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活用

王红霞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 心悸/中医药疗法
摘要: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伤寒论>,功能扶正祛邪,温散共施,表里同治.笔者依据少阴阳虚,复感风寒的特点,移治于杂病,频有效验,略举例如下.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生乳合剂催乳228例

    笔者于1999年研制成生乳合剂应用于临床,几年来服用此合剂的产妇有2千多例,现将228例总结如下:

    作者:郭富礼;孔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0/R)模型.通过对动物行为评分,脑栓塞区含水量、重量比测定以及脑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给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绞股蓝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脑组织保护作用.

    作者:池明宇;梅学文;郑贵元;张澄波;侯庆华;韩春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伤寒论》汗法禁忌探讨

    汗法是以药物或热力的作用,使腠理开疏,汗液外泄,而使在表之病邪外出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是以外感病为主的著作,故汗法是<伤寒论>常见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西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通补开泄法治疗冠心病理论探讨

    通补开泄法是新疆已故名老中医张绚邦教授所倡导的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通补开泄法将通法、补法、开泄法合而为一,以胸痹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基础为立法依据,以五脏相关为理论核心,具有补心肺脾肾精元之气,补心肝之血,活血通瘀,开泄水饮、痰浊的治疗思想.

    作者:殷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张锡纯女科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管窥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对后学启迪颇多.其论医理独具慧眼,不泥旧说,发前人之未发;疏方谴药亦是匠心独具,浑然自成一家.兹不揣冒昧,浅论其有关女科学术思想和治疗用药特点,述其涯略.

    作者:王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黄芪汤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6例

    我科自2001~2002年5月运用黄芪汤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3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远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通任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54例

    自1999年以来,笔者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温养通行法为主,自拟通任种子汤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郁证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随着心理致病因素在当今医学中倍受重视以及中医脏象学说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肝郁证的研究日益深化,除运用传统的临床观察及文献总结等方法外,还将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以及众多实验研究方法引入肝郁证研究,从而为肝郁证的辨治、在各类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资料,现对肝郁证研究情况作一回顾.

    作者:李素香;闫晓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8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简称ANFH,是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骨缺血性坏死疾病.其病变可累及整个髂关节,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终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结肠炎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46例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程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给病人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于1998年7月~2002年9月,采用结肠炎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4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葛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重用生石膏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石膏为临床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其性味辛甘、大寒,生用功偏泻火清热、除烦止渴,煅用功擅收敛生肌.常用量15~30 g,入煎剂宜打碎先煎.

    作者:尚学瑞;赵世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活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源于<伤寒论>,功能扶正祛邪,温散共施,表里同治.笔者依据少阴阳虚,复感风寒的特点,移治于杂病,频有效验,略举例如下.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42例

    笔者于1998年10月~2002年12月,用自拟消瘤汤治疗子宫肌瘤42例,取得较好的抗子宫肌瘤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侠;李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目测类比评分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疗效的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保守治疗在其治疗方法中占首要地位.我中心自2000年7月~2002年7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建红;江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低热

    一般认为体温在37.3~38℃之间,没有明显阳性检测反应,而又自感不适的病情称为低热.

    作者:陈文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扶正祛邪法防治呼吸道复感儿复感

    呼吸道复感儿(简称RRI),是指反复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体弱儿.凡小儿平均每年有6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有2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者,为呼吸道复感儿.

    作者:牛凤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93例

    为探讨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同配伍剂量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的影响,将93例病人分为3组,分别给予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按生药1:1、3:1、6:1比例静滴,结果表明3:1比例组在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

    作者:金杰;陈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精灵汤治疗男女免疫性不育181例

    抗精子抗体(AsAb)是造成男女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于1998~2002年采用精灵汤治疗181例,并与强的松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魁;张晓明;马翠兰;石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博尔泰力联合干扰素抗乙肝病毒42例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问题,早被国内外专家所关注.近两年,我们用博尔泰力干拢素联合治疗乙肝患者42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怀宏;孙春伟;裴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病中医据质预防法及个体优境学设想

    据质预防,是指根据妇人病质的特点,施以相应的预防措施.由于妇人病质不同,直接影响着其对病因的易感,妊娠病的发病类型、程度、预后转归,因此,妊娠病中医据质预测预防,不仅着眼于预防易感病因,而尤其注重妇人不同病质对疾病的反应性,修补被破坏的人体机制,进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作者:王希浩;徐立然;罗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