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王孟丽

关键词:阿那曲唑, 他莫昔芬, 子宫内膜
摘要:目的 研究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BC)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后BC雌激素阳性患者80例,他莫昔芬口服,20 mg/d治疗,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排除癌变可能后,改用阿那曲唑治疗,1 mg/d.结果 阿那曲唑治疗期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病变发生率均较他莫昔芬治疗时降低;他莫昔芬治疗时,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时间无相关性(r=0.071,P>0.05);换用阿那曲唑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幅度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r=0.968,P<0.05).结论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期后BC术后患者,可以逆转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增厚,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抢救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1],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2],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幼儿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成功抢救产科RhD(-)患者大量输注RhD(+)血液1例

    患者,女,35岁,因孕足月三胎、发现胎儿畸形,胎死宫中入院,产科行引产后,出血性休克急症入室,拟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未有手术输血史.三点入室:BP 110/70 mm Hg,HR 135~140次/min,RhD(-)O型,贫血貌,昏迷.自带RhD(-)O型血浆400 ml.

    作者:兰基山;刘恒;刘亚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正常青少年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测定

    mERG是一项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够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1].我们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对正常青少年进行检测,重新确定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正常值,并且了解不同部位视网膜功能.

    作者:郭玉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脉络膜裂囊肿为神经上皮样囊肿,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例数的增多和多种影像学方法的使用,本病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也较前提高.现总结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CT、MRI诊断的脉络膜裂囊肿38例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韩翠萍;高正义;孙宏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盐酸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托莫西汀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认知功能.方法 用Stroop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辛卡片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量工具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56例ADHD患儿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后ADHD患儿威斯康辛卡片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Stroop任务中读彩色文字的错误数、读文字颜色的错误数和读彩色文字的时间,词汇流畅性测验中错误数和重复数以及工作记忆评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 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剂量可以有效改善ADHD患儿执行功能、抑制功能、工作记忆以及语言功能.

    作者:徐春;张涛;龚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Drave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SMEI)是一种与婴儿期发病的癫痫性脑病,2001年国际组织命名为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DS是一种发生率1/40 000~1/20 000的癫痫性脑病[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2:1,DS占3岁以下小儿癫痫7%[2].DS是一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目前为止,SCN1A,PCDH19,GABRG2,SCN1B基因等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类型DS.本文将对DS研究进展进行大致介绍.

    作者:高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对照分析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普遍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1,2].有人研究表明,精神科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焦虑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3].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本研究就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强;舒民;张东坡;张卫青;尹屹岩;郄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七氟醚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行剖宫产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由于妊娠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合并凝血功能障碍[1],以致于在行剖宫产手术时,椎管内麻醉成为禁忌,为此采用全麻方式;但很多药物,不仅可抑制产妇的呼吸,而且能通过胎盘屏障抑制胎儿呼吸,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时应十分谨慎.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七氟醚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全麻诱导时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熊立红;张健;汪业铭;张巧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

    由于早产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极不成熟,喂养后极易出现喂养不易耐受,严重影响基础疾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且降低新生儿的存活率,喂养问题已成为早产儿临床管理中具挑战性的内容之一.为了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回顾性地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侯秀月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同疗程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一直是研究重点,其中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保护治疗等,溶栓治疗由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抗凝治疗目前也被否定,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脑保护治疗因为时间窗限制不严格又有肯定疗效,而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疗程脑保护剂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霞;徐永红;王月;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BC)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后BC雌激素阳性患者80例,他莫昔芬口服,20 mg/d治疗,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排除癌变可能后,改用阿那曲唑治疗,1 mg/d.结果 阿那曲唑治疗期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病变发生率均较他莫昔芬治疗时降低;他莫昔芬治疗时,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时间无相关性(r=0.071,P>0.05);换用阿那曲唑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幅度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r=0.968,P<0.05).结论 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期后BC术后患者,可以逆转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增厚,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

    作者:王孟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对比和总结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方法 患者根据肌电图检测,存在神经感觉减弱或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的患者列入DNP组,共128例;肌电图显示患者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无显著变化者列入对照组,共72例;分别对2组患者基本情况、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生活史、合并症等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结果 DNP组患者年龄和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FBG、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P组合并DN、DR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程、FBG、HbA1c、合并DN、合并DR属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该类指标的变化及时辅助DNP的诊断.

