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亚威;王星冀
颈部淋巴结较为丰富,是人类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病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鉴别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是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的检查方法[1].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脉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弹性成像、脉冲声辐射力成像等超声检查方法对鉴别及临床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有重要帮助.
作者:宋妍;张春梅;吴长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交互式的音乐音符训练是否能提升人工耳蜗植入青少年的音符听辨能力,进而提升其欣赏音乐的能力.方法 30例语前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青少年参加了这项试验,在音符听辨训练之前,先用Quick Test和Quick Star软件进行评估,评估后采用SOUND AND BEYOND训练软件进行基准测试至少4次.之后所有试验者进行音符听辨训练,5d/周,练习30 min/d(可分多次进行),持续4周,共训练600 min.然后立即用Quick Test和QUICK STAR软件进行评估,2月后再次进行一次评估.结果 训练前受试者旋律轮廓识别正确率为(27±11)%,训练后受试者旋律轮廓识别正确率为(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双耳纯音听阈较训练前均减低,左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互式的音乐音符训练可以提升人工耳蜗植入青少年的音符听辨能力,进而提升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训练,应用人工耳蜗植入青少年的听力亦可得到提高.
作者:李广盛;李健鹰;汪贺媛;付前杰;白莉;杨莉萍;仇蔚丽;王莉;张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为了解我市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现状,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规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活动,使之终达到集中无害化处理,我们对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了现状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于建水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正常情况下,多种细菌及微生物存在于女性阴道内,其中优势菌群为乳酸杆菌,它和其他菌群之间形成微生态平衡,维持阴道清洁,但当各种原因引起阴道内生态平衡破坏时,如不适当的阴道灌洗、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及随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减退时,某些致病菌繁殖增多,成为优势菌,导致阴道炎症的发生.
作者:邱巍峰;肖建新;李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神经外科手术中彻底止血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以往神经外科多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创面止血,但由于其黏附强度较差,对渗血较多创面易漂浮移位,因而止血效果有限,易形成颅内血肿.我科自2006年使用北京泰科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性止血-防粘连材料-“S-100”进行颅内术野创面止血56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小伟;蔡廷江;王栋;崔益钿;万青;宋洋;杨雷;陈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原发性高血压(EH)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伴发危险因素之一,两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双重杀手.合并EH更加速了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患者可以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病变[1].本文对T2DM合并E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同步监测,以分析其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血压变化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七氟醚对老年患者全麻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65 ~ 75岁,ASAⅡ~Ⅲ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24分.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P组):术中持续泵入异丙酚,3~5 mg· kg-1·h-1,总量不超过100 mg/kg;七氟醚组(S组):术中持续吸入七氟醚,根据BIS值维持MAC(低肺泡有效浓度)在0.8~1.1.术中静脉持续泵入顺式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维持肌松和镇痛.围术期呼气末二氧化碳控制在30~ 40 mm Hg.术前1 d(D0)和术后3 h(D1),6h(D2)和术后3d(D3),由我院同一心理咨询师分别进行一次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得分<24分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 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比、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0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2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2组患者得分与基础值比较,组内自身配对比较,比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1,D2 2组患者得分比较,P组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 2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和七氟醚均能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异丙酚恢复较快.
作者:常玉林;杨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随着大家对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瓣环与左室壁之间在解剖结构和生理上相互关系的进一步认识,部分或全部保留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疗效较完全切除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为优.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应用此法共完成手术患者52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宋艳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非常高,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腮腺处于颜面部位,神经分布复杂,血运比较丰富,给手术本身带来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术前术后护理也比较复杂[1].我科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40例腮腺肿瘤患者.对手术患者配合精心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引起临床突发意识障碍的常见病因,提高临床预见性,为临床突发意识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分析其病因.结果 临床突发意识障碍的主要病因是阿斯综合征、神经源性休克、晕厥性癫痫、酒精中毒等.结论 突发意识障碍临床上一种重要的症侯群,需要急诊救治.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引起突发意识障碍的常见疾病谱,并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诱因、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体征等,作出早期诊断并尽快正确治疗.
作者:夏晓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前列地尔(哈药集团,曼新妥)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曼新妥)10 μg静脉注射,1次/d,共14 d;观察治疗前后2组及组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肺动脉压力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应用前列地尔(曼新妥)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程文栋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正常剖宫新生儿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孕妇,都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并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婴儿剖出后,评估即刻、1、3、5、8、10 min脉搏血氧饱和度值,再与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剖出新生儿(Apgar 9~10分),脉搏血氧饱和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与出生即刻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氧无关.即使新生儿剖出后各时间,Apgar评分完全都是满分(10分)者,其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新生儿复苏中,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京硕;卢滨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需及时作出病因诊断和正确治疗,一旦误诊或漏诊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为观察不同频率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本文将我院2006至2009年179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桂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心肌梗死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闭塞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自2008年我们曾采用内关穴注射小剂量吗啡治疗心肌梗死剧烈胸痛患者30例,并取得了显著疗效[1].但在剧烈胸痛缓解的同时,部分患者也出现了恶心呕吐的并发症.为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近期又改用内关穴注射吗啡与氟哌利多混合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胸痛患者30例,不但增加了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的并发症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报告如下.
作者:冯琥;王薇;屈亚云;张雪羽;李文慧;苏心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卵巢良性肿瘤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4年来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发现,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8例给予腹腔镜下肿瘤剥离术,12例给予腹腔镜下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中,出血量25~110 ml,平均45 ml,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12~24 h肛门排气,平均住院3.5d,病理回报均为良性,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损伤小,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临床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江卫红;陈丽;温国花;凌彩儿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职业倦怠(job burnout)又称“工作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症状[1].目前,护理人员流失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短缺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护理工作环境恶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者:王侠;牛雅君;李冬梅;张淑红;石荣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消化科门诊量的20%,而随着社会进步,竞争的激烈,此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3种类型: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NERD和RE虽然同属于胃食管反流病,但二者还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6例GERD中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进行研究.
作者:张淑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采用各种及时正确治疗,常可减少该病发展至AMI及心性死亡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UAP的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穆春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锁定DHS加空心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锁定DHS加中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3例.结果 53例经过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49例,良3例,差1例,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8%.结论 锁定DHS加空心钉联合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用合适内固定器材,采用标准技术操作,术后正确的康复治疗,也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牛占岭;崔彦彬;林会芬;孟繁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手法辅助盲探气管插管法、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FOB)法以及联合应用手法辅助和FOB在困难气管插管麻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法辅助盲探气管插管组(手法组,n=25)、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n =25)和手法辅助联合FOB组(联合组,n=25).分别测算3组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联合组与手法组相比,较手法组用时略长但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联合组与FOB组相比,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近似但联合组用时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困难气管插管麻醉患者中应用手法辅助联合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提高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且用时较少.
作者:王海;胡凯;陈熙;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