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夏国强;朱培欣;刘淑娜;陈新晖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采用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骨科收治的58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恢复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约为78.9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236.7 ml,输血量435.2 ml,引流量约为295.6 ml,股骨头假体直径约为48.3 mm;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UCLA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31.06、24.38,P<0.05).结论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蒋石德;陆健;魏伟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三阶梯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经LEEP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CIN2-3患者的阴道镜检查情况及宫颈点活检结果的准确性作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有106例,占66.25%;其中宫颈为Ⅰ型转化区的诊断符合率为77.89%;转化区为Ⅱ、Ⅲ型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应根据阴道镜下评估的转化区类型决定活检方式,如果属Ⅱ、Ⅲ型转化区建议直接用诊断性LEEP术或宫颈管搔刮术以排除宫颈管内病变.
作者:蔡毅君;黄志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龙岗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8例为A组,病毒性肝炎42例为B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与比色法检测三组对象血清ALB、TBA及TBIL水平,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血清ALB水平为(26.2±5.6)g/L,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P<0.05).A组血清TBA水平为(61.3±58.3)μmol/L,TBIL水平为(75.1±91.3) μmol/L,与B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检测,A组阳性率为94.7%,高于B组的26.2%(P<0.05) . TBA、TBIL单向检测A组阳性率均为89.5%,同样高于B组,且三项联合检测A组阳性率为68.4%,显著高于B组的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采取ALB、TBIL、TBA三项联合检测,参考价值高,准确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雄伟;吴泽;丘衍博;邹焕荣;黄衍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初发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沐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初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480例.以入院血糖不同水平将已知非糖尿病的患者分组:入院血糖水平<6.1 mmol/L组(137例),6.1~7.7 mmol/L组(146例),7.8~11.0 mmol/L组(129例),11.1 ~13.0 mmol/L组(31例)和>13.0 mmol/1组(37例),后三组定义为入院高血糖组.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 随血糖水平升高,非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血糖<6.1 mmol/L组0.7%,6.1~7.7 mmol/L组6.2%,7.8~ 11.0 mmol/L组10.9%,11.1~13.0 mmol/L组19.4%,>13.0 mmol/L组27.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随血糖升高死亡危险逐步增加(血糖6.1~ 7.7 mmol/L组:OR=8.95,P=0.43;血糖7.8 ~ 11.0 mmol/L组:OR=28.33,P<0.01;血糖11.1~13.0 mmol/L组:OR=27.17,P<0.01;血糖>13.0 mmol/L组:OR=36.95,P<0.01).结论 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升高也很常见,且是与院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新春;朱晓晴;李勇;胡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住院需行三孔VATS治疗的患者49例,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者,术后未见血胸、胸膜感染并发症.手术时间35.5 ~69.3(51.2±14.3)min,术中出血量7.6~21.1(14.3±6.7)ml,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155.5 ~567.7(311.2±185.3)ml,术后1 d VAS评分1.5~4.9(3.2±1.3)分,术后拔管时间2.9~6.1 (4.4±1.8)d,住院时间6.5~9.0(7.5±2.0)d;术后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三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胸外科疾病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峰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三项指标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景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丙氨酶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分别为(36.32±9.51) g/L、(69.21±23.05) U/L、(37.32±12.65) U/L、(25.69±3.66)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保肝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翟学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围术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 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清蛋白(ALB) (38.26±9.15) g/L、前清蛋白(PA)(193.58±14.52)g/L]、术后7 d[ALB(37.84±10.11)g/L、PA(212.63±13.87)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IgA (2.47±0.71) g/L、CD4 (0.38 ±0.04)%、CD4/CD8(1.63±0.49)%]和术后7 d[IgA(2.81±0.76) g/L、CD4(0.39±0.06)%、CD4/CD8(1.90±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其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有效改善术前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中老年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58例中老年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宫颈癌的宫颈大小、形态、子宫体、内部回声、宫旁组织、血流分布,并分析宫颈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Ⅰ期宫颈癌形态学改变不明显,难以直接通过超声予以诊断,诊断符合率为16.7%;Ⅱ期以上宫颈癌具有特异声像学特征,诊断符合率达91.6%.多普勒频谱测定肿块内血流指数呈动脉型频谱,RI为0.56±0.16,0.5者18例,0.7者6例;PV为(22.84±5.02)cm/s.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Ⅱ期以上的中老年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对于Ⅰ期宫颈癌诊断率较低,需依赖病理学指标确诊.
作者:何岳;卢虹;吴祖扬;董军;键林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脑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予以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改善脑代谢与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发病4.5h内静脉滴注尿激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11.0%,对照组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缺血可发挥明显积极作用,与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相比效果得到强化,安全性高.
作者:李明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和传统切开复位解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4年收治的新鲜闭合性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完整者58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者27例(切开复位组),采用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者31例(MIPPO组).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12个月以上随访.与切开复位组相比,MIPPO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有1例发生皮肤切口感染和骨折延迟愈合,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相比,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祖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后期指导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监测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97例,其中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T2DM组)89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组)108例,测定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宽度(PCT)、血小板容积比(PDW).结果 DPN组血清MPV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PV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患者DPN风险.结论 血清MPV水平与DPN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赵军明;陈蜀敏;李伶俐;陈金燕;谢宏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几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指标为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 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潮气呼吸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婴幼儿肺炎患儿通气功能情况,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周波;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隐睾下降固定手术指征的62例高位隐睾患儿,将采取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病例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隐睾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隐睾固定术相比,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创伤,由于观察组手术创口小,精索局部干扰少,Ⅰ期手术将隐睾降入阴囊的成功率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疼痛轻,因此患者术后恢复快,睾丸恢复良好率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汪志华;韦勇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与垂体后叶素分别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因肝硬化而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止血时间为(21.5±5.8)h,对照组止血时间为(38.1±11.7)h;实验组患者24 h内止血率(79.41%)与对照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 (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止血效果可靠,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适合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曾军杰;郭志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用于监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各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和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预测指标.方法 选择异位妊娠病例120例,不限制血清β-hCG值、孕酮值,排除出血性休克者均予药物保守治疗.统一药物保守治疗方案,甲氨蝶呤20 mg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d;随机选择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25 mg口服,每天2次,共3d)、复方米非司酮(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口服,每天1次,共2d)及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第1、4、7、11、14天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β-hCG值、孕酮值.结果 β-hCG值能反映治疗结局及住院天数的预测性;第4~7天孕酮变化较孕酮第1~4天的变化更有意义.结论 动态观察β-hCG值、孕酮能加强异位妊娠结果的预测.
作者:汤素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接受硬膜外麻醉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SF)、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NSF)进行术后疼痛治疗,并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各时段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有2~6h、6~12h两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王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情况,探讨其差异性,给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10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对糖尿病足转归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截肢风险.
作者:吴昌旭;程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阳县中医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一时期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以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其次是冠心病和吸烟.结论 脑血栓形成患者主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也取决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异常.
作者:申树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