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谢红萍;刘亚丽

关键词: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旋转磁理疗, 超短波
摘要:目的 探讨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对照组五官超短波治疗仪治疗,以颞颌关节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关节弹响症状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0次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100%和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桡神经浅支作为供体神经功能重建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为桡神经浅支切取后供区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成人前臂防腐标本30侧,测量桡神经浅支分支点与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缘的垂直距离;取6侧新鲜尸体与此水平分别将上述神经作病理切片,观察神经束数目.结果 桡神经浅支浅段分支点到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尺侧的垂直距离分别为(6.0±1.5) mm及(35.7±2.8) mm.其在此平面附近桡神经浅支内有6~10个神经束;前臂外侧皮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3束;正中神经神经束数目为19~27束.结论 可通过端侧吻合的方式将桡神经浅支远断端与正中神经或前臂外侧皮神经吻合,以重建供区的感觉功能.

    作者:李高峰;田德虎;董海涛;刁雪鸥;于光辉;梁立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妇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近年来多次发生的产妇医院感染事件为产科的医务人员敲响警钟.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近三年的产妇医院感染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妇医院感染防控的质量.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 70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作者:陈淑贤;张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荧光定量检测EB病毒感染标本的选择

    EB病毒(EB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其感染在小儿非常普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病原物,还是儿科多种疾病的致病因子,可以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而且临床表现及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疾病也具有多样化,易漏诊、误诊[1],检测手段主要有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本文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液标本、咽拭子标本中的EBV-DNA,并将二者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润书;郭大丽;安会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进展

    围生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后3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生的以累及心肌为主的一种心脏病,其病理表现类似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左心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病因之一[1],占孕产妇死亡率的6.5%~28.1%[2].因此应重视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从而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病死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此病及对此类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输血后丙型肝炎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自然病程.方法 以年龄≥60岁的64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以年龄<60岁的5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HCV感染情况.结果 64例老年HCV感染者输血时间主要集中在1989至1996年;观察组中,慢性丙型肝炎37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原发性肝癌7例.对照组中,慢性丙型肝炎4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7例,未有肝癌发生.观察组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37例患者自输血至首次诊断丙型肝炎时间(13.9±1.3)年37例;自输血至首次诊断肝硬化时间(13.6±1.5)年37例;自输血至诊断肝癌时间(16.2±2.6)年7例.结论 老年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肝癌发生率较青壮年高,且合并多脏器疾病,预后较差.

    作者:邓玉花;曹建国;张瑞芳;索成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奇正消痛贴膏是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炙)、水柏枝等组成的藏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疼痛、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的治疗,一般认为其疗效较好.在治疗骨关节炎(AO)方面有人认为也有好的疗效[1],但可查阅的文献不多.本文将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明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管生成素-2在骨肉瘤及MG63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在骨肉瘤患者和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表达情况.方法 手术切除的69例骨肉瘤患者骨标本为骨肉瘤组,正常骨组织(创伤性截肢/指)标本12例为对照组.通过RT-PCR 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骨肉瘤患者、正常对照组以及MG63细胞株中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肉瘤组及MG63细胞株中Ang-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ng-2表达与骨肉瘤密切相关,参与了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及调控.

    作者:赵小明;薛新宏;赵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间动电合并特定电磁波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分析

