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梅
目的 检测胃腺癌中KAI 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81例胃腺癌中KAI 1的表达情况.结果 81例胃腺癌中KAI 1的阳性表达率为55.6%(45/81).KAI 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KAI 1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5.5%)高于阴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AI 1蛋白表达情况对胃腺癌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AI 1蛋白表达情况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 KAI 1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长径、浸润深度无关.蛋白表达阳性提示高生存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施靖;王建新;赵雪峰;陈砚凝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由于其良好的清除效应、液体平衡系统及营养补充等支持疗法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各种危重症的抢救中.我院PICU 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CBP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15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丽格;李兰风;刘建华;霍习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足部负重区皮肤缺损、肌腱和骨关节外露时,不适于游离皮片移植,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复杂[1].顾玉东等[2]认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皮肤坚韧,皮下组织致密,耐磨,有一定弹性,有良好的感觉,有实物形体感,供区位于非负重区,操作简单,血运丰富,适应于足跟的特殊功能要求,故应视为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Shanahan等[3]1979年报道了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缺损,国内由高学书[4]首次报道以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为蒂的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可用于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史福东;张志勇;张子明;张宇新;李长江;刘东;马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院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165例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发现心律失常34例,发生率为20.6%,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晓艺;史凤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产后3~4周哺乳期,以初产妇多见,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一是产后产妇抵抗力下降;二是因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或因乳汁过多婴儿吸乳过少,乳房不能完全排空、或乳管不通畅影响乳汁排出[1],造成乳汁淤积;三是细菌侵入,比如乳头破损或皲裂使细菌入侵,或婴儿患口腔炎细菌直接入侵乳管,而造成感染.本病虽有特效治疗方法,但给产妇造成很大痛苦,甚至要终止哺乳,对母婴都极为不利.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乳腺炎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玉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及显示脑血管解剖结构的金标准[1].本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脑卒中患者60例进行DSA检查,护理经验如下.
作者:林静;张雁;谢延香;孙艳军;冯亚茹;来锦;蔡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它的暴发事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及生活秩序,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1].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的食源性疾病,如何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是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2].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河北省2000至2007年食物中毒事件,揭示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与培训,有效预防、控制、消除食物中毒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景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湖泊、河水、池塘中藻类尤其蓝绿藻水华发生日趋频繁.在世界各国所发生的蓝藻水华中,微囊藻水华(microcystisbloom) 不仅发生频繁、危害很大,而且多数能产生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s).我国许多地区采用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日常生活饮水是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MCs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危害人类的健康.MCs是一类肽毒素,它不仅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对人类健康也有危害,肝脏是其主要的靶器官.为了阐明MCs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对其毒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杨希存;张洪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男,62岁.主因脓血粘液便3个月于2006年8月16日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脓血粘液便及大便习惯改变,无肉眼血尿,无小便异常,无腰背部疼痛.于外院查结肠镜示进镜约9 cm处直肠前壁可见菜花状肿物,约3 cm×4 cm大小,质脆易出血,并取病理示:直肠高分化腺癌.遂以此收入院备行手术治疗.
作者:周炯 刊期: 2009年第16期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增高,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指导临床用药,从而大化的实现血压达标,减少血压控制不良相关的临床事件.
作者:马静;张一达;丁振江;于健;黄贤胜;郝志敏;王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肺癌在城市中占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占第2位.因确诊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放射活疗(放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时应首选放疗[1].但放疗常有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我们通过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保护骨髓,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而减轻不良反应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怀;程少会;王芳;李平;胡宗兰;付占昭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我院采用套管式胸膜活检钳,经胸壁插入胸腔对9例胸水凝固机化患者进行脏层胸膜活检,观察其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田晓玲;习翠玲;李朝霞;丁翠敏;金普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女,18岁,未婚.初潮16岁,主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2年,曾用中药治疗无效,近2个月流血水样而来院就诊.肝、肾、肺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指肛检查:阴道肿物大小约5.0 cm×4.5 cm×4.5 cm.妇科检查:子宫及宫颈未见异常,阴道后壁见息肉状肿物,呈突起状,表面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临床诊断:阴道肿物,考虑恶性.肉眼检查:灰白、灰红破碎组织,共约1.2 cm×0.6 cm×0.3 cm,质软脆.镜下:癌细胞透明状实质,鞋钉状,乳头状、腺管状排列.见图1.
作者:张俊明;王传苓;邢荣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时机通常认为在患者出现明显尿毒症症状、并发症及营养不良之前开始.本研究通过调查近1年于我院行首次血液透析治疗的农村CRF患者进入透析时的肾功能及并发症,了解我地农村CRF患者透析现状,并探讨可能影响因素.
作者:宋新梅;徐育东;孙玉红;朱强;马兰芳;罗俊;张丽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78眼)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n=40)和B组(n=38),分别采用连续微脉能量释放模式和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并比较2组术中所用的超声能量、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检查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B组在晶状体核硬度Ⅲ级以上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实际超声能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程度轻(P<0.05).结论 微脉冲联合堵塞模式可使核硬度Ⅲ级以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及总超声能量降低,从而减轻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宇;张斌;王萌;蔡素珍;牛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用临床表现、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NCV)检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表现、EMG、NC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分米波照射对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熙明;王爱华;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6期
患者,男,51岁,3.5年前因车祸致左肱骨干中段骨折,在外院手术内固定后3个月拍片示骨折愈合欠佳,再次行钢板固定植骨术,术后3个月去石膏,自觉有轻微异常活动,未重视,逐渐开始骑自行车,恢复工作.3周前再次摔伤左上臂,即肿痛,不敢活动,于2004年10月10日来我院.检查:左上臂前侧15 cm长纵形疤痕,中下段肿胀,压痛,异常活动,肘关节屈95°伸165°,肩关节因痛不敢活动,手指活动、末梢血运、感觉正常.X线片示:左肱骨干中段骨折有钢板及5枚螺钉固定,钢板弯曲折断,各钉道骨质吸收明显.骨折端硬化、吸收,假关节形成.远端螺钉处可见新鲜横形骨折线,无移位.肱骨干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诊断为:(1)左肱骨干中段骨折术后不愈合;(2)左肱骨干中下1/3骨折.
作者:张静梅;戴士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对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随机分为合并胆囊结石组(n=13)和未合并胆囊结石组(n=19).该术式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有胆囊结石者取出结石后手术步骤同前.结果 32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9.3个月.2组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5.4% (2/13)、10.5% (2/19);再发结石率分别为7.7% (1/13)、15.8% (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胆囊急性炎症的单纯胆囊结石取石后行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满意,可推广应用.
作者:谷建斌;李振符;张国欣;宋铁鹰;张玉斌;张景承;耿蕴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突发性耳聋新的诊断标准是2005年济南全国耳科会议修订的,即:突然发生(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的,听力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降20 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1].突发性耳聋,其实质是感音神经性聋,从发病部位上,病变可以位于Corti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如药物中毒性聋及病毒感染者即属于此类,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聋(蜗后性聋),听神经瘤所致耳聋属此类,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故致突发性聋的部位在内耳、内听道及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张英华;高国栋;刘怀军;崔彩霞;黄勃源;池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几何形态、左心室收缩功能及二尖瓣返流的变化,探讨左心室几何形态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6例慢性心衰患者(病例组),NYHA分级Ⅱ~Ⅲ级,均符合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对照组1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心衰症状及体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相关参数.结果 2组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几何构型参数Cole's指数及面积长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不同(P<0.01).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几何构型、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着明显异常,有显著的二尖瓣反流,说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良与左心室几何形态有关.
作者:杨新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