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杨进山;齐保聚

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癌, 开腹手术, 疗效
摘要:直肠癌和结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胃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据推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有可能超过肺癌和胃癌,跃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目前手术依然是根治直肠癌唯一的方式,随着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的首要选择.笔者对12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腋窝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1年内对2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4 %,而对照组高达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腋下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志超;王宇;赵亚婷;胡继卫;马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NT-proBNP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NT-proBNP、MMP-9和hs-CRP血浆浓度的影响.方法 确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加阿托伐他汀40 mg,6周后比较2组血脂,NT-proBNP和MMP-9、hsCRP血浆浓度的变化.结果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血脂降低明显(t=2.12,P=0.041),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较阿托伐他汀组降低hsCRP、MMP-9的血浆浓度更明显(t=4.34,P=0.005).但单用阿托伐他汀组NT-proBNP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改善明显(t=-2.2,P=0.056;t=-3.12,P= 0.03).结论 虽然阿托伐他汀组联合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组更降低高脂血症及炎性反应,但是阿托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对NT-proBNP影响更明显.

    作者:刘春荣;宋巧凤;王希柱;王晓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

    妊娠和分娩时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此过程中引起的女性显著的生理变化必然导致孕妇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其对社会的认知行为、角色转变过程中心里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围术期常见心理问题[1],严重影响孕妇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因此对围生期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对2008年5月到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围生期孕产妇150例中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霞;徐淑稳;张红真;房桂英;刘俊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不同疗程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一直是研究重点,其中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保护治疗等,溶栓治疗由于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抗凝治疗目前也被否定,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脑保护治疗因为时间窗限制不严格又有肯定疗效,而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对不同疗程脑保护剂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霞;徐永红;王月;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股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抢救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1],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2],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幼儿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直肠癌和结肠癌是仅次于肺癌和胃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据推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有可能超过肺癌和胃癌,跃居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目前手术依然是根治直肠癌唯一的方式,随着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的首要选择.笔者对12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杨进山;齐保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法洛氏四联征手术治疗体会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了156例法洛氏四联征心脏患者,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9个月~35岁;体重4.5~58 kg.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活动受限及活动后蹲踞现象.X线检查心胸比率0.42~0.69,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未容积指数(LVEDVI)23.6~52.5 ml/m2,其中73例LVEDVI小于30 ml/m2,红细胞压积在0.37~0.78,室间隔缺损嵴下型91例,嵴内型52例,干下型13例.单纯漏斗部狭窄34例,漏斗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69例,漏斗部合并肺动脉瓣、瓣环及肺动脉干狭窄53例,本组13例合并有卵圆孔未闭,7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齐庆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小儿睾丸附件扭转保守治疗选择

    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是引起儿童急性阴囊疼痛的常见原因,两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而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采取保守治疗[1].有学者主张对所有病例均做急症手术探查,以挽救己扭转的睾丸或切除扭转的附件[2].本文总结69例阴囊急症患儿,探讨鉴别诊断的临床依据,提出睾丸附件扭转保守治疗依据.

    作者:谷守义;郑飙;王刚;王春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选择性PPH与传统PPH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选择性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术与传统PPH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选择性PPH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2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PPH组和传统PPH组,每组100例,观察2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术后肛门疼痛、尿潴留及肛门坠胀感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选择性PPH术组明显低于传统PPH术组(P<0.05),而术后肛门疼痛、尿潴留及肛门坠胀感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PPH术可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并可降低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陈稳;王海;戴光耀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指标的临床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类影响多处血管床的疾病,累及范围包括颈动脉、冠状动脉及下肢大动脉等,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及外周动脉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以往对中药在调节血脂、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方面研究较多,但是在系统观察中药干预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抑制斑块、改善血流量等方面研究较少,2008至2011年我院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加味五虫散治疗气虚血瘀型颈AS56例,系统的观察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血流量等指标变化,结果如下.

