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冲;刘慧敏;贡永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帕金森痴呆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巴丝肼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失眠以及胃肠道不适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痴呆患者口服盐酸美金刚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及预后(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CD3+、CD4+、CD4 +/CD8+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谢丽平;王春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两种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并发症产生风险,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代彭威;黄俊霞;张晓光;王伟;宛磊;黄贺军;李道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5例肺栓塞误诊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误诊及漏诊的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肺栓塞患者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炎伴肺炎胸腔积液、冠心病”.急性肺栓塞由于缺乏特异症状及快速诊断手段,而导致误诊和不适当治疗.结论 误诊原因有病情、患者、医院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客观原因,也有医生主观原因.及时识别和治疗可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缪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阵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要进妇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A、B、C患者分别给予氢吗啡酮1 μg/(kg·h)、2μg/(kg·h)、3μg/(kg·h).观察记录术后患者各时间点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需长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B和观察组C术后VAS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泵需求按压次数低于观察组A(P <0.05),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 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C.结论 临床上氢吗啡酮2μg/(kg·h)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阵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卞小翠;徐兴国;黄新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结束时肿瘤退缩情况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LS-SCLC(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放疗前后CT图像,并计算放疗前后肿瘤体积及肿瘤退缩率(VRR),观察比较VRR<50%组与VRR≥50%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 396例患者放疗前肿瘤体积为(37.3±42.5)cm3,放疗结束后肿瘤体积为(22.4±27.1)cm3,VRR为(37.42±24.11)%,其中111例患者VRR≥50%,285例患者VRR<50%;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随访,VRR< 50%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6%、34.74%、18.95%,高于VRR≥50%组(40.54%、22.5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结束时肿瘤退缩率越高,提示预后越差,患者生存率越低.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阴道松弛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阴道松弛产妇2 118例,对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阴道松弛度以及性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 118例患者盆底肌肌力为Ⅱ~Ⅲ级,治疗后为Ⅳ~V级,治疗后盆底肌功能较治疗前增强(P<0.05).治疗前患者阴道松弛度为中重度,治疗后为轻中度,治疗后阴道松弛度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性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1.68%(1 730/2 118)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松弛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减轻阴道松弛度,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50例,均采用自体骨移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肥大型骨不连及萎缩型骨不连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94.12%)高于感染型骨不连患者(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骨折及营养不良者治疗失败率(32.00%、34.78%)高于闭合性骨折及营养状况良好者(8.00%、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肥大型骨不连临床效果较好,感染型骨不连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骨折类型将直接影响自体骨移植的治疗效果,需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李浩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癌痛规范化护理在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16例住院癌痛患者,应用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质量监控.结果 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实施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将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应用于示范病房,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癌痛相关知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任红艳;刘东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照组采取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术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X线暴露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39±3.26)h、(5.08±2.13)d,少于对照组(22.74 ±4.19)h、(7.79±2.46)d,且并发症发生率[6.12% (3/49)]低于对照组[25.00% (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2/49),与对照组[8.33% (4/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刘武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连续治疗1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hs-CRP、TNF-α、IL-6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率(68.75%)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与对照组(34.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参一胶囊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复发转移耐多药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56例,按照治疗药物将其分为卡培他滨单药组(单药组)与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化疗组(联合组),每组28例.卡培他滨单药组:卡培他滨2 500 mg/m2,口服2次/d,2周为一周期.卡培他滨联合参一胶囊化疗组: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参一胶囊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为一周期,卡培他滨服用第4个周期时进行疗效评估,横向比较分析有效率.结果 单药组有效率为39.3%,联合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较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效果好.
作者:赵华锋;许菊萍;冯凯祥;王辉;杨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附着龈重建对口腔种植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行附着龈重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常规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牙龈缝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行附着龈重建术,分别测定并比较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平均宽度、牙冠修复后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附着龈宽度好转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高于常规组,治疗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改良菌斑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附着龈宽度好转率(91.9%)高于常规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附着龈重建的方法对口腔种植患者修复不仅能有效增加角化黏膜宽度,还可以降低出血率以及抑制种植体周围菌斑的滋生,更利于种植体存留且美观度及修复效果均优于传统牙龈缝合方法,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林俏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单用及联合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抗感染药物不同将120例颅脑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分为万古霉素组、美罗培南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万古霉素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美罗培南组单用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给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万古霉素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0.00%、67.50%,美罗培南组分别为32.50%、57.50%,联合组分别为72.50%,95.00%,联合组痊愈率、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组或美罗培南组(P<0.05).万古霉素组轻度不良反应3例(7.5%),美罗培南组2例(5.0%),联合组6例(15.0%).三组不良反应总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Z=2.232,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疗效优于单用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文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取石术(LCBDE)与LC+内镜取石术(E ST)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LC+ LCBDE组和LC+ EST组,每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括约肌损伤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LCBD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7.36±31.28) min]、住院时间[(12.12±3.64)d]、括约肌损伤发生率(1.6%)、并发症发生率(4.9%)低于LC+ EST组(P<0.05).结论 LC+ LCBDE和LC +EST两种微创手术方案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各有优缺点,LC+ LCBDE总体优于LC+ EST.
作者:刘强;冯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c方法 选取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术后实施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记录两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访情况(复发率)、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率.结果 经随访,研究组疾病复发率(7.32%)少于对照组(3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41.46%)与对照组(36.5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基础上,加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对保障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宗杰;聂伟阳;高中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Ret与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单纯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18例,均行经鼻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治疗.18例中术后病情未缓解8例、即刻缓解5例、延迟缓解5例.分别于术前7d、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1年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ml,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术中收集肿瘤病理标本,免疫组化检测Ret表达水平.结果 延迟缓解者Ret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者和即刻缓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者与即刻缓解组者Re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缓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波动大于未缓解者与即刻缓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者与即刻缓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波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Ret表达水平与术前7d、术后7d、3个月、1年的血清生长激素未见相关性(r=0.015、0.067、0.313、0.083,P>0.05);术后7d~1年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波动程度与Re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15,P<0.05).结论 Ret表达水平可有效预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延迟缓解,且与术后生长激素水平升高呈正相关.
作者:刘静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成本/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对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观察椎动脉与桡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频谱形态变化,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对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的影响.结果 33例中锁骨下动脉狭窄26例,闭塞7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椎动脉反流程度呈正比关系.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患者患侧与健侧Vs、P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桡动脉患侧与健侧Vs、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变化,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辉;康素玲;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依从性和复吸的影响.方法 选取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60例,根据就诊序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和复吸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脱失率分别为16.67%、30%、50%,观察组分别为6.67%、13.33%、20%;观察组12个月脱失率低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健康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抽检复吸阳性率(20%)低于对照组(53.33%),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降低复吸率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温雪仪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