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文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血(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HBV-DNA、HBeAg转阴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6%)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率(73.30%)明显高于对照组(46.70%),治疗组患者HBeAg转阴率(38.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更好,见效更快,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抑制病毒再继续复制,在临床上应用更多,更值得推广.
作者:申长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肺功能中度以上阻塞的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指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疗程为1年,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D-二聚体、咳嗽评分(CAT评分)、呼吸困难指数、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D-二聚体定量降低明显,CAT评分、呼吸困难指数、年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刘慕英;张志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测定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阳县中医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历资料,将10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一时期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以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压积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其次是冠心病和吸烟.结论 脑血栓形成患者主要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也取决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异常.
作者:申树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注联合局部抗生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8例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咳痰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抗生素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以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以围术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 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清蛋白(ALB) (38.26±9.15) g/L、前清蛋白(PA)(193.58±14.52)g/L]、术后7 d[ALB(37.84±10.11)g/L、PA(212.63±13.87)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1 d[IgA (2.47±0.71) g/L、CD4 (0.38 ±0.04)%、CD4/CD8(1.63±0.49)%]和术后7 d[IgA(2.81±0.76) g/L、CD4(0.39±0.06)%、CD4/CD8(1.90±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其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够有效改善术前和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隐睾下降固定手术指征的62例高位隐睾患儿,将采取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病例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隐睾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隐睾固定术相比,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创伤,由于观察组手术创口小,精索局部干扰少,Ⅰ期手术将隐睾降入阴囊的成功率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疼痛轻,因此患者术后恢复快,睾丸恢复良好率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作者:汪志华;韦勇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情况,探讨其差异性,给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对10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对糖尿病足转归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截肢风险.
作者:吴昌旭;程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检测预测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血磷脂酸、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溶血磷脂酸及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后期指导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监测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采用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骨科收治的58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恢复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约为78.9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236.7 ml,输血量435.2 ml,引流量约为295.6 ml,股骨头假体直径约为48.3 mm;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UCLA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8、31.06、24.38,P<0.05).结论 金属髋关节假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其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蒋石德;陆健;魏伟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郑州市第三人民治疗的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118例和未合并原发性肝癌的病程≥10年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分数、饮酒分数、一级亲属肝癌病史、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史、e抗原阳性、HBV DNA 104~ 105、HBV DNA 105 ~106、HBV DNA 106~ 107、HBVDNA>107 copies/ml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因素(P<0.05或<0.01).结论 一级亲属肝癌病史、HBeAg阳性、HBV DNA>104 copies/ml、吸烟、饮酒、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是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三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住院需行三孔VATS治疗的患者49例,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者,术后未见血胸、胸膜感染并发症.手术时间35.5 ~69.3(51.2±14.3)min,术中出血量7.6~21.1(14.3±6.7)ml,术后胸腔引流液总体积155.5 ~567.7(311.2±185.3)ml,术后1 d VAS评分1.5~4.9(3.2±1.3)分,术后拔管时间2.9~6.1 (4.4±1.8)d,住院时间6.5~9.0(7.5±2.0)d;术后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三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胸外科疾病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及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峰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124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均进行痰培养、病原菌及药敏的测定,并根据上述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4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患者中有50例痰标本,对其进行痰培养,共培养出病原菌为80株,占40.3%.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65%),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占42.5%;革兰阳性菌8株(1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0株(25%),主要为白色念珠菌.药敏培养结果提示:多种革兰阴性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且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的耐药性均大于50%,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真菌已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原菌之一.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同病程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病程越长,阳性率越高.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期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性较严重,治疗时应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的抗生素,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
作者:王亚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几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测定指标为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结果 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潮气呼吸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婴幼儿肺炎患儿通气功能情况,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燕;周波;袁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接受硬膜外麻醉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SF)、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NSF)进行术后疼痛治疗,并对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各时段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有2~6h、6~12h两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王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损伤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丙氨酶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分别为(36.32±9.51) g/L、(69.21±23.05) U/L、(37.32±12.65) U/L、(25.69±3.66) μ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保肝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翟学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不同治疗模式在肝素抗凝条件下,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与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于信宜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CRRT治疗患者中抽样选取68例均分为两组,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条件下,34例给予CVVH模式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给予CVVHD模式治疗(试验组),比较其对血小板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由(205.47±69.50)×109/L降至(173.73±57.53)×109/L,而对照组血小板则由(197.11±70.07)×109/L降至(82.61 ±15.44)×109/L,二者相比,对照组血小板下降趋势较试验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素抗凝条件下,CVVH治疗模式对血小板的影响较CVVHD大.
作者:梁秋波;梁伟健;朱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97例,其中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T2DM组)89例,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DPN组)108例,测定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宽度(PCT)、血小板容积比(PDW).结果 DPN组血清MPV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PV水平升高可增加T2DM患者DPN风险.结论 血清MPV水平与DPN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赵军明;陈蜀敏;李伶俐;陈金燕;谢宏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实验组加服奥硝唑分散片,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6%,实验组为98.33%;实验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何丽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伴发心脏瓣膜病实施同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1~4支,平均1.5支.在此基础上,53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12例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并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实施三尖瓣成形术.统计手术基本情况,统计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和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4例使用机械瓣膜,28例使用生物瓣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7.4±22.6) min,体外循环时间(162.5±31.7)min.4例再次开胸止血,8例低心排综合征,6例呼吸功能不全,17例胸腔积液,1例死亡,死亡率为1.39%.治疗前心功能优良率为26.39%,治疗后提升至67.16% (P<0.05).结论 冠心病伴发心脏瓣膜病实施同期治疗切实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朱龙金;刘帅洲;李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