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冯继;杨大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改变.主要原因是围生期窒息,轻度者预后良好,于数小时或数日后完全恢复;中度者预后则视病损程度及治疗而不同;重度者常于12 h内中枢神经症状明显加重或新生儿早期即死亡,或产生永久性脑功能缺陷如智力低下、癫痫或脑性瘫痪.
作者:刘远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1月应用小剂量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快速室性心动过速(PSV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乔;刘永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老年期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2个高峰,由于老年生理和病理的特点,决定了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发病和临床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方法对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和同期住院的36例非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特征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上具有以下特点:(1)起病年龄较晚,哮喘症状不典型;(2)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感染、肺心病是常见的基础病,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3)伴发病及合并症多,本组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基础疾病占100%;(4)结合老年人自身特点,在治疗时多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在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应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水平.
作者:赵景春;平芬;孙洁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鼻部术后由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消失及填塞物的影响,疼痛是必然现象.剧烈的疼痛常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可造成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
作者:王翠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咽异感症在耳鼻喉科门诊经常遇到,多数为非器质性的,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吞咽有异物感、咽部有贴叶感、虫爬感、痰粘着感、呈小球在咽部上下活动感,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且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他们反复就医,但治疗效果差.本文在常规咽侧索粘膜下封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舒必利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经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金兰;李斌;冯红;董淑萍;罗克勇;张大振;刘知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2000年至今采用动静脉留置针(B/BRAUN20G)留置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35例,用于上肢肩关节以下部位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美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了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对182例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分析.
作者:蔡玉美;陶立幸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由野鼠或家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特征.
作者:姚素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世界器官移植发展概况世界器官移植史起源于18世纪,开始有学者做组织或器官移植的动物试验.1902年,出现用套接血管法施行自体、同种和异种的肾移植.
作者:曹玄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腹腔内化学治疗做为对恶性肿瘤病人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一项新的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此,就护理常规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下面就本文我科开展腹腔内化疗的护理体会报告.
作者:云文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先证者,男,24岁.因双手震颤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颤动,端碗、扣纽扣和情绪激动时加重,静止时消失,上午9~10时震颤严重,午后或饮酒后症状减轻.
作者:乔泽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早产低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的生活能力低、适应性与抵抗力差,护理难度大,常出现喂养困难致热量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良及并发症.我院新生儿科于1999年1月~2000年10月对早产低体重儿经口喂养热卡不能达到基础热卡60%者,采用外周静脉营养(PPN)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珍;李惠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擦伤创面处理在门诊非常常见,尤其是夏季,肢体裸露,擦伤后创面不洁,虽创面表浅,如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感染,特别是肘部、膝部等骨隆突处,一旦感染,创面很难愈合.我院门诊换药室对100例擦伤患者创面涂布0.5%碘伏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青;林永;龙群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对肝性脑病(HE)的催醒作用.方法52例HE患者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氨值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清醒前后血氨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清醒所需时间短(P<0.05),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对HE具有催醒作用,其机制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制不同.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带锁髓内钉,引进我国治疗下肢骨折已近10年,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1999~2001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Orthofix)闭合复位或局限切开或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舰;李会民;李玉强;池青;张玉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患儿,男,3岁.以多饮、多尿1年余入院.缘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每日饮水约6 000~7 000ml,每日尿量约5 000ml.
作者:何建国;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自然流产指妊娠在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 g以下者,发生率为15%~20%.如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可称为反复性流产,发生率约为1%;如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习惯性流产.
作者:马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是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全麻方法之一,但极少数病例在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我们在1992~1999年中诊治5例,报告如下.
作者:华学光;姚盛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应用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介绍几种手术方法,研究这些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探讨它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自1993年开始应用微型皮瓣126例(共144个皮瓣).结果144个皮瓣成活141个,成功率97.9%,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手指的外观及运动和感觉功能均比较满意,按Swanson评定标准:手失能<5%.结论微型皮瓣用于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以缩短痛程,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手部功能及外观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志鑫;邵新中;张克亮;韩金豹;杨淑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患者在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时,面临着血糖控制问题.而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田笑虹;李忠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