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彭唯娜;赵宏;刘志顺;刘保延

关键词:电针, 痴呆, 血管性/针灸疗法, 评价研究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针刺、电针和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痴呆等为主题词,检索Cochrane痴呆组、临床试验资料库、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2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结果:5个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较高质量研究,纳入例数共308例,整体功能汇总OR 5.64(95%CI 2.87 to 11.09),HDS评分汇总OR 6.07(95%CI 3.76 to 8.38).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显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对改善整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对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

    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Ermitage)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这一重要发现使得以往人们对于该文本腧穴定位的不同理解得到澄清.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澄清了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世针灸铜人鉴定上的种种纷争.

    作者: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张守信;王勇;冉升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俞配神阙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系机体对某些过敏物敏感性增高,表现为鼻黏膜病变的一种异常反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4年来,笔者采用肺俞配神阙拔罐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髓海虚实探析及临床应用

    从<灵枢·海论>的四海理论出发,探讨髓海有余、不足的真正经文意旨,对现在解释的髓海有余的诸多论述,从医理上加以纠正,认为髓海有余属于病理状态,见于邪气偏旺的躁狂、多动症等.同时,在临床上应用髓海之输治疗精神病加以验证.

    作者:李瑞;朱文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概况与思考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状况及机理研究,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从取穴、治疗方法、机理研究等角度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但目前临床取穴及诊疗标准和针灸作用机理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建花;李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走罐配合捏脊治疗中暑82例

    中暑是因较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或高温而引起的,为夏季的常见病,常在体弱或机体过于疲劳时发生.近年来,笔者采用走罐配合捏脊手法治疗中暑8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俏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灸法治疗HIV/AIDS 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灸法对HIV/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特定中药纳入温灸器内点燃,置于患者穴位,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30天为一疗程.结果:经5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乏力、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咳嗽、腹泻、纳呆等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灸法治疗HIV/AIDS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津利;屈冰;张明利;李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无症状心力衰竭及其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针刺与西药治疗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并探讨其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SHF)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西药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并测定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针刺组疗效与西药组相当(P>0.05).结论:针刺具有与西药同等的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金波;满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梅花针加电针为主治疗顽固性痤疮60例

    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面部红色丘疹状皮损面积>50%或结节囊肿状皮损面积>20%的门诊痤疮病例.其中男19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5岁;平均病程3.4年.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者26例,以结节囊肿为主者34例.

    作者:刘涛;汪青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风池为主治疗近视

    方法:主穴风池,配穴翳风、合谷、太冲、光明左右交叉取穴(如左翳风、左合谷配右太冲、右光明).

    作者:杨贤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针刺、电针和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痴呆等为主题词,检索Cochrane痴呆组、临床试验资料库、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中心数据库、MEDLINE、EMBASE等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2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鉴定的相关文章、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结果:5个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较高质量研究,纳入例数共308例,整体功能汇总OR 5.64(95%CI 2.87 to 11.09),HDS评分汇总OR 6.07(95%CI 3.76 to 8.38).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显示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对改善整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对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其他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作者:彭唯娜;赵宏;刘志顺;刘保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患者守神与互动式针刺法

    目的:探讨患者守神的可操作性.方法:在互动式针刺法中寻找患者守神的临床操作部分.结果:互动式针刺法注重调动患者潜能,使操作中患者神有所守.结论:患者守神,应赋予其具体内容,其操作可与互动式针刺法等疗法相结合,以使患者守神在针刺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高旸;陈爽白;徐放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梅-罗氏综合征案

    患儿,10岁,初诊日期:2003年1月13日.因右侧口角歪斜2日来我研究所就诊.该患儿从4岁起,双侧交替反复发生周围性面瘫,至今已达5次之多.既往发病,以激素及维生素治疗,一般均在1~2个月缓解.家族中无其他人患有类似疾病.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口角下垂,上唇不明原因肿大,不伴有疼痛.

    作者:黄晓媛;韩雪梅;孙申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鼻泪管阻塞9例

    鼻泪管阻塞,临床常用探通术治疗,但痛苦大,病人难以接受,易造成假道,并发症多,且远期效果也不令人满意.近10余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生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心肌炎引发频发室早20例

    笔者于2001年开始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心肌炎引发的频发室早,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穴治头痛验案4则

    头痛一病,致因不同,变化多鲜,不可不明,临诊辨治,贵在心悟;妙用单穴,以奇制胜,收速效之功.

    作者:许荣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12例

    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小62岁,大84岁,平均73岁;病程短2年,长16年.采用本方法治疗前均接受过中西医药物治疗,如保列治、渡络捷、高特灵、前列通片等,症状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夜尿频甚、排尿时间延长、射程缩短等.B超检查确诊并排除肿瘤.为了确切观察该疗法效果,均停用其他方法及药物治疗.

    作者:于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针治疗竞技综合征21例

    竞技综合征是指在竞技(考试、比赛)前或竞技中因精神过度紧张所出现的一系列如心悸、头晕、烦躁、失眠等症候.一般采用心理治疗或在竞技前服用镇静类药物,其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该病2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用单光子发射CT观察针刺不同侧头皮运动区对中风患者脑血流量的影响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CT分子功能影像技术探讨头皮针刺疗法信号传递的途径和原理.方法:将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病灶同侧针刺组和病灶对侧针刺组.同一体位下,患者接受针刺前和电针刺激2次单光子发射CT脑灌注显像.结果:23例患者脑内皆存在血流灌注和功能低下区,无论针刺病灶的同侧头皮,还是病灶的对侧头皮,所有病灶皆见缩小或者消失.结果显示,病灶同侧组和病灶对侧组的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都比正常志愿者明显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刺能够明显改善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但和头皮针刺侧关系不大.

    作者:王凡;欧阳钢;贾少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导引治疗突发性耳聋

    治法:主穴取恩聋穴(位于耳后,平瘛脉穴,将耳郭轻提起,沿耳轮脚沟下缘凹陷中45度斜刺0.7~1寸)、耳门透听会(张口取穴,斜下60度向听会透刺1~1.5寸).以上两穴均取患侧,使针感达到耳中为宜,行平补平泻手法(快速均匀的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配穴均取双侧,肝胆火旺者取中渚、风市穴,行捻转泻法;肝肾阴虚者取肾俞、太溪穴,行捻转补法.留针25分钟.治疗期间行导引法以辅助治疗,即嘱患者每日用手指按压耳屏,或用手指尖插入耳道口,一按一放,反复多次,以疏通经气,改善症状.针刺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彭冬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鬃针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240例

    青少年假性近视是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度,引起睫状肌调节痉挛,导致眼的屈光力过强而形成,如果及时采取措施,使调节痉挛解除,视力可以恢复,故青少年时期是防止近视的关键时期.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鬃针治疗本病240例,报告如下.

    作者:赫群;朱宁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