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真;袁秀珠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中药制剂以其药性平和、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大的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来源于天然产物,又具有良好的疗效,因而口服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上关于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较少.然而,药物的两重性决定了中药既能起预防治疗作用,同时也能损害人体,导致生理功能紊乱.随着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朱东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高位肠外瘘是腹部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所漏出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可消化腐蚀瘘口周围的组织、皮肤而引起局部糜烂甚至溃疡出血,患者疼痛难忍,极其痛苦,非常不舒适,生活质量差.为此,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玉荣;吴爱须;郭改英;周建春;赵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是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这种重塑涉及到气道各层组织,包括气道壁增厚和基质沉积,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增生和肥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黏液腺,杯状细胞化生及增生,上皮下网状层增厚,微血管生成等.目前认为气道重塑与气道慢性炎症有关,炎症、损伤、修复、重塑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理基础,导致气道壁增厚,促使气道的狭窄和气流的受限.但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和重塑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所不同[1].
作者:鹿强;杨卫;杨永丰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外科手术尤其腹部手术后,因为麻醉药物作用、手术刺激、伤口刺激、术中牵拉脏器、腹腔开放热量散发等多种因素,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1],从而出现腹胀、腹痛、排气排便延迟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针对此类患者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煦;潘分乔;张书霞;赵翠芬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热疗.放疗,肿瘤大径<5 cm,3.8-4.5/次,隔日1次,DT 44-45 Gy;肿瘤大径>5 cm,2 Gy/次,1次/d,放疗结束1 h内热疗,采用国产HY7000肿瘤射频热疗机,每周1-2次,共6-8次.结果 治疗结束后2-3个月进行CT复查,总有效率为72%,腹痛缓解率100%,黄疸消退率8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恶心,食欲下降及乏力,4例出现白细胞下降.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满意,尤其是止疼效果好,且不良作用轻.
作者:李会兰;郭成安;刘志侠;蒋剑;赵丽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脊柱结核可引起骨质破坏,脊柱畸形,甚至截瘫.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采用病灶清除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10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骨融合率高,可纠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1],本文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肖玉兰;郝志芳;耿藏缺;张仁环;赵连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对其认识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脊椎滑脱好发于L4和L5椎体,其中L5椎体发生率高,其他椎体少见[1].腰椎滑脱常见合并症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内固定技术的发展[2],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9年1月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58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来秋山;陈清汉;朱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创伤性心脏骤停是导致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复苏总体存活率非常低.据报道, 创伤性心跳骤停发生在受伤后1 h内,存活率仅为4.76%[1].我院成功救治了1例创伤性心脏骤停患者,经积极抢救,患者康复出院且无留下任何后遗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郝青;李燕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患者,女,68岁.主因吞咽不顺1个月入院.入院后行常规胃镜检查见:距门齿26 cm食管腔内新生物,局部扩张差,镜身未能通过.内镜检查后,患者即诉腹胀,无腹痛等其他不适.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膨隆,触诊腹胀,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叩鼓音.急查腹部平片及上腹CT检查,均示双侧膈肌下及腹腔大量游离气体(图1、2),因无感染迹象,经常规术前准备后,于胃镜检查后第4天行开胸食管中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中探查:腹腔内仍有多量积气,胸腹腔均无消化道穿孔,也无感染迹象.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第13天痊愈出院.
作者:张小河;田子强;徐延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继体外循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手术只需根据患者的病变位置在患者不同的肋间区切开 3 个 1-2 cm的小切口,不必切除肋骨,开胸、关胸快,术中出血少,对患者肺功能损伤小,目前已成为各医院胸部手术的选择.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施行手术180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本文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志芳;梁英梅;刘淑芳;张国山;姜英;陈玉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物理降温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使体温下降,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研究物理降温在临床中的应用,我们对临床护士运用物理降温技术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俊凤;王纯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ES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 例,治疗组42 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 200 μg 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治疗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7.14%,对照组病死率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GE1能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ESRF的病死率, 改善预后.
作者:贾旭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中老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埋头工作,工作紧张且压力大,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神经衰弱等.本文对这一群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分析.1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丽华;王梅;贾京绵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各种原因致臀肌及周边筋膜挛缩变性,产生髋关节功能障碍所致.多见于有臀部肌肉注射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区域性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1.0%-2.4%,并指出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是危险的致病因素,首次肌肉注射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院1999至2006年共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22例,并进行了6个月和2年以上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33岁,平均年龄(9.8±1.1)岁;发病时间10个月-10年,平均20个月.双侧病变14例,单侧8例.
作者:焦健;李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都有散发感染,常造成小范围的流行.近年MP感染呈上升趋势[1],特别是儿童MP感染,不仅损害其呼吸系统,还可以造成肺外多脏器损害,在初诊过程中对发热患儿做详细检查,注意肺外表现,并做血清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防止和减少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儿童MP感染43例,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岩;唐风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SP)简单有效的而且适宜基层医疗机构普及的方法.方法 103例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肋间小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口径胸引流管及肋间常规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组分别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治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96.1%(治愈率90.2%).2组间比较治愈率、有效率、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出现较对照组少,尤其在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和切口感染等方面(P<0.05).结论 利用一次性输液管自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装置制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救治患者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峻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专家将质性研究引入了护理专业,在国外发展很快,9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和韩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并被认为是21世纪很有发展的研究方法之一[1].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质性研究的探索和实践,但是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科研中的应用发展较慢,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无论是研究课题的数量,还是研究课题的深度和研究范围的广度均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
作者:张新荣;侯红艳;尹兰英;张俊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既往脊柱手术史曾被认为是椎管内麻醉的相对禁忌证.腰椎手术后,患者的局部解剖发生改变,使穿刺和置管更为困难和复杂.本文总结了10年来78例腰椎再次手术患者施行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 CSEA),效果满意,并与49例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EA)下施行此类手术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军;马玉飞;崔和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结肠溶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3例.结肠溶胶囊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结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中药肠炎清片和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结肠溶胶囊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戴光耀;王海;陈稳;陈硕;王涛;李会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急诊危重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早期的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有毒性作用.我们对急诊危重症患者予以不同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及早把应激性高血糖维持在4.6-6.1 mmol/L,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能否降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作者:肖有为;许彩芹;刘宇鹏;田雅玲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