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加强;郑莉;陈琦;李华;张敏;张膺宇;张秀荣;朱虹光
目的了解不同禁欲时间的男性精液质量状况,为临床治疗不育提供参考.方法对来自全国7个省市562名健康男性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禁欲时间的延长,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总数都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数目过少的男性,禁欲时间可以稍长,但不宜超过7 d.精子活力差而精子数量足够的男性,则禁欲时间可以稍短,3 d左右即可.
作者:李文英;武俊青;高尔生;杨秋英;陶建国;陈锡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用Chelex-100从微量血痕中提取DNA的效果.方法 40份血痕纱布,取血痕3 mm×3mm置于1.5 mL离心管中,采用5%Chelex-100加煮沸法,提取血痕纱布中的DNA.提取液经过紫外分光光法测定,测其A260/280的比值,计算提取液DNA的纯度和浓度;DNA提取液经微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电泳带.结果 Chelex-100能快速在1 h之内提取微量血痕中的DNA,其提取液DNA纯度:27 5%样品纯度A260/280比值大于1.6,72.5%样品纯度比值在1.08~1.54之间;提取液DNA浓度:80%样品小于100μg/mL,20%样品在100~166 μg/mL之间.微型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观察到DNA条带.结论用Chelex-100法有助于快速提取微量血痕中的DNA.
作者:周月琴;朱伟;刘志萍;吴文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与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MEP在判断运动预后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21只兔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分别用60、120gcf gram×centimeter×force(gcf)冲量打击兔T10-11脊髓,建立不同程度SCI模型,并在伤前及伤后24 h连续记录兔双侧腓肠肌MEP,用Tarlow's评分衡量兔下肢运动神经功能.结果脊髓轻度打击伤时,兔MEP波幅明显降低,但恢复良好;中度打击伤时,MEP波幅的下降更明显,且不能完全恢复;重度打击伤时,MEP波均无法引出,至24 h也不能恢复MEP波形.结论 MEP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脊髓损伤后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护脊髓功能的手段,并可作为判断运动神经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吕飞舟;姜建元;张志玉;黄煌渊;顾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知晓现状.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浦东新区986名15~35岁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已经掌握部分性病/艾滋病知识,但不全面.女性对象的知识得分低于男性(x2=39.93,P=0.000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场所、希望获得知识的态度、正确认识AIDS的威胁6个因素;(3)调查对象相关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籍和杂志(71.2%),电视(64.1%),广播(29.4%)等.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知识的薄弱环节如STD/HIV的主要表现、避孕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开展宣教;女性应作为宣教干预的重点;应配合媒体的宣传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专业医师咨询、讲座、宣传小册子等方式的干预.
作者:董青;李承希;赵根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2型(PAI-2)的两种不同突变体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活性差异,探讨PAI-2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对其抗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突变体PAI-2D和PAI-2M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RT-PCR鉴定,筛选出能稳定表达PAI-2D和PAI-2M的阳性细胞株.用MTT法检测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抗凋亡的活性,并利用计算机同源模建,比较PAI-2的这两个突变体空间构象的变化.结果突变体PAI-2M能抑制TNF-α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而PAI-2D则不能.PAI-2M较好地保持了野生型PAI-2的空间构象,而PAI-2DCD螺旋间区的空间构象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结论 PAI-2抑制TNF-α诱导的细胞凋亡依赖于其CD螺旋间区空间构象的完整性,而与PENF结构域(PENF73-76)无关.
