体、心理上的不适应,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 60 例 DM合并AMI 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采用的主要方法、产生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早产儿发生率尤高,PDA存在可加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2],因此,适时安全地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DA)极为重要,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诊断处理一直成为被关注的问题,随着对早产儿PDA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对早产儿PDA发生机制、诊断、治疗都有较大进展.本文试就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治作一介绍.
作者:李淑敏;谢子昂;杨英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且近年来发病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的结局有两种:一是病变自然消退,二是发展为浸润癌[1].但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到宫颈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因此,积极的防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作者:李巧云;刘秀荣;李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亢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例时有报道,但总体数据偏少[1,2].此次研究选择河北省黄骅市甲亢高发地区,甲亢患者分布有地域特点,我地区为沿海高碘地区,高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常见的是碘致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上海地区自1996年实施食盐加碘后甲亢发病率明显升高[3,4].临床工作中发现我地区甲亢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也逐年增多.以往甲亢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少,没有对甲亢患者与正常人群做对照研究.此次探讨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明确甲亢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相关性,以期对甲亢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丁长霞;王艳芳;刘存杰;赵海云;李冲;张秀丽;韩红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意义;进一步探讨心电图V1导联中P波双向和P波负向对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是否有所不同.方法 入选冠心病心肌梗死病史大于6个月的患者185例,在医院进行过冠脉造影检查并随访.PTFV1 ≥40 mm × ms为PTFV1异常组,PTFV1 <40 mm × ms为PTFV1正常组,心电图PTFV1异常组再分为V1导联P波负向组和V1导联P波双向组,分别比较2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PTFV1正常组相比,心电图PTFV1异常组无主要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心电图PTFV1异常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无主要事件发生率无差别.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PTFV1 异常(HR 2.721,95% CI 1.237~5.987,P=0.013)是主要终点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心电图PTFV1异常是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的独立预测因子.心电图PTFV1异常中V1导联P波负向的患者和V1导联P波双向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分析心电图PTFV1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有用的预后信息.
作者:赵永江;郑明奇;张宏;董梅;吉立双;田立;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临床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属于Ⅱ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假性四糖,能抑制小肠壁细胞的α-糖苷酶活性,从而延缓肠道内寡糖、双糖或多糖的降解,以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1].阿卡波糖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平稳的降糖疗效、出色的安全性及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相关药物联合使用.该药物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口服常释剂型需每日3次给药,若能制成缓释剂型,则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使服用更为简便.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占主导地位,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样品处理较为简便.国内有关阿卡波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多采用HPLC法[2]使用氨基柱,或者所用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3,4],或电化学分析法[5],存在色谱柱及检测器不普及,方法干扰大等缺点.本文参照有关文献[2],采用C18色谱柱与DAD检测器,测定阿卡波糖主成分的含量,方法简捷,结果准确.
作者:孙贺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急性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几乎所有的PTE来源于肢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其中大部分在临床上无症状,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经常表现为致死性的PTE[2].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欧美国家尸检研究显示,70%以上的严重PTE漏诊[1].其发生在右肺动脉较主肺动脉和左肺动脉为高,肺段以下的血栓发现率较低[2].本文旨在讨论应用超声心动图(TTE)及下肢DVT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断及预警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治疗PTE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作者:冯永莉;苑学;杨利军;李丽荣;孙树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讨论血浆PZ含量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孕周28~34周)80例,相同孕周正常晚期妊娠孕妇40例、正常早孕、中孕及非孕育龄女性各40例;采用ELISA定量测定血浆蛋白Z(PZ)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正常育龄非孕女性及正常早、中、晚期孕妇血浆PZ随着妊娠及孕周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浆PZ含量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与轻度患者相比血浆中PZ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PZ在正常妊娠状态下较非孕期升高且随孕周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血浆PZ降低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相关;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与血浆PZ含量相关.
作者:韩卫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Cyclin 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标本和36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并分析Cyclin D1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Cyclin D1在胰腺癌组织中出现较高表达;Cyclin D1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组织分级、增殖活性、肿瘤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生存时间无关.结论 Cyclin D1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苏春永;霍华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哮喘、肾病综合征等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心理一致感(SOC)是指个体对生活的一种总体上的认知倾向性,包括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感知:内外环境中的应激、自己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生活意义[1].应对是个体对外界事件的反应倾向,适当的应对方式能够降低外界应激因素对个体的负性影响.慢性疾病作为一种应激事件,对患儿的心理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慢性病儿童的心理一致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指导慢性病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姚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