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43.17士11.45ml和214.93±20.38ml,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以有效减少产妇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向凌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子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作者:张鑫;罗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冠心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现阶段已经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周边环境及行为活动的改变,很大程度上造成冠心病患者的急剧增长,冠心病现阶段已经成为中老年群众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基于此,临床上必须加强对冠心病的诊疗技术研究,找到治疗效果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切实提升冠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文章主要围绕着西医学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情况、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比较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切实促进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促进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陆强;周迪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MSM人群中HIV/AIDS患者的基线CD4细胞对艾滋病抗病毒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抗病毒治疗362例MSM人群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CD4<500/μl患者设为对照组,CD4≥500/μl者设为观察组.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记录CD4、病毒载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基线CD4恢复到正常人CD4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恢复正常CD4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抗病毒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基线CD4值不同的MSM人群HIV/AIDS患者中,CD4≥500/μl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短于-CD4<500/μl者,但是抗病毒治疗效果大致相同.
作者:段元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率、Apgar评分以及终止妊娠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终止妊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延长终止妊娠时间,改善母婴结局,应用价值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清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全身麻醉时,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临床路径.方法:介绍我院麻醉护士进行剖宫产全身麻醉前、中及拔管时的护理配合路径.结果:麻醉护士按标准流程做好麻醉前准备、麻醉时的配合,能提高护理与麻醉配合默契,加快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麻醉药物进入胎盘时间,降低麻醉药对新生儿影响.结论:全身麻醉剖宫产的麻醉护理配合临床路径有利于保证产妇的安全、新生儿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袁亚苹;魏娇娇;张盼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金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慢性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人数多于对照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疼痛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抗抑郁药物为治疗抑郁疾病的主要方式.寻找一种适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少、经济性强的抗抑郁药物,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于抗抑郁药物开展相关评价以及从优选择,不仅仅能明确相同药物的优劣情况,进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在此同时,此类方式也为明确病患对于治疗方案效益评价指标偏向权重合适的方式.决策者既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病患,所以说,决策分析法能更好的考虑到病患风险态度以及价值偏好,方便决策者的比较以及判断,有助于权衡利弊.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开展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治疗工作期间,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药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7年02月收治的3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疗法开展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对心功能不全病症治疗心功能改善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病症疗效(66.67%)对比,观察组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93.33%)获得明显性提高(P<0.05).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提高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解楼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行为的核心,对手术室无菌间管理进行优化,探讨精益管理在手术室无菌间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无菌间管理中利用精益工具并建立工作流程,做好醒目标识,实施5S管理,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无菌间精益管理使护士准备手术器械平均缩短5分钟,手术室无菌间能够清晰优化,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精益管理促进了手术室无菌间规范化管理,通过目视管理、水蜘蛛、5S等精益管理工具针对手术室无菌间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找到流程上的改善,有效优化,提高效率,确保了手术质量,树立了团队文化.
作者:林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针对银屑病患者的医治中采用卡泊三醇医治的疗效展开探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银屑病患者170例,从中挑选85例患者运用激光治疗为参照组,余下85例患者采取激光治疗联合卡泊三醇外涂软膏治疗为研究组.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并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卡泊三醇外涂软膏联合激光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性效果.
作者:王菊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集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8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比例多(98/100,占98.00%),2株其他非发酵菌(占2.00%);98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6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63.2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20.40%),16株肠杆菌科细菌(占16.32%),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77株呼吸道标本(占77.00%)、11株无菌体液(占11.00%)、8株血液(占8.00%)、1株尿液(占1.00%)、3株其他(占3.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菌株对氨苄西林亚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0%,耐亚胺培南菌株舒巴坦药物和头孢哌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加以合理治疗.
作者:唐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3月一2018年0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临床确诊,并根据临床分度,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15)以及重度组(n=11),对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T1WI、T2WI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为800s/mm2,对不同序列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总结分析,患者采用T1WI+T2WI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79.31%),低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阳性检出率(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共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中,共检出病灶89个,其中T1WI+ T2WI序列病灶检出率为69.66% (62/8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病灶检出率为91.01% (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飞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转运时间,并观察急诊期间死亡率、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骆福秀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女性有效避孕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出我站接收并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女性患者为对象,依据术后健康指导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组,各组149例.对比组给予术后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给予PAC服务指导.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年有效避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的占比率、坚持使用正确避孕措施的占比率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1年内再次出现意外妊娠的患者占比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PAC服务能提升人工流产术后女性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有助提高有效避孕率,减少患者重复流产几率.
作者:杨枝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切除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基于治疗方式将5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7)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n=27)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排便功能异常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两个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有利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江;代海峰;田海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及措施评价.方法:从本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反流性咽喉炎实施清热降逆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9月收入6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清热降逆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3.3%,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取清热降逆汤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杰;唐春艳;王文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