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蒋石德;陆健;魏伟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采用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骨科收治的58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恢复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约为78.9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236.7 ml,输血量435.2 ml,引流量约为295.6 ml,股骨头假体直径约为48.3 mm;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UCLA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31.06、24.38,P<0.05).结论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三阶梯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经LEEP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CIN2-3患者的阴道镜检查情况及宫颈点活检结果的准确性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有106例,占66.25%;其中宫颈为Ⅰ型转化区的诊断符合率为77.89%;转化区为Ⅱ、Ⅲ型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应根据阴道镜下评估的转化区类型决定活检方式,如果属Ⅱ、Ⅲ型转化区建议直接用诊断性LEEP术或宫颈管搔刮术以排除宫颈管内病变.

    作者:蔡毅君;黄志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血(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分别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分别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因肝硬化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止血时间为(21.5±5.8)h,对照组止血时间为(38.1±11.7)h;实验组患者24 h内止血率(79.41%)与对照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止血效果可靠,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曾军杰;郭志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反勺型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反勺型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77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携带式动态血压计监测动态血压,收集血压及相关临床指标等资料,评价反勺型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CKD患者反勺型血压占23.39%,非勺型血压46.95%,勺型血压27.15%.与勺型及非勺型血压患者相比,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勺型血压是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反勺型血压是中国CKD患者常见的血压模式之一,反勺型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更显著.

    作者:李杰峰;杨爱成;王宝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采用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骨科收治的58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恢复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约为78.9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236.7 ml,输血量435.2 ml,引流量约为295.6 ml,股骨头假体直径约为48.3 mm;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UCLA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31.06、24.38,P<0.05).结论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蒋石德;陆健;魏伟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13例,随机分为阴式子宫切除术63例(TVH组)和腹式子宫切除术50例(TAH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远期并发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适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手术治疗.

    作者:付敏;刘琳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SA监视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DSA监视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29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病例,记录其手术时间;对影响插管手术用时的多个因素,包括病变部位、术前胃肠减压、胃动力、食管支架置入及外科重建手术史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置管失败原因.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1.5%,置管时间(13.02±7.32) min,胃窦、十二指肠病变手术用时为(27.40±11.38) min,较其他部位病变手术用时明显增加(P<0.05),有上消化道外科重建史者手术用时(7.62±3.20) min,无外科手术重建史手术用时(13.18±7.67) min,可减少手术用时(t=3.177,P=0.002).8.5%(11/129)病例首次置管失败,经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后,45.5%(5/11)的病例2次置管成功.结论 胃窦、十二指肠部位病变插管较困难,并和长期禁食导致的胃胀气、胃瘫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禁食患者术前胃肠减压有助于成功插管.胃窦、十二指肠插管困难时,要注重对比剂的指引作用及体位的转换.

    作者:李建军;夏国强;朱培欣;刘淑娜;陈新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技术拔出下颌埋伏阻生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阻生齿的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拔除,排除拔牙禁忌症.治疗组(89例)利用微创拔牙器械,采用高速涡轮钻法拔除埋伏阻生牙,对照组(42例)用传统拔牙方法拔出阻生牙.记录拔牙时间,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拔牙时间为8~42 (18.7±2.3)min,对照组拔牙时间为35 ~90(48.6±2.5) min;治疗组术后出现肿胀、出血、疼痛难忍及张口受阻的分别为7例、3例、2例,2例.不良反应率为15.7%,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2.8%,两者差异显著.结论 高速涡轮钻拔除术中高速涡轮钻转速快,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拔牙创口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比传统方法更安全、简便.

    作者:李亚东;郭乐乐;王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6例(15%),有效12例(30%),无效22例(55%),总有效率为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上肢机器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大脑神经结构发生可属性的改变,提高患者的上肢及手部活动能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大限度地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自由行走.

    作者:吕盛;李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清胶囊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

    目的 评价一清胶囊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一清胶囊饭后口服2粒,3次/d,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2次/d,共4周;一清胶囊组60例,单纯口服一清胶囊;过氧苯甲酰组60例,单纯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用法用量及治疗时间均同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28天进行随访观察,记录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第14天,联合治疗组、一清胶囊组及过氧本甲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63.33%、46.67%;治疗第28天,联合治疗组、一清胶囊组及过氧本甲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56.67%.治疗2周和4周后过氧本甲酰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和一清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一清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一清胶囊组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过氧本甲酰组有2例患者出现面部红斑刺痛及脱皮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可见1例面部红斑刺痛及脱皮等不良反应,1例出现轻度腹泻症状;一清胶囊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结论 一清胶囊单用或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效果优于单用过氧苯甲酰凝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芦桂青;刘艳;富志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比照低通量血液透析的优势性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照低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优势.方法 对照组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透析相关血生化指标水平,同时统计两组透析后的感染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β2-MG、肌酐、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KT/V值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13例感染,感染比为21.67%;对照组23例感染,感染比为38.33%.研究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功能衰竭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毒素清除率更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卢艳;周莉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β-hCG、孕酮在监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用于监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各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预测指标.方法 选择异位妊娠病例120例,不限制血清β-hCG值、孕酮值,排除出血性休克者均予药物保守治疗.统一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甲氨蝶呤2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d;随机选择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共3d)、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口服,每天1次,共2d)及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第1、4、7、11、14天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β-hCG值、孕酮值.结果 β-hCG值能反映治疗结局及住院天数的预测性;第4~7天孕酮变化较孕酮第1~4天的变化更有意义.结论 动态观察β-hCG值、孕酮能加强异位妊娠结果的预测.

