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臻;刘黎
目的 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体积>6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取体积>60ml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KEP组与PKRP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PKEP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PKRP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KEP组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多于PK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KEP组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指标优于PK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KEP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PKRP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EP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治疗体积> 60 ml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妙平;吴喜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1例为观察组,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7例为治疗组,同期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行血清Hcy、Cys C及hs-CRP水平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及Cys C水平[(22.16±7.93) μmol/L、(21.01±10.25) mg/L、(1.59±0.47) mg/L]高于对照组[(9.89±3.72) μmol/L,(4.67±1.53) mg/L、(0.72±0.2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血清Hcy、hs-CRP、Cys 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血清Hcy、hs-CRP及Cys C水平低于治疗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Cys C及hs-CRP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为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郭亚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5例肺栓塞误诊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误诊及漏诊的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肺栓塞患者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炎伴肺炎胸腔积液、冠心病”.急性肺栓塞由于缺乏特异症状及快速诊断手段,而导致误诊和不适当治疗.结论 误诊原因有病情、患者、医院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客观原因,也有医生主观原因.及时识别和治疗可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缪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单用及联合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抗感染药物不同将120例颅脑手术并发颅内感染患者分为万古霉素组、美罗培南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万古霉素组单用万古霉素治疗,美罗培南组单用美罗培南治疗,联合组给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万古霉素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0.00%、67.50%,美罗培南组分别为32.50%、57.50%,联合组分别为72.50%,95.00%,联合组痊愈率、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组或美罗培南组(P<0.05).万古霉素组轻度不良反应3例(7.5%),美罗培南组2例(5.0%),联合组6例(15.0%).三组不良反应总比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Z=2.232,P>0.05).结论 联合应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疗效优于单用万古霉素或美罗培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苏文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对照组采取股动脉入路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术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X线暴露时间、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39±3.26)h、(5.08±2.13)d,少于对照组(22.74 ±4.19)h、(7.79±2.46)d,且并发症发生率[6.12% (3/49)]低于对照组[25.00% (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8%(2/49),与对照组[8.33% (4/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刘武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至2016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骨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主客观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 (44/46),对照组为82.61%(3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伤治疗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主客观积分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生明;宣建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合并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踝关节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钢板内固定合并韧带修复治疗后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对62例患者进行8~12(10.33±3.23)个月的随访,其中60例完成整个随访过程,2例失访,失访率为3.23%.完成随访的60例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0 ~ 15 (12.05±3.12)周.术后2个月,经X射线检测,60例患者踝部均得有效复位,踝部解剖复位率为100%.术后6个月,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结果显示,疼痛、稳定、行走三项评分分别为(12.53±3.34)分、(12.78±3.55)分、(13.89±3.23)分,踝部功能恢复情况较为良好.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合并韧带修复方案进行治疗后,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骨折愈合率高,踝部均得到了有效的复位,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作者:陆辉;李玉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300例,男165例,女135例,年龄20 ~75(47.3±11.3)岁.所有患者输血前采用不规则抗体检验,记录300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并观察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类型.结果 男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例,阳性率为0.61%(1/165);女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2.96% (4/135),男患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较女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E患者2例,抗D患者2例,抗DC患者1例.结论 在输血前,给予需要输血的患者不规则抗体的检验能够增加输血的安全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手术在食管胸中下段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右胸腹二切口食管胸中下段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较右胸腹二切口食管胸中下段癌切除术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盆底器官脱垂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壁修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14 d尿流动力学及提肛肌功能.结果 术后14 d,观察组大膀胱容积、大尿流量均高于对照组,逼尿肌大压力及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肛提肌厚度、盆隔裂孔面积在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lsalva动作上,观察组肛提肌厚度大于对照组,盆隔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能够促进患者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更好更快恢复,患者排尿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陈文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33.33% (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江;贺建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和常规心肌标志物早期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7例微小心肌损伤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7例为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检测血清hs-cTnⅠ与常规心肌标志物水平,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hs-cTnⅠ与心肌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胸痛发作时间<3h者各项指标均低于3~6h者(P<0.05),胸痛发作时间<于3h者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微小心肌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检测hs-cTn Ⅰ和常规心肌标志物,可提高心肌损伤确诊率.
作者:刘向耿;符秋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2例AMI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时间及治疗期间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AMI后再梗死等不良反应,进一步明确静脉溶栓对AMI患者的疗效及其优势.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5.00%)低于对照组(97.22%);观察组血液恢复自主循环时间即血液再通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时,虽其对梗死部位的疏通程度不如PCI,但仍具一定优势,如静脉溶栓能减少患者心肌梗死时间,继而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安高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160例轻度或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80例.实验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复合乳酸菌,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于治疗后第8周对两组患者行肠镜复查;检查治疗前后患者的尿、血、粪常规及生化;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治疗后随访患者的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临床缓解时间及缓解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抑制因子TGF-β及IL-4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反IL-6和TNF-α等炎症促进因子则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程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复合乳酸菌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率优于单用美沙拉嗪,且不良反应和三月复发率均明显改善,联合用药还可促进抑炎因子的表达和抑制促炎因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华;庄小灿;许卫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帕金森痴呆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多巴丝肼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美金刚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满意度(91.84%)高于对照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失眠以及胃肠道不适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痴呆患者口服盐酸美金刚片治疗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 (2/41),低于对照组22.50% (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对肛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肛瘘患者50例,均给予三维肛肠超声扫描和瘘管造影,分析影像学资料和肛瘘手术结果.结果 50例患者经三维肛肠超声扫描检查及手术确诊为肛瘘,单纯性肛瘘27例,复杂性肛瘘23例.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果:低位肛瘘22例,高位肛瘘28例,其中括约肌外瘘3例,括约肌间瘘4例,括约肌瘘21例.三维肛肠超声扫描联合瘘管造影检查肛瘘内口的准确率为94.0%(48/50).结论 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能准确定位肛瘘,进而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左艳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室(ICU)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连续治疗1周,监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hs-CRP、TNF-α、IL-6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率(68.75%)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与对照组(34.3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依从性和复吸的影响.方法 选取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60例,根据就诊序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和复吸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3、6、12个月脱失率分别为16.67%、30%、50%,观察组分别为6.67%、13.33%、20%;观察组12个月脱失率低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健康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抽检复吸阳性率(20%)低于对照组(53.33%),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降低复吸率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温雪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水平及预后(APACHEⅡ)评分.结果 两组CD3+、CD4+、CD4 +/CD8+及血清hs-CRP、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谢丽平;王春枝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