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许浩生

关键词: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水平,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大良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作为眼肌瘫痪组,同期选择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组,测定三组受试对象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TC、TG、HDL、LDL)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 水平眼肌瘫痪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HDL 水平正常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眼肌瘫痪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血黏度眼肌瘫痪组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增高,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较正常水平有较大差异,血糖代谢异常是造成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的重要因素。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梧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4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 组2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B 组10例,采取内镜下硬化治疗;C 组10例,采取内镜下套扎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A 组静脉曲张消失率略高于 B、C 组,再出血率略低于 B、C 组,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P <0.05),C 组复发率明显高于 A 组(P <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消失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近远期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先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三种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达英-35、二甲双胍和克罗米芬物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愈率。结果二甲双胍组的排卵率为23.3%,妊娠率为6.7%;达英-35组的排卵率为43.3%,妊娠率为13.3%;克罗米芬组的排卵率为60%,妊娠率为33.3%。结论克罗米芬能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排卵,提高患者妊娠率,达英-35疗效次之,而二甲双胍的疗效差。

    作者:白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药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单药组患者则单独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排卵与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两药组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LDL)、睾酮(T)水平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个月,单药组排卵14例(46.67%),妊娠2例(6.67%);两药组排卵17例(56.67%),妊娠4例(13.33%);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常俊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缺血性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老年高血压并发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为卒中组,其中首次发病28例,复发20例,另选同期单纯老年高血压患者48例为非卒中组,对所有患者血清 Hcy 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卒中组患者 Hcy 水平高于非卒中组,维生素 B12与叶酸水平低于非卒中组(P <0.05);卒中患者中,复发者 Hcy 水平高于首次发病者,维生素 B12与叶酸水平低于首次发病者(P <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其 Hcy 表达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监测 Hcy 对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黄疸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2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通过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能够成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用药。

    作者:李桂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高频超声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应用高频超声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提升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精准性的检测手段。方法随机选择在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B 超室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检查的70例乳腺癌疑似病例,筛选出40例确诊乳腺癌患者,其中致密型乳腺癌20例。给予所有患者钼靶片(A 组)诊断以及高频超声检查(B 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案的检出率。结果钼靶片诊断出致密型乳腺癌14例(70.00%),高频超声检查出19例(9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女致密型乳腺癌筛查中,通过对高频超声的充分利用,提升了其检出率以及精准性,这是致密型乳腺癌患者接受早期诊治的关键性手段。

    作者:黄梅;唐新旺;程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长春瑞滨联合替吉奥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替吉奥组(单用替吉奥治疗)和联合组(替吉奥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每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替吉奥组疗程(35.67±3.40)d 长于联合组(26.19±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替吉奥组总有效率67.4%低于联合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超庭;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北流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2例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20 mg/ d,观察组剂量为40 mg/ d,1次/ d,以连续用药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 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应用40 mg/ d 阿托伐他汀治疗,降脂及抑制炎症因子效果更明显,有助于减少心脏血管事件发生,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罗仕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和外侧植骨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VAS 评分、Worter 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 Cobb 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VAS 评分、Worter 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 Cobb 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吕海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临床对比

    目的: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股骨颈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状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独立行走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时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患者预后较好,且能明显增加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经头颅 CT 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干预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4,P <0.05)。治疗后干预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及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松泉;蔡加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雌激素(Estrogen)、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 ACS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6例(ACS 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组)58例,同时选择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 组)以及因怀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雌激素、hs-CRP 及 MMP-9浓度。结果①AMI、UAP 及 SAP 组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MI、UAP 及 SAP 三组间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浓度水平逐渐升高。②AMI、UAP、SAP 组 hs-CRP 及 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血清雌激素水平与 hs-CRP(r =-0.6726)及 MMP-9(r =-0.7012)呈负相关(P <0.05)。④hs-CRP 与 MMP-9呈正相关(r =0.6926,P <0.05)。⑤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与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r =-0.6136,P <0.05),与 hs-CRP(r =0.6608)及 MMP-9(r =0.6946)呈正相关(r =0.6519)。结论血清雌激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雌激素、超敏 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血清雌激素、超敏 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作者:刘艳宾;金卫东;秦洁洁;杨树涵;邢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揭西县棉湖华侨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行综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静脉泵入。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症状;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疗效及疗程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吸痰次数、湿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88.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采取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切实、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侯春福;曾庆生;王益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胸腔积液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及病因。结果老年胸腔积液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气促(75例)、咳嗽(69例)、胸痛(60例)、发热(39例)以及贫血(12例)等临床症状,而引起胸腔积液的病因依次是恶性肿瘤(45例)、结核性(27例)、心功能不全(21例)、肺炎旁胸腔积液(18例)、其他疾病(9例)。结论胸腔积液是老年人患者在临床中常见的不良症状,在诊断时应及时尽早诊断积液病因,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刘继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治疗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2b 治疗,研究组在干扰素的基础上给予 ETV 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3、5年 HBeAg 阴转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血清 HBV DNA 转阴率、血清 ALT 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1年、3年、5年血清 HBV DNA 定量与 Child-Pugh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 e 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 ETV 治疗,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提高 HBeAg 转阴率及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作者:郑崇广;薛美华;吴超扬;岑伟平;马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20 mg)+甲基强的松龙(18μg)0.5 ml,1次/3 d,连续2周;对照组同法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 mg)0.5 ml,1次/ d,连续7~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7 d、14 d的血压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80.7%),P <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数、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治疗14 d 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耳聋尤其伴有微循环障碍患者通过鼓室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防、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作者:宋伟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肠减压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肠减压策略在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选取11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A 组,n =57)和对照组(B 组,n =57)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其中 B 组采用近端结肠灌洗减压方案,A 组采用免灌洗肠减压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术程、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胃管拔管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差异,记录其围术期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A 组患者平均术程、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胃管拔管时间、总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显著短于 B 组患者(P <0.05);②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死亡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3%,显著低于 B 组(29.8%)(P <0.05)。结论对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免灌洗肠减压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肠减压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住院病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病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住院病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由于广谱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加速了细菌耐药的进程,细菌耐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结论为避免细菌耐药的快速发展,应加强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整体临床效果和临床实践方法。方法选取大邑县人民医院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子宫全切除术(对照组)和子宫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排气所需时间、生活质量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运用和推广。

    作者:田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