作者:张宇清;侯敏;王霞;孙兴会;李平;朱运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绿茶对人乳腺癌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bFGF的蛋白表达水平;mRNA的水平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研究.结果 40μg/mL的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GTE)或绿茶主要有效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epigallocatechin-3gallste,EGCG)①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人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内及细胞分泌入条件培养基中bFGF多肽水平,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②能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内的bFGF mRAN表达水平.结论GTE或EGCG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bFGF表达,绿茶可能通过该机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李鹤成;侯意枫;陆劲松;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各项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0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这些患者术前血清中的VEGF,另选40例健康女性作对照.结果对照组的VEGF中位数为70.52pg/mL,良性组为62.35 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乳腺癌组的VEGF为201.43pg/mL,高于对照及良性疾病组(P=0.003和P=0.001).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的VEGF为251.1pg/mL,而浸润性小叶癌的VEGF为72.67pg/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VEGF与患者是否绝经、肿块的大小、激素受体的状态、腋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肿瘤的分化无关.以对照组的95%可信限的上限203.45pg/mL作为临界值,VEGF在乳腺癌组的阳性率为29.70%.本实验中,血清VEGF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29.70%,特异度为98.25%.结论随着TNM分期的增加,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逐渐上升.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比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明显增高.血清中的VEGF在早期乳腺癌中阳性率较低,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作者:朱玮;秦新裕;陈君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反义VEGF121 cDNA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反义基因治疗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VEGF121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酶切鉴定.用此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法测定转染前后T24细胞中VEG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前后T24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利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和电镜等检测转染前后T24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反义VEGF121 cDNA质粒表达重组质粒.VEGF121反义RNA部分阻断了T24细胞中VEGF表达,转染后肿瘤细胞VEGFmRNA和VEGF蛋白表达都明显减少;转染后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形态学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器扩张和肿胀,核染色质边集,凝集成块,可见明显的凋亡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反义VEGF121 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该质粒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为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金建军;王跃祥;丁强;李纲;瞿连喜;宋后燕;张元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23种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法(GC).方法使用岛津公司GC17A毛细管气相色谱系统,经固相萃取后的脂质用14%BF3甲醇在80℃反应40 min,甲酯化后进样.色谱柱为DB-23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采用程序升温同时程序升压技术,初始柱温为140℃,程序升温速度3℃/rmin,终止温度为234℃;初始柱压为130 kPa,程序升压速度为1 kPa/min,终压力为163 kPa.结果 16:0的低检测限为3.6×10-111g;18:0、18:1n9c的低检测限为2.4×10-11g.脂肪酸组分的线性范围为3.2~600ng/μL(r>0.99).方法回收率良好(84.40%~104.12%).各种脂肪酸的天内精密度为0.25%~9.82%(n=5),天间精密度为0.47%~9.88%(n=5).结论本方法专一、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脂肪酸血清浓度的监测.
作者:姜文宇;方京冲;史虹莉;朱禧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牙牙釉质中钙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探讨其与患龋状况的关系.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测定38颗正常的下颌乳中切牙横剖面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牙釉质钙元素含量,并以标本所在个体的龋患状况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釉质外层钙含量大于中层、内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牙釉质钙含量均值在无龋组、患龋低危组、高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龋组牙釉质的近中侧、唇侧钙含量值与dft呈低度负相关关系.正常乳牙牙釉质中钙的分布呈非均质状态,由外至内其含量呈依次降低趋势;正常下颌乳中切牙的牙釉质钙含量值不能很好地反映个体的龋患状况.结论在宿主因素方面,牙釉质钙含量的差异可能不是龋发生的主要因素.
作者:赖红;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并与一些美白药物进行比较,探讨其美白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的B16黑色素瘤细胞系的细胞活力、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氢醌、熊果苷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结果比较.结果几种化合物对B16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药物作用后细胞黑素生成量显著减少.甘草黄酮和维生素C磷酸酯的细胞毒性较低,而氢醌和熊果苷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甘草黄酮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的作用,同时对黑素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是较为安全有效的美白药物.
作者:马晶波;冯树芳;李锋;黄岚;郑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尿路感染特点.方法选择179例住院的尿病原学阳性的尿感患者.据有无糖尿病分成两组,对其临床资料、病原体的分布及两种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较高,对治疗的反应性较差,并且易于发生多重致病菌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真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在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尿病原体的培养,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抗生素的联合运用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钟一红;丁小强;邹静怀;胡必杰;徐少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11月-1996年8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癌1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年随访.结果术后6年,症状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术前减少16.6,残余尿(RUV)从平均151.2 mL减少至29.1 mL,平均尿流率(MFR)从平均3.0 mL/s增加到11.1 mL/s.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寿命不长的尿潴留患者.
作者:徐志兵;王国民;张永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限制性大似然估计(REML)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在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模型中参数估计的偏差和精度.方法计算机模拟50个数量性状核心家系数据集,运用SAS软件中的PROC MIXED程序和WinBUGS软件进行参数估计,比较不同样本含量时两法参数估计结果.结果在本试验参数指定条件下,对固定效应参数,两法估计的相对偏差低于2%;对随机效应,估计偏差较高.小样本时,MCMC法估计结果比REML法更接近真值.结论在模拟数量性状方差分量模型时,大样本家系资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两法;小样本家系资料,MCMC法可得到比REML法更稳健的估计,推荐使用.