    作者:王磊;夏云峰;刘润梅;李良;殷亚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手足口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325例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查阅手足口病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手足口病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在本研究入选的325例患者中,298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91.69%,而预后不良率为8.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电图异常是影响手足口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看护人员接受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治疗及时是影响手足口病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患者预后较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彭文革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 的发生除了药品自身原因外,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本文对我院2010年上报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孙鑫晔;袁耀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依据帕累托分析法控制药品库存的实践与分析

    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是药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机构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而药库是药品管理的关键环节.随着药品储存、管理成本的提高及临床用药需求多样化的升级,合理地设置药品库存,使之既可以满足患者临床需求,又降低药品养护及出入库的相关成本,缓解医院的资金压力,便成为药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1].本文总结了作者在药品库存管理中的经验,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又称ABC分析法)对在库药品进行分类管理[2],降低了药品库存,提高了药品周转率,并能够有效防范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药品供应链风险因素[3],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报道如下.

    作者:任晓华;梁国瑞;张英;杨慧芳;林丽霞;回新更;何士彦;孟岩;彭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麻疹H基因克隆及表达条件优化

    目的 克隆麻疹H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诱导表达蛋白.方法 麻疹Edmonston株减毒活疫苗中提取基因组RNA,RT-PCR扩增H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HindⅢ双酶切H蛋白基因片段和pET30a(+)载体,连接后获得重组质粒MV-H-pET30a(+),转化至BL21(DE3),IPTG诱导表达.结果 RT-PCR扩增片段长度约为1 900 bp,与MV-H基因相符.MV-H-pET30a(+)测序结果显示:MV-H基因对码正确,核苷酸序列符合率达99.7%.SDS-PAGE结果表明,菌体中含有特异性蛋白,大小约为86kD.结论 在pET30a(+)成功克隆麻疹H基因,并有目的 蛋白表达.

    作者:赵川;刘维华;张双宅;徐保红;赵冬;张弘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妇产科门诊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的评价

    门诊服务方式的改变、管理工作的创新既是适应现代快节奏、高效率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患者满意率的具体举措[1].我院实施门诊流程改造以来,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对妇产科门诊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切入点,不断满足患者需求.

    作者:王晓华;孟玉翠;张国华;葛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健肝乐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健肝乐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 将5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27例均采用口服拉米夫定进行治疗,B组27例采用口服健肝乐颗粒配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BV DNA HBeAg阳性例数,死亡例数和存活例数并计算其病死率和存活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HBV DNA阳性患者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B组患者的HBV DNA的阳性例数明显小于A组,转阴率大于A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HBeAg阳性患者的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患者HBeAg的阳性例数明显小于A组,转阴率大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死亡例数和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P<0.05),存活率大于A组(P<0.05).结论 健肝乐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并且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迅速缓解患者肝炎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失为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徐双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气管导管用在经左胸路径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拟行经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S组)和双腔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50例.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并机控呼吸吸入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定位成功后(T2)、开胸时(T3)、开胸后术侧肺萎陷30 min(T4)、关闭膈肌时(T5)、术毕(T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气道峰压值(Ppeak);观察并记录术中肺萎陷优良例数、记录插管次数、导管定位时间、术中肺泡萎陷快慢、术中调整为双肺呼吸的例数、随访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情况、术中吸痰确切性、随访术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隆突或右支气管黏膜水肿情况.结果 2组患者诱导前和插管前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S组血压低于D组,心率慢于D组(P<0.05).2组SpO2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Ppeak在T4、T5点小于D组(P<0.05),在T2、T6点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定位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长(多)于D组,术中肺萎陷优良例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例数少于D组(P<0.05).S组肺泡萎陷慢于D组(P<0.05),一般多需辅助,吸痰精确性S组差于D组(P<0.05).结论 单腔、双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用于左侧开胸手术都安全可靠.相比于双腔管,单腔管具有经济、省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但肺泡萎陷速度慢,多需辅助,吸痰缺少精确性.双腔管能吸引且吸痰彻底,不但能使两肺分别单肺通气,而且通气形式多样化,术中肺萎陷良好.

    作者:吕航宇;陈永学;李金柱;李书河;贾国庆;亢凤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直肠癌和结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胃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据推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有可能超过肺癌和胃癌,跃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目前手术依然是根治直肠癌唯一的方式,随着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的首要选择.笔者对12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杨进山;齐保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