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阵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要进妇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观察组A、B、C患者分别给予氢吗啡酮1 μg/(kg·h)、2μg/(kg·h)、3μg/(kg·h).观察记录术后患者各时间点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需长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B和观察组C术后VAS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泵需求按压次数低于观察组A(P <0.05),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 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C.结论 临床上氢吗啡酮2μg/(kg·h)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阵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作者:卞小翠;徐兴国;黄新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恶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剥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恢复时间、尿管滞留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能提高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调取湖南省脑科医院2014-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数据及不良反应报告单219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219例不良反应,年龄<40岁占69.41%,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在30 min以内占57.89%,皮肤及其附件是不良反应常累及的器官占35.66%;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注射剂为复方制剂或联合用药占49.8%.结论 从中药注射剂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测,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作者:黄剑臻;刘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 (2/41),低于对照组22.50% (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h、6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及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手术麻醉,能减轻免疫反应,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作者:李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ORIF)治疗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手术方法将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2例分为LISS组与ORIF组,每组11例.LISS组应用内固定系统通过间接复位、经皮插入LISS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骨折,ORIF组应用ORI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LISS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24个月,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患肢功能测评优1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1.8% (18/22).结论 LISS治疗胫骨中下段复杂型骨折相较ORIF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作者:周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照组采取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术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X线暴露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39±3.26)h、(5.08±2.13)d,少于对照组(22.74 ±4.19)h、(7.79±2.46)d,且并发症发生率[6.12% (3/49)]低于对照组[25.00% (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2/49),与对照组[8.33% (4/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刘武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0例,实施疝无张力修补术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70例患者VAS评分(2.13±1.05)分,SF-36评分(94.13±2.56)分,手术时间(45.52±5.48) min、下床活动时间(24.62±6.95)h,住院时间(6.11±1.25)d.7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1.43%)、复发2例(2.86%),术后并发尿潴留1例、异物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结论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较优,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缩短围术期用时,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亚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单用及联合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抗感染药物不同将120例颅脑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分为万古霉素组、美罗培南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万古霉素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美罗培南组单用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给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万古霉素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0.00%、67.50%,美罗培南组分别为32.50%、57.50%,联合组分别为72.50%,95.00%,联合组痊愈率、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组或美罗培南组(P<0.05).万古霉素组轻度不良反应3例(7.5%),美罗培南组2例(5.0%),联合组6例(15.0%).三组不良反应总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Z=2.232,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疗效优于单用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文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附着龈重建对口腔种植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行附着龈重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常规组3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牙龈缝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行附着龈重建术,分别测定并比较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平均宽度、牙冠修复后的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附着龈宽度好转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高于常规组,治疗组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及改良菌斑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附着龈宽度好转率(91.9%)高于常规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附着龈重建的方法对口腔种植患者修复不仅能有效增加角化黏膜宽度,还可以降低出血率以及抑制种植体周围菌斑的滋生,更利于种植体存留且美观度及修复效果均优于传统牙龈缝合方法,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林俏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对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观察椎动脉与桡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频谱形态变化,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对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的影响.结果 33例中锁骨下动脉狭窄26例,闭塞7例.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椎动脉反流程度呈正比关系.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患者患侧与健侧Vs、P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桡动脉患侧与健侧Vs、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变化,对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辉;康素玲;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帕金森痴呆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巴丝肼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失眠以及胃肠道不适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痴呆患者口服盐酸美金刚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在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妊娠糖尿病(GDM)孕妇100例,在产前37周时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S/D值;根据围生期胎儿有无宫内窘迫分为正常组(66例)与窘迫组(34例),比较两组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水平;以S/D≥3为临界值,将全部孕妇分为S/D≥3组与S/D <3组,观察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并分析S/D值与宫内窘迫的相关性.结果 窘迫组胎儿平均血流S/D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D≥3为临界值时,S/D≥3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64.29%)高于S/D<3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D≥3与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S/D≥3为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76,95%CI=2.362 ~ 54.753,P<0.001).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监测胎儿血流S/D水平可预测并及早干预胎儿窘迫的发生.
作者:陈杰;吴立明;蔡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与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成本/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联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90.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4.18±3.81)分、(91.45±2.29)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和有良好效果,从近期治疗效果来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更佳,可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下床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阴道松弛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阴道松弛产妇2 118例,对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阴道松弛度以及性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 118例患者盆底肌肌力为Ⅱ~Ⅲ级,治疗后为Ⅳ~V级,治疗后盆底肌功能较治疗前增强(P<0.05).治疗前患者阴道松弛度为中重度,治疗后为轻中度,治疗后阴道松弛度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性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1.68%(1 730/2 118)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松弛产妇的盆底肌功能,减轻阴道松弛度,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糖耐量、糖化血红蛋自和糖化白蛋白以及C肽分析对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病情分为1型糖尿病组(18例)和2型糖尿病组(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入选者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以及C肽水平.结果 1型和2型糖尿病组T0、T1、T2、T3时的糖耐量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血清C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以及C肽的联合检测分析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均行腹腔镜术治疗,并随访1年.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年龄、黄疸、总胆红素、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结石大直径、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胆管炎、胰腺炎、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结石残留是导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导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因素,包括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胆总管扩张、胆管扩张、胆管炎、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等(P<0.05).结论 多种因素能够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在具体治疗和护理中,应结合患者情况优化治疗和护理方案,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庞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盐酸利托君在早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早产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0例(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3例(89.5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娩孕周(35.38±2.58)周、新生儿体重(2.41 ±0.68)kg、新生儿Apgar评分(8.62±1.58)分、宫缩有效抑制时间(37.38±17.78) min,观察组分娩孕周(35.52±2.63)周、新生儿体重(2.42±0.66) kg、新生儿Apgar评分(8.63±1.22)分、宫缩有效抑制时间(38.82±17.42) 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32例(66.67%),观察组不良反应14例(29.17%),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与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产妇疗效相当,但硝苯地平治疗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联合532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效果.方法 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78例(78眼)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39眼).对照组给予532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于激光光凝治疗3~5d后,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黄斑中心厚度(CMT).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3个月,两组BCVA较治疗前上升、CMT较治疗前下降,且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3个月BCVA、CM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532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亮;孙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