    作者:汤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波、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67例疗效观察及随访

    目的 探讨内镜下微波凝固、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内镜下对67例食管乳头状瘤患者按乳头状瘤大小分别行微波凝固、热活检钳电凝、圈套器电切治疗,术后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服用14d,术后1、3、12个月随访并复查胃镜,观察瘤体脱落及复发情况.结果 67例均一次成功完成内镜下治疗,术中无并发症,术后24例胸骨后灼痛,48 h后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乳头状瘤全部脱落,3个月后复查胃镜,局部黏膜修复正常,12个月后61例复查无复发,6例失访.结论 微波凝固、热活检及高频电切治疗食管乳头状瘤安全有效,无复发.

    作者:唐兴俊;陈大勇;罗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患有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细菌性感染患儿55例,病毒性感染患儿55例,随机选取无任何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观察并比较三组间的PCT、CRP、WBC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细菌感染患儿的PCT水平(0.81±0.25) ng/ml,CRP水平(22.53±3.28) mg/L,WBC水平(16.86±2.63)×109/L,病毒性感染患儿的PCT水平(0.57±0.37) ng/ml,CRP水平(9.35 ±2.63) mg/L,WBC水平(10.51±2.45)×109/L,对照组中PCT水平(0.31±0.34) ng/ml,CRP水平(5.23±2.21)mg/L,WBC水平(6.53±2.41)×109/L.三组组间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毒感染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敏感度为82.80%,特异度为91.40%,CRP敏感度为69.80%,特异度为46.30%,WBC敏感度为40.20%,特异度为34.60%;病毒感染组中:PCT敏感度为59.70%,特异度为71.60%, WBC敏感度为39.50%,特异度为31.30%,联合诊断敏感度为16.90%,特异度为21.40%.结论 采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白细胞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能有效帮助医生确切诊断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GF-1、BGP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BGP)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58例男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3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BGP水平及腰椎骨密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IGF-1、BGP水平、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随肝功能从Child A级到Child C级逐渐恶化,血清IGF-1、BGP水平、骨密度逐渐下降.血清IGF-1与BGP水平、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骨代谢异常,IGF-1、BGP在骨形成减少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监测其水平对早期诊断酒精性肝硬化骨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坤;周晔;阳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注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8例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咳痰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入院血糖水平对初发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初发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沐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初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480例.以入院血糖不同水平将已知非糖尿病的患者分组:入院血糖水平<6.1 mmol/L组(137例),6.1~7.7 mmol/L组(146例),7.8~11.0 mmol/L组(129例),11.1 ~13.0 mmol/L组(31例)和>13.0 mmol/1组(37例),后三组定义为入院高血糖组.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 随血糖水平升高,非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血糖<6.1 mmol/L组0.7%,6.1~7.7 mmol/L组6.2%,7.8~ 11.0 mmol/L组10.9%,11.1~13.0 mmol/L组19.4%,>13.0 mmol/L组27.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随血糖升高死亡危险逐步增加(血糖6.1~ 7.7 mmol/L组:OR=8.95,P=0.43;血糖7.8 ~ 11.0 mmol/L组:OR=28.33,P<0.01;血糖11.1~13.0 mmol/L组:OR=27.17,P<0.01;血糖>13.0 mmol/L组:OR=36.95,P<0.01).结论 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升高也很常见,且是与院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新春;朱晓晴;李勇;胡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实验组加服奥硝唑分散片,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6%,实验组为98.33%;实验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何丽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冠心病伴发心脏瓣膜病实施同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伴发心脏瓣膜病实施同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1~4支,平均1.5支.在此基础上,53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12例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并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实施三尖瓣成形术.统计手术基本情况,统计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和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4例使用机械瓣膜,28例使用生物瓣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7.4±22.6) min,体外循环时间(162.5±31.7)min.4例再次开胸止血,8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呼吸功能不全,17例胸腔积液,1例死亡,死亡率为1.39%.治疗前心功能优良率为26.39%,治疗后提升至67.16% (P<0.05).结论 冠心病伴发心脏瓣膜病实施同期治疗切实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朱龙金;刘帅洲;李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16例,进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测,≥5分为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记录两组CMB总数量及脑叶CMB、深部CMB、幕下CMB及左右半球CMB数量,分析两组CMB数量与部位、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的关系.结果 两组在脑叶CMB及左半球CMB、女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白质病变(WML)、深部LI及左半球LI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脑叶CMB是卒中后抑郁(PSD)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43,P=0.040).结论 脑叶CMB及左半球CMB为PSD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女性、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脑白质病变、LI特别是深部及左半球LI.

    作者:牛晓波;缑元冲;郭旭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