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杰
对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实验对黄精多糖PP48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浓度分别为800μg/mL和1500μg/mL时,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影响大。
作者:刘钰;田旭东;刘青山;范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黄曲霉毒素是多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四种亚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B1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存在于谷物、坚果、棉花籽及其他食品或饲料中,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的机率高,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对于乳品行业,当奶牛被饲养被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B1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进而污染牛奶。黄曲霉毒素M1结构稳定,在牛奶加工过程中甚至是巴氏消毒都无法将其去除,直至后被人体摄入。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作者:李中杰;郭爱萍;韩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从“苏丹红”红心鸭蛋事件到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以及致癌薯条、猪肉瘦肉精等事件,这些事件都广泛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正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及时对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做出反思。
作者:周如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澳正式签署自贸协定业内人士热议对中国市场影响6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堪培拉正式签署《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按照协定,进口牛肉12%关税将在9年内逐步取消,活牛5%的关税将在4年内逐步取消,羊肉12%-23%的关税将在8年内逐步取消。
作者:中国食品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提出了液相色谱仪-串联质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样品经过溶剂提取,提取液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固相萃取净化处理,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运用基质配制六个梯度测试,得到线性方程y=392.16x+485.56,相关系数0.9995;在2种基质中添加标液,进测定,回收率在80-105%之间;相对偏差0.6-3.2之间。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我国,依照国家现有法律规范的相关政策规定,对食品安全的检测主要体现在对食品的质量、卫生条件的评估,具体体现在对食品质量的安全检测、生产基地检测、市场监管和食品贸易监管等方面,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还要依据科学的监督技术手段进行支持。在我国的食品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完善食品监测体系,构建更加健全和规范的食品检测体系,更好的发挥食品检测体系在食品安全发展中的监督作用,建立更好的食品发展平台,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酱油及其质量标准的相关概述酱油是由大豆、小麦和麸皮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调味品。酱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人们在炒菜中都会使用酱油,佐餐酱油是餐桌是不可少的调料,每个家庭中都会配备酱油。根据生产方法不同,酱油主要可以分为酿造的酱油和配制的酱油,前者是指纯酿造工艺生产出来的酱油,是不能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后者主要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需要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从味道来看,配制的酱油的味道要比酿造的酱油味道鲜美,从香度来看,酿造出来的酱油要比配置的酱油更香一些。
作者:张岩;陈银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食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进步,食品安全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应努力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生物传感技术的成本比较低、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等特点,作为一种比较强的分析工具,生物传感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检测中,有助于提高食品检测的速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使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顾肖依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当前食品种类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当前食品行业中应用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添加剂,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加强监管,造成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改善食品口感等原因而随意使用,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尤其需要重视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以满足食品安全检测日益增加的需求,进而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作者:靳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测的整个过程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并且其操作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可以准确检测出不安全食品。为了更好的达到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需要对已有的PCR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如定时定量PCR技术、多重PCR技术、PCR-DGGE技术,但是在这些改进技术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本文介绍了传统PCR技术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刘皓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号称来自日本的神户牛肉,贴着英文标签的国外“洋水果”,号称“进口奶粉”的高价货,这些都可能不一定是真的。昨天,江苏省暨南京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对于市民关心的高端大气“洋气范儿”食品,专家现场进行指导辨别真伪,走出选购误区。
作者:江南时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在多数中国影迷眼里,大长今就是李英爱,李英爱就是大长今。如果能让她来详解韩式料理,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一部讲述韩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李英爱的晚餐》及同名图书在《大长今》中国内地上映10年后诞生了。翻开《李英爱的晚餐》一书,我们穿越回到朝鲜王宫,仿佛又看到大长今给中宗备膳的身影。而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则是这位女神生活中有爱的一面--爱家庭、爱美食、爱一切令人心生欢喜的文艺小日子。抛却辉煌浮华,女神李英爱从昔日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氧气美女”,变身为洗手做羹汤的“森系妈妈”,过淡泊的田园生活,享受着一切自然的馈赠,把所有的时间都细心放在美好的事物上,如美食、耕种、陪伴??让生活变成本真的样子。阅读此书,可以深刻体会到她对生活充满热爱。
作者:中国食品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引言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名a-氨基戊二酸一纳,是一种有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晶体,在232℃时解体溶化。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纳是一种金属元素,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
作者:黄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河南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质量问题多、形势严峻。近年来,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的身体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从几年前的三鹿奶粉,到多家知名奶粉品牌含三聚氰胺,再到近期全国各地的地沟油事件,上海市的染色馒头,南京市的“牛肉膏“疯卖,湖北宜昌的毒生姜等问题。食用农产品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蔬菜、肉蛋奶禽等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对全国有重大意义。这样的一个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农业大省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双汇、金锣、众品是河南农业的脸面品牌,但即使是这样颇具规模的企业,也一直被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困扰。每隔一段时间,瘦肉精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十二道检验管不住一个瘦肉精。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蒸馏酒的调配为中国白酒特有工艺。我国现代新型白酒的调配内容更丰富,包括调配酒度、调配香味、甜味调配(添加白砂糖、冰糖等)。但由于白酒质量有固形物指标的限量要求,调配物质的加入会影响白酒固形物超标。因此,有些企业就使用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来调配白酒。我国白酒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得非自身发酵性物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高质量的不断追求,有关食品安全这个问题,日益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新闻媒体时不时就披露出诸如月饼、面包等主食多含致病添加剂等消息,更是把人们的眼光一起聚焦到有关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这个问题上。当前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多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色谱分析法等,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不管是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在准确性方面,现代分析技术都要高得多。但是,由于当前用于食品的添加剂,其种类极为繁多,为更有效检测出食品所添加的各类添加剂,就应该根据食品内的添加剂来选择相应的现代分析技术来予以检测。由此可见,对这些现代分析技术进行了解,以便能正确、恰当地应用这些现代分析技术来对各类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对于保障人们所食用食品的安全性,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正是基于此,以下在分析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就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这个课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作者:滕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在检测队伍建设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仅仅强调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而忽略了原有检测人员的培训。而原有的检测人员在知识体系方面显然有待提高,这就导致一些检测人员与现有实验室检测要求不相符。
作者:孟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水产品具有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水分较大,与畜肉不同的是结缔组织较少,易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储运、加工、销售中带来很多的不变。目前,常应用于水产品保鲜的技术主要有低温保鲜、化学保鲜、气调保鲜和辐照保鲜等。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保鲜技术和酶法保鲜技术。
作者:黄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蛋类的基本结构每只鸡蛋的标准重量是50克左右,而鸡蛋的十分之一的重量都是蛋壳,蛋壳大部分是由碳酸钙构成的而剩余的碳酸镁和蛋白质只占少部分。角质膜布满蛋壳的表面,蛋壳下膜蛋壳下膜由两层紧紧相贴的膜组成,外层紧贴石灰质蛋壳,称为外壳膜,内层包裹蛋白称为蛋白膜或内壳膜。两层膜均为有机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外壳膜结构较为疏松,微生物可以直接穿过;内壳膜较为细密,微生物不能直接通过,需用蛋白酶破坏膜后才能进入蛋白内。
作者:刘健炜;练彬斌;范舒琴;戴福婷;晏宇翔;曾艺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生产指通过人工操作而获得所需的酶技术过程,酶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方法,分别为: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
作者:李美玲;蔡美萍;李珍丽;肖怡达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