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玲
现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我国已经探索出多项检测食品安全的科学技术。这其中,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范围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人们的饮食健康,应该大力发展生物检测技术,提高生物检测技术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
作者:苏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通过检验15户散户牛乳样品和15批乳制品,结果表明:所有牛乳样品中均检出微量苯甲酸,浓度范围(1-4) mg/kg;;乳制品样品中13批检出,液态奶样品浓度范围(4-9)mg/kg,酸乳样品浓度范围(13-21)mg/kg,2批次液态奶样品<1 mg/kg。
作者:马泽鑫;范勇;赵晓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引言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名a-氨基戊二酸一纳,是一种有钠离子与谷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一种无颜色无气味的晶体,在232℃时解体溶化。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而纳是一种金属元素,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
作者:黄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霉菌,有着大量的代谢产物的,多达20多种,其代谢产物对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有着很强的侵染性。这种霉变发生多发生在热带地区中,随着粮食作物出口贸易的加深,粮食作物在采收、储藏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面临着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危险,这些污染对粮食作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主要包括对人体细胞的致癌作用、细胞毒性、对免疫系统的损害、肝脏细胞的毒性等有毒物质的侵害作用。寄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在细菌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素M1、M2、G1、G2、B1和B2等,这些次级代谢产物都有着很强的毒性。即使在很低的浓度范围内也会对人体细胞照成很严重的影响,这种小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不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消灭,会对人体照成很大的危害。因此,黄曲霉素在粮食作物中的检测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晓雪;胡建蓉;熊升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超市作为食品供应链的低端,与广大市民接触为频繁,相当于食品供应链后一道关卡,因此确保超市供应的食品为安全状态非常重要。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普遍使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来保证食品安全,因此这个方法可以在超市中。国外方面,各国对超市的管控也很严格,如日本实行追溯体系,确保超市中销售的食品都可以追溯到生产企业、物流公司等信息,澄清食品身份,找到问题环节。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主要由政府牵头,一般以地方政府为单位,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当地食品供应链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环节,当地政府负责协调各个部门,综合监管。对于超市的管理主要是卫生局等相关部门,依据2006年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
作者:肖训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燕麦也叫做“莜麦”,制成的燕麦片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糖分含量较低,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现代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燕麦片凭借其特性和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者:王凤梅;齐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黄曲霉毒素是多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四种亚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其中B1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存在于谷物、坚果、棉花籽及其他食品或饲料中,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的机率高,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对于乳品行业,当奶牛被饲养被污染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B1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进而污染牛奶。黄曲霉毒素M1结构稳定,在牛奶加工过程中甚至是巴氏消毒都无法将其去除,直至后被人体摄入。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作者:李中杰;郭爱萍;韩璐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对黄精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实验对黄精多糖PP48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浓度分别为800μg/mL和1500μg/mL时,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影响大。
作者:刘钰;田旭东;刘青山;范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高校重视食堂卫生的现实意义高校食堂卫生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并进一步与学生的学习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高校食堂卫生必须针对现实做出很好的管控行为,体现出很好的管控水平。终,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使食堂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首先,高校重视食堂卫生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如此,学生才能在健康身体状况下,更加积极从容的投入学习,使学习与生活能够得到保护,享有更多充足的学习精力和时间。其次,高校重视食堂卫生能够改善高校的整体管理局面。高校的管理涉及很多内容,食堂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认真抓好食堂卫生建设是食堂管理的核心内容。不难看出,高校食堂卫生过关,必然利于高校对食堂的管理,从而是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实现显著提升。
作者:陈广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稳步推进,促使了我国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充足,满足了新形势下民众高层次食品需求。但是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地沟油”、“绿豆芽”、“黑心奶粉”等词汇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对民众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而这也正是引起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的原因所在。基于此种情况下,党和国家重新审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能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向全面小康迈进的需要,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前言目前,我国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为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其使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食品变质。但是,如果食品中加入过量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就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从而加重人体的负担。本文在液相色谱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色谱的条件,同时对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这三种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不仅检测效果佳,而且操作性比较强。
作者:羊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前,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已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对于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重视,每年都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检测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761—2008,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然而用该方法测定农药残留很容易产生基质效应。
作者:孙中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方便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方便面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市场上一些方便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对方便面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分析尤为重要。本次实验选取方便面面饼中的磷酸盐、料包中的亚硝酸盐、包装桶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三种化学物质进行定量检测,对比国家卫生标准用量进行分析,并对人们食用方便面提出科学的建议与指导。
作者:余珊珊;李家振;饶恒军;吴坚;朱启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前,水产品监测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农业部渔业局在国家层面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抽检等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而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可保障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并能加强监测结果分析、利用,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作者:李明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广大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揭露,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将食品安全推向舆论风口。食品如果存在问题,它不仅给人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而且会使政府部门渐渐丧失公信力。伴随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理念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希望拥有高品质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存有心里阴影,有关主管部门必须运用现代化方法,加强食品安全检查,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检验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新疆地区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奶牛饲养的佳地带。当前新疆很多地区大规模养殖西门塔尔牛,养殖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当地促进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但是在养殖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们主要就这些问题及疫病防治谈谈自己看法。
作者:赵秀荣;赵秀娟;何开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检测的整个过程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并且其操作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可以准确检测出不安全食品。为了更好的达到食品安全检测的目的,需要对已有的PCR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如定时定量PCR技术、多重PCR技术、PCR-DGGE技术,但是在这些改进技术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本文介绍了传统PCR技术与PCR改进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刘皓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检测人员队伍建设不足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在检测队伍建设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仅仅强调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而忽略了原有检测人员的培训。而原有的检测人员在知识体系方面显然有待提高,这就导致一些检测人员与现有实验室检测要求不相符。
作者:孟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本文就石家庄地区某牛场荷斯坦成母牛产后未用任何抗生素药物前提下,持续9周牛奶仍不能发酵,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牛奶中乳蛋白指标偏低,不能提供乳酸菌增殖过程中所需的氮源,从而影响乳酸菌的增殖及其数量,导致牛奶发酵不合格。并针对乳蛋白指标低,实施了解决措施。
作者:范腾飞;柴艳兵;李晨红;齐丹;范彦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得放心、吃的安全。然而近几年,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涉及食品的重大安全事件却屡见不鲜。2008年9月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不计其数婴幼儿的健康受了到损害,更令国人感到愤怒的是,三鹿集团只是在被媒体曝光众多患有肾结石的婴幼儿与食用三鹿奶粉有关时,才被迫承认生产的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但是为时已晚,企业名誉扫地,整个国产奶粉的质量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观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乳清蛋白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在还未出现消费者食用受污染产品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公司主动对外发布消息,其CEO亲自来华向消费者致歉,承诺48小时内收回问题产品,但国内进口其乳清蛋白的有些食品加工企业,本来是事件的受害者,却害怕企业形象或利润受损,不愿意配合召回,甚至不愿意被公开企业名称。食品安全事故让很多知名企业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企业忙着道歉,是真心悔改,有的企业则是没有良心,继续遮掩。
作者:傅凯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