    作者:丁翠欣;冀绪;李瑞杰;陈志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气管导管用在经左胸路径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拟行经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S组)和双腔气管导管组(D组),每组50例.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并机控呼吸吸入麻醉.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定位成功后(T2)、开胸时(T3)、开胸后术侧肺萎陷30 min(T4)、关闭膈肌时(T5)、术毕(T6)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气道峰压值(Ppeak);观察并记录术中肺萎陷优良例数、记录插管次数、导管定位时间、术中肺泡萎陷快慢、术中调整为双肺呼吸的例数、随访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情况、术中吸痰确切性、随访术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隆突或右支气管黏膜水肿情况.结果 2组患者诱导前和插管前血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S组血压低于D组,心率慢于D组(P<0.05).2组SpO2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Ppeak在T4、T5点小于D组(P<0.05),在T2、T6点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定位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长(多)于D组,术中肺萎陷优良例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例数少于D组(P<0.05).S组肺泡萎陷慢于D组(P<0.05),一般多需辅助,吸痰精确性S组差于D组(P<0.05).结论 单腔、双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用于左侧开胸手术都安全可靠.相比于双腔管,单腔管具有经济、省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但肺泡萎陷速度慢,多需辅助,吸痰缺少精确性.双腔管能吸引且吸痰彻底,不但能使两肺分别单肺通气,而且通气形式多样化,术中肺萎陷良好.

    作者:吕航宇;陈永学;李金柱;李书河;贾国庆;亢凤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男女搭配排班在急诊工作中的效果观察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大量的男护士不断充实到护理队伍中来,逐渐成为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急诊与其他科室不同,危重患者多,突发事件多,矛盾多,工作强度大,不仅要求有耐心、细心,还得有良好的体力和协调性.由于男女护士各有优劣势,因此,在排班中应用男女搭配的方式,互相弥补不足.在2010年应用一年来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陈海燕;马建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表现、胃镜检查等确定消化道出血原因,并对症治疗.收集患儿资料,包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胃镜的阳性检出率高,较其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ECT、肠镜、HP,钡餐检出率低.肠套叠、胃溃疡是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在患儿中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0.05),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道出血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和季节分布特征,该病临床检测手段多样,需根据患儿病灶部位以及检测手段阳性检出率等相关情况综合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周凤霞;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钩针松解复合硬膜外阻滞联合脊柱手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l discs protrusion,LIDP)是一种常见疼痛性疾病.虽然LIDP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如何选择适宜的疗法并达到佳治疗效果仍是当前LIDP治疗研究的热点.有报道显示80%~85%的LIDP病例经非手术治疗可治愈或暂时缓解[1],本研究探讨钩针松解复合硬膜外阻滞(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联合脊柱手法治疗LIDP的效果,旨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LIDP的诊疗质量.

    作者:宋学平;史计月;江双霞;陈彦亮;任安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妇产科门诊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的评价

    门诊服务方式的改变、管理工作的创新既是适应现代快节奏、高效率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患者满意率的具体举措[1].我院实施门诊流程改造以来,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对妇产科门诊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切入点,不断满足患者需求.

    作者:王晓华;孟玉翠;张国华;葛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6%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20%甘露醇用于脑干出血休克早期临床研究

    对于脑干出血合并休克的抢救,临床治疗上非常困难:无论采用抗休克扩容还是甘露醇脱水降颅压,都无法保证血压与灌注压(CPP),同时又降低颅压,此类患者所选择液体复苏种类、液体输入的量,一直存在争论[1].近年来,6%羟乙基淀粉130/0.4(HES)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研究观察HES联合20%甘露醇对此类患者的影响,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刘华清;田颖慧;李福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急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76例ACI住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46例和无斑块组30例,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的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斑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GHb)、尿酸(UA)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hs-CRP分别与胆固醇(TCH)(r=0.32,P=0.01)、LDL(r=0.34,P=0.01)、GHb(r=0.26,P=0.04)、UA(r=0.28,P=0.03)、纤维蛋白原(Fbg)(r=0.28,P=0.03)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具有相关性.

    作者:冯文霞;宋福聪;吕洲;李霞;刘青蕊;尤素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80例肺癌患者医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加替沙量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10.00%)发生不良反应,2例表现为失眠,2例表现为血糖异常,对照组3例(7.50%)发生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症状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用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

    作者:方翼;陈新;娄宁;吕家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成了慢性咳嗽的主要诱因之一.虽然过敏性鼻炎本身不是严重疾病,但可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社交和文娱活动),常常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中耳炎、头痛等并发症.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属于同一个呼吸道的同一种疾病(One Airway-One didease),说明过敏性鼻炎不仅是哮喘的诱发因素,而且应该视为一种疾病对待.因此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愈发引起临床的重视.以下就我院门诊近2年来的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李丽君;刘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正常青少年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测定

    mERG是一项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客观的对被检测部位每一局部区域视网膜功能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够对视网膜功能异常进行定位[1].我们利用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对正常青少年进行检测,重新确定多焦视网膜电流图的正常值,并且了解不同部位视网膜功能.

    作者:郭玉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