    目的 探讨间动电合并特定电磁波(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间动电治疗合并TDP治疗92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9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88/92).其中治愈率69.57%(64/72);显效率21.74%(20/92);好转4.35%(4/92);无效4.35%(4/92).结论 该方法的技术要领容易掌握,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燕;卜雄建;田艳霞;刘琨;王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石家庄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DNA病毒,目前已知的型别有100多种,根据其与宫颈癌发生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1].其中,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瘤样变密切相关;低危型HPV主要包括HPV6,11,42,43,44等亚型,常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变.HPV感染的亚型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2],为探讨石家庄地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特点,我们采用HPV核酸扩增与基因芯片膜导流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检测和亚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民;贺政新;王薇;陈兴;刘永强;陈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25I组36例,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化疗组38例,单纯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联合组36例,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后2、3、6、12个月观察三种治疗方法疗效,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3、6、12个月:联合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余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和控制率高于其他2组(P<0.05).不良反应联合组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TP方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科学、有效、不良反应低,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郭志远;崔建岭;付吕平;付志国;杨素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结果 1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7例因肌瘤数目过多二次手术完成.并发症均低于开腹手术.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作者:张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锁骨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2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时(P<0.05);Ⅱ组切皮时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低于Ⅰ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顾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奈尔量表评价重症监护室护士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护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危重患者的救治,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急.每救治工作都是时间紧急,责任重大,要求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不但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快速准确的应激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体力.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期处在特殊环境、高强度、高体力的工作环境中,要承受比普通病房护士有更大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压力.为了评估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身心的相应因素,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培训一支延续生命支持的专业护理队伍.

    作者:肖红媛;王永力;商月娥;滕秀荣;南茹;袁美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100吸收性止血绫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S-100吸收性止血绫(absorbable stanching satin S-100,ASS)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168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术中应用ASS者为ASS组(85例),术中应用常规止血方法者为对照组(83例),分别于术中、术后1 d及术后半年观察止血效果、术后血肿发生率及术后半年癫痫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SS组术中即刻止血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ASS 组术后第1天再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ASS组术后半年癫痫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且对45例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患者通过术中观察了解术区组织粘连程度并进行比较.结论 ASS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安全、有效的止血作用,并且对于防止术后组织粘连及癫痫的发生有良好效果.

    作者:牛立健;张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施临终关怀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1].肺癌临终患者指的是肺癌晚期(肿瘤已属Ⅳ期,出现较大范围转移或复发),预计存活时间为6个月以内的患者,其健康状况终恶化且不可恢复,直至死亡.有研究表明,临终关怀的效果是明显的,接受临终关怀的临终患者有更积极的情绪,具有较低的死亡焦虑与恐惧[2],但是对临终患者家属的临终关怀的研究,国内则没有过多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临终关怀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吴伯娟;李朝霞;杜新艳;刘子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种方法对尿标本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尿液检查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疗效观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各种仪器和检测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常出现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给临床医生判读带来困难.为此,本文对1 109份门诊尿液标本用UF-1000i尿流式细胞分析仪法(UF-1000i法)、H-300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法)、显微镜检法(镜检法)3种方法同时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梅;齐红梅;赵景;李宝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对照组五官超短波治疗仪治疗,以颞颌关节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关节弹响症状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0次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100%和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谢红萍;刘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取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酶技术进行血肿穿刺、抽吸、注入生化酶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应用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4例,有效率87.1%,病死率12.9%(12/22).结论 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易于接受,适合具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阴庆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先天性眼源性眼球震颤视力康复治疗3例

    例1.男,4岁.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眼球呈水平震颤,曾于外院多次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3;近多次视力检查未见改善,外院未曾给予治疗.查体:视力右眼0.15,左眼0.3;眼球水平震颤,震颤幅度3 mm,频率120次/min,屈光检查:1%盐酸环喷脱脂点眼后检影检查,终验光处方:右眼+1.75 Ds→0.2,左眼+1.50 Ds→0.3,磁共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请耳鼻喉会诊无前庭功能异常,治疗:(1)屈光矫正.(2)镜片边缘给予黑色绝缘胶带贴边,保留中央窥窗,窥窗水平径2.8 cm,垂直径2.0 cm.

    作者:裴付彬;张晓宇;赵岩;靳占桥;鲁博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先天性双侧锁骨假关节1例

    患者,女,54岁.常规体检胸部正位片提示:双侧骨中1/3骨质不连续,断端圆钝,并见假关节形成(图1).经询问患者:无外伤史,亦无产伤史.查体:双锁骨中段见无痛性肿块,肿大处锁骨有异常活动.后诊断:先天性双侧锁骨假关节.

    作者:李庆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