作者:郜艳晖;姜庆五;孟炜;陈启明;赵耐青;沈福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特征.方法采用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来描记和测量20名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并用吸光度法来测定其咀嚼效能.结果 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范围为大开口幅度(12.18±3.64)mm,大侧移幅度(5.68±1.62)mm,男性均大于女性(P<0.05).咀嚼效能与咀嚼运动范围呈正直线相关(P<0.05).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可分为三型,以轨迹大部分分布在工作侧,小部分在非工作侧的类型多见.结论分析正常(牙合)青少年下颌切点额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特征,可为临床诊治青少年口颌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苏剑生;石四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血容量、心脏前负荷、肺血管外肺水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的髋关节手术病人24例,随机均分为组Ⅰ(对照组)和组Ⅱ(降压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Ⅱ术前进行等容血液稀释,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并进行自体血回输.术中测定静脉血细胞比容(Hct)和中心静脉压(CVP),经股动脉放置PiCCO(PV2014L13,Pulson Medical Systems)热稀释导管,监测动脉压(BP)、心脏指数(CI)、每搏心排量(SV)、外周阻力(SVR)、心脏舒张末期容量(GEDV)、胸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容积量(EVLW).结果组Ⅰ病人平均输库血量和出血量明显高于组Ⅱ;两组病人的Hct分别由基础值(42±2.3)%和(43±2.5)%降为(32±2.8)%和(39±3.2)%,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6%H-ES(200/0.5)扩容效果持久、稳定;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既保持了血容量和心脏前负荷,同时不增加血管外肺水,另外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血液稀释后Hct仍大大超过低安全水平线,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仓静;马琦;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地塞米松对PEPCK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PEPCK启动子构建入表达载体pGL3-Basic,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PEPCK启动子的质粒pGL3-Basic-PEPCK转染至大鼠肝细胞株Hepal-6细胞,1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地塞米松,孵育48 h后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的活性.结果生理水平的胰岛素可明显抑制PEPCK启动子的活性,与胰岛素的浓度正相关;地塞米松则上调PEPCK启动子的活性,而胰高血糖素对其活性无影响.结论 PEPCK启动子在肝细胞中受胰岛素的负调控、地塞米松的正调控,若用于调控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将使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更安全更可行.
作者:沈坤堂;秦新裕;张新;韩泽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透析液对静脉铁剂诱导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应用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例,分别给予抗坏血酸透析液透析和在透析过程中静脉滴注抗坏血酸进行干预,测定血浆及红细胞丙二醛(MDA)、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水平,通过计算MDA:胆固醇的曲线下面积(AUC0-180min)判断其疗效.结果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注射后,血糖MDA明显升高(P<0.05),60 min达高峰,抗坏血酸水平明显下降.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血浆MDA和AUC0-180min.(P<0.05),静脉注射抗坏血酸也可降低血浆MDA,但至后期出现再次升高的趋势,其AUC0-180min与未用抗坏血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坏血酸透析液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静脉铁剂诱导的氧化应激,效果优于静脉注射途径.
作者:李素娟;丁峰;顾勇;施雪枫;朱秋毓;薛骏;陆福明;林善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匹鲁卡品(pilocarpine,PC)诱导的癫癎小鼠海马内活化素(activin,ACT)β A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研究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与非持续状态(NSE)小鼠不同时间海马ACT βA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研究SE后不同时间小鼠海马ACT βAmRNA表达的分布.结果 NSE组各时间点间及与相应对照组间ACT βA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SE开始前(0 h)的抽搐小鼠ACT β A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与相应NSE组,在SE 1 h时已较0 h显著增高(P<0.01),但与正常及相应NSE组无差异.于SE1 h控制癫癎发作之后仍继续增高,6 h达高峰,48 h下降至略高于对照水平.与对照组及NSE组相比,3、6、24 h增高有极显著差异(6 h P<0.001,3、24 h P≤0.01).ACT β A mRNA表达明显上调的部位早于SE后3 h出现于海马CA2与DG区,6 h后CA3区也见明显表达,24 h后仅CA2、CA3区有表达,48 h后与对照组相似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PC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ACT β A mRNA的表达,而NSE对之无明显上调作用;ACT βA mRNA表达的上调很可能是神经元对抗兴奋性损害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效应.
作者:余巨明;任惠民;蒋雨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