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式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比较

郝关仓

关键词: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开放式手术, 甲状腺瘤
摘要:目的 比较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Miccoli)与开放式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甲状腺瘤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Miccoli术治疗,B组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A组切口长度(3.08±0.48)cm、术中出血量(12.15±2.45)ml、手术时间(76.23±3.85)min、住院时间(4.32±0.61)d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coli与开放式手术均可有效治疗甲状腺瘤,Miccoli术可减小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心脏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脏损害将其分为A组(心脏损害)36例与B组(无心脏损害)57例.完善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其心率变异性的各个参数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病程长于B组(P<0.05).A组患者24 h正常窦性心律R-R均值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内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次数百分比(PNN50)、24 h内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MSSD)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高频功率(HF)值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频功率(LF)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相互干扰、相互促成,临床检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可判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作者:张小玲;邱志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关节置换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变化、手术指标、康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比例(7.50%,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骨密度增高,可改善骨质疏松状态,并发症少.

    作者:宋绍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维盆底超声诊断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子宫脱垂患者实施三维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子宫脱垂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三维盆底超声诊断后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和疾病性质.结果 超声诊断后,48例中子宫脱垂45例,准确率为93.75%,其中Ⅰ度8例,Ⅱ度25例,Ⅲ度12例;合并征阴道前壁膨出18例,阴道后壁膨出13例,阴道前后壁膨出4例.结论 三维盆底超声诊断子宫脱垂准确率较高,能判定病变程度和合并症,有利于临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耿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镇静解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酵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二聚体纤溶及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增强纤溶活性,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65岁以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84眼),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2例(42眼).A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B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A组和B组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降低(P<0.05);B组3例(3.57%)于术后12个月、2例(2.38%)于6个月眼压再次升高,应用降眼压药降至正常.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术后眼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能一次完成白内障及抗青光眼手术,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经济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柯毅;张园;黎宗汉;谭思敏;方林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硬质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气管异物患者6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躁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时,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欣;彭粤;桑轶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T患者120例(HT组)和Graves病患者120例(Graves组)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Graves组腺体内低回声以1级为主,HT组以2级为主;Graves组网格样强回声以0级为主,HT组以1级为主;Graves组甲状腺弹性分级以2级多见,HT组以3级多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蓝色面积比例(%AREA)、图像对应变值平均值(MEAN)水平均低于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69.58%(167/240),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Graves病、HT诊断的准确率为87.50%(21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提高Graves病、HT诊断准确率.

    作者:焦芸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柏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柏膏与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患处双柏膏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敷贴膏行穴位贴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各时段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柏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较单用双柏膏贴敷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

    作者:黄辉文;戚子荣;丘青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56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5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56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产妇5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孕周、胎位及阴道流血量等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予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比较两组产妇胎盘、手术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胎盘植入、子宫切除、胎盘粘连和保守性手术比例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与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可给予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欣母沛止血,药物止血无效时,可采取保守性止血手术治疗.

    作者:吴婉华;黄素然;萧丽娟;曾带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采用基本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及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组有效率(97.5%)高于低剂量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C-反应蛋白浓度为(8.24±1.31)mg/L,低剂量组为(10.62±1.2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满意率(90%)高于低剂量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支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1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87.2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更易愈合.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单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单剂量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EA)的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剂量芬太尼,观察组予以单剂量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丙泊酚用药剂量、苏醒期躁动情况,并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用药剂量[(70.21±10.34)mg]少于对照组[(204.58±22.3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3.01±0.22)]分低于对照组[(4.58±0.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20 min的收缩压(SBP)和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确切,能并减少麻醉药物剂量、可改善血流动力学,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赵喜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血浆和肽素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水平评价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 采用血浆和肽素(copeptin)和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综合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基线资料均衡.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的血浆copeptin水平、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1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63.16%(24/38),对照组为31.58%(1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观察组血浆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1周血浆copeptin、NT-proBNP及LVEF水平改善不明显,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应用copeptin联合NT-proBNP综合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黄宝丰;蒋科威;梁旭;罗特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益生菌结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推广意义.方法 将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延续早期微量喂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比较NEC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NEC发生率(12.5%)高于观察组(2.5%)(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新生儿NEC发生,效果值得肯定;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作者:张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结果 术后,观察组肛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epaSphere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碘化油+洛铂+吡柔比星形成混悬液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实验组应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术后并发症及短期生存率.结果 随访6~24个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ST、ALT、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生存率8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47,P=0.085).结论 HepaSphere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肝功能,24个月累积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英杰;凌永志;秦梓良;姜在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FVC(用力肺活量)、FEV 1(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PEF(大呼气流量)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VC、FEV 1、FEV1/FVC和PEF值分别为(2.51±0.29)、(1.68±0.26)、(69.03±0.12)和(2.41±0.2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98例(均处于活动期),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治疗前和治疗6、12周后对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潘氏法、速率比浊法、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79.6%),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12周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ESR、CRP、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可快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袁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FHIT基因和p21基因异常表达与外阴癌和外阴尖锐湿疣的关系

    目的 探讨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及正常外阴组织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理科存档的石蜡标本,其中外阴鳞癌38例,外阴尖锐湿疣52例,正常外阴组织1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外阴癌、尖锐湿疣和正常组织组中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基因在外阴癌、外阴尖锐湿疣、正常外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正常外阴组织为68.75%),外阴癌为68.42%,外阴尖锐湿疣为19.23%;p21基因在外阴尖锐湿疣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外阴癌与正常外阴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外阴组织与外阴癌中p21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和p2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外阴鳞癌、外阴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外阴尖锐湿疣可能为外阴癌的癌前病变.FHIT基因与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峰;王玉玲;李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66例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设为A组,34例椎动脉发育不良设为B组,比较两组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阻力指数(RI)以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A组椎动脉内径大于B组,A组椎动脉高阻型血流频谱(RI≥0.8)、后循环脑梗死及前+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V)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内径和阻力指数(RI)是鉴别椎动脉狭窄与发育不良的敏感超声参数,且阻力指数(RI)敏感性较高.

    作者:王社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