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后24h食管pH监测观察

杨国明;王会志;董驹;王丽英;李新

关键词:贲门癌, 食管癌, 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 pH值
摘要: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套入式、围巾式、隧道式或器械吻合是目前常应用的吻合术式,但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胃食管反流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采用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并对其进行术后24 h食管pH监测观察,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听神经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O%[1],由于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部位,位置深在,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所以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我们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康复,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敏;王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在老年人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都可以造成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甚至导致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因此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抑制这种不良反应非常重要.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能阻断Na+通道,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作者:邵兆军;王迎虎;何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切开洗胃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观察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入院时,常出现昏迷、抽搐合并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导致心搏骤停;此时抢救须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给予呼吸支持,在此基础上尽快切开洗胃,并早期行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文忠;张雪梅;王玲;于树青;吴楠;焦清海;田英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河北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河北省于2003年启动了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工作.我省开展的这项工作覆盖面广、参与率高,组织模式新颖,教学管理严格,将正规的学楞教育与乡村医生的特点相结合,填补了河北省农村卫生教育的一项空白.

    作者:张静如;李晓伟;魏津平;许军玲;刘红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用于依沙吖啶引产镇痛疗效分析

    中期妊娠引产时,由于宫颈不成熟,引产发动困难,产程长,进展慢.产妇被折磨得筋疲力尽,痛苦不堪.口服米非司酮可软化宫颈,早期发动官缩,缩短产程,且产妇痛苦少.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霞;孙立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效果研究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作为一种新的的临床护理观念及方法,已逐渐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1].而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的结合,将EBN与中西医结合护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融合了中医、西医的优点,又可以适应当前的护理模式,满足人们身心健康的需求,从而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作者:周文琦;高彦阳;雷建华;高晓玲;梁平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TGF-β1和CD3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GF-β1与CD3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m-Blot法检测TGF-β1、CD3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TGF-β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主要分布于胞浆和胞外基质中,在胞浆中表达明显降低,而在基质中表达升高;而CD31在肿瘤组织周围间质的血管内皮表达均较强;且与正常组织相比,TGF-β1与CD3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TGF-pi在细胞外基质的高表达,及CD31的过表达提示二者均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勇;郭淑琴;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清C-反应蛋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100例心房颤动(房颤组)患者血清CRP的水平变化;其中包括阵发性房颤55例,持续性房颤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5例比较,并对阵发性房颤组中房颤复发的机率进行比较.结果 房颤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房颤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水平增加,房颤复发的机率也增加(P<0.05).结论 房颤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对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复发有直接促进作用.

    作者:夏曙光;张桂新;徐禀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椎骨巨细胞瘤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体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胸椎7例,腰椎1例.痛灶累及2个以上椎体2例,均累及椎体和附件,出现软组织肿块2例,其中软组织肿物侵及肋骨1例.CT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MRI显示病变TIWI为均匀的低或中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合并点状高信号1例,出现液液平面1例,TIWI和T2WI病变信号不均匀.椎间盘受侵消失1例,椎间盘T2出现高信号影1例.结论 椎体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李政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非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云为;王峰;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迅速在全世界蔓延,欠发达国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数超过发达国家.HIV感染后损伤免疫系统,引起致死性机会感染或肿瘤.

    作者:杜荣花;潘志远;王俊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预后及转归与治疗是否及时、准确密切相关.我院采用颈动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士岩;耿六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RhoE基因与肿瘤

    RhoE又称为Rnd3.是Foster等[1]于1996年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鉴定并命名的,是Rho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近来有研究揭示RhoE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失调,参与调节肿瘤细胞形态及迁移能力,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转移及耐药等多种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高鸿;陈勇;刘颖;刘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触珠蛋白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恶性程度高.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卵巢癌是降低卵巢癌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邓洪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保留子宫的阴式附件手术临床分析

    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积水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进行或者经腹腔镜进行.开腹手术创伤大,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尤其不易在基层医院普及.

    作者:韩映雪;冯素霞;曹京敏;及霄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Hess分级Ⅳ~V级)采用超早期血管内联合显微外科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病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例,行超早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方法对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处置.术后6个月以Glasgow(COS)评分分级及影像学检查为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个月后GOS评分显示:死亡1例(7.7%);植物状态1例(7.7%);严重残疾4例(30.8%);中度残疾4例(30.8%);恢复良好3例(23.1%).结论 通过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品元;侯凯;徐丽峰;王树军;井山泉;宋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肾盂切开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疗效观察

    我院2005至2009年采用钬激光碎石配合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巨大鹿角肾形结石9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5岁.

    作者:耿德恩;霍艳群;张扬;刘锦启;贾春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卵巢癌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新方法的研究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主要肿瘤[1].卵巢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晚期卵巢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范围之广泛,尽可能切除所有转移灶,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膀胱或脾脏.

    作者:张雪荚;史春燕;王学玲;周飞;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青春前期双乳多发性巨纤维腺瘤术后右乳叶状囊肉瘤1例

    患者,女,19岁,主因右乳房肿胀20 d就诊,于2009年7月18日入院.患者20 d来出现右乳房肿胀,且增长迅速,有轻微的胀痛.乳房检查见双乳房有多处放射状切口,左乳房触诊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陈佩祥;刘文芳;李宝祥;王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术中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是专科医生在跳动的无体外循环支持的心脏上进行手术,避免体外循环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CABG).

    作者:祖金美;赵恒娣;董宏旭;张改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