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西医治疗的相关研究

陆强;周迪超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 心绞痛, 冠心病, 临床效果
摘要:冠心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现阶段已经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周边环境及行为活动的改变,很大程度上造成冠心病患者的急剧增长,冠心病现阶段已经成为中老年群众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基于此,临床上必须加强对冠心病的诊疗技术研究,找到治疗效果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切实提升冠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文章主要围绕着西医学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情况、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比较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切实促进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促进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高子平教授痤疮治疗经验举隅

    本文介绍高子平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临证以清热、化痰、开郁为要,清热、开郁贯穿始终;并强调审证察因,分型论治;同时注重内外同治,协同增效;生活方式调节,事半功倍.

    作者:陈杰;胡丹;杨雨晴;张芝源;高子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信群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究利用微信群在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0月我中心实施飞秒激光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切除术手术近视患者107例(2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利用微信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均对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微信群这个非面对面、及时沟通的平台和途径,医护人员能够对各个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作及时的反馈,增进医护患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降低并发症并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田俊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体会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在2017年2月-12月期间,门诊共开具的用药处方300份,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与措施,并抽取本院2016年2月-12月期间未实施处方评价的门诊处方300份,将两组进行划分,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在处方点评实施后,两组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量,以及观察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进行处方点评前,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8.3%,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处方点评后,各个用药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施处方点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用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并且对于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优质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李小龙;唐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失眠恐与老年痴呆症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的人一夜之间β-淀粉样蛋白淀粉样蛋白就会显著增加,而这种物质在神经元间会形成妨碍大脑功能的斑块.该研究作者、美国国家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研究所研究员Shokri Kojori表示,依据此次研究,他认为,即使一个晚上的失眠也会导致大脑充满有害的β-淀粉样蛋白化合物.他说,“我认为这一假设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它与先前的研究结论也是一致的.”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和探讨外固定术在四肢骨折急救和早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了解四肢骨折患者早期阶段应用外固定手段进行急救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5年-2018年间收治四肢骨折急救患者38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硬币法将其每组19例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对应内、外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对组间治疗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对比以归纳外固定术于此类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结果:在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内固定组优良率68.4% (13/19),外固定组优良率89.5% (17/19),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急救时选择外固定手术方案,不但能够让患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固定状态,同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钱金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8年1月)收集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8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以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比例多(98/100,占98.00%),2株其他非发酵菌(占2.00%);98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62株铜绿假单胞菌(占63.26%),20株鲍曼不动杆菌(占20.40%),16株肠杆菌科细菌(占16.32%),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株耐亚胺培南菌株中有77株呼吸道标本(占77.00%)、11株无菌体液(占11.00%)、8株血液(占8.00%)、1株尿液(占1.00%)、3株其他(占3.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亚胺培南菌株对氨苄西林亚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00%,耐亚胺培南菌株舒巴坦药物和头孢哌酮药物的耐药率达到低,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加以合理治疗.

    作者:唐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28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可靠.

    作者:王学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017年盱眙县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盱眙县人民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盱眙县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革兰阳性菌占据比例为29.80%,革兰阴性菌占据比例为65.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在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是81.69%以及46.97%.相比较,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更高.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流行播散对临床病人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作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记录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上述相应治疗后均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27.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患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有利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学峰;陈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调查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子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作者:张鑫;罗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生活护理对58例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生存期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护理对晚期老年痴呆患者生存期限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晚期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生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护理对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并且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曾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将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在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此文研究分析的资料是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诊治的5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依据DR检查结果区分为无腕骨骨折组和腕骨骨折组,均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腕骨骨折组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腕骨骨折数、移位碎骨片数、关节脱位数多于磁共振成像检查,软骨损伤数、隐匿性的骨折数、骨挫伤数少于磁共振成像检查;无腕骨骨折组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关节脱位数多于磁共振成像检查,软骨损伤数、隐匿性的骨折数、骨挫伤数少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论:在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展示较优效果.

    作者:刘宁川;任龙;陈少贤;杨柳;王杰春;何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方法切除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切除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状况.方法:基于治疗方式将5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27)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n=27)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排便功能异常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两个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有利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江;代海峰;田海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健康状况评估及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进行健康评估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镇25户失独家庭进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健康干预计划,比较失独家庭人员干预前与干预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期6个月).结果:干预后失独家庭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获得了提高.结论:家庭医生对失独家庭的健康评估及评估后的干预非常有效.

    作者:高彩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及酚妥拉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与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对照组78.38%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及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满意,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熊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社区98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随访,观察组增加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2.76士8.48)mmHg、舒张压为(92.35±5.42)mmHg,研究组患者分别为(133.54±7.72)mmHg、(83.19士5.21)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75.51%(37/49),研究组为91.84%(45/4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改善其血压水平,进而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广泛提倡和推广.

    作者:许凤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深入研究NK细胞与乳腺癌新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呈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很多研究表明NK细胞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已深入到各个阶段,包括分子、细胞水平,以及对乳腺癌的检测和治疗.探究NK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就NK细胞与乳腺癌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李云超;杨保强;王有凯;韩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的实际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从本地菜市场、大小型超市随机购买的蔬菜100份,主要包括芹菜、茄子、辣椒等种类,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份蔬菜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份,其中实验组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残留,对照组采用速测检验纸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检测方法测定的农药残留回收率、精密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应用气相色谱法检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简单、精确,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作者:蒋家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榷管内麻醉镇痛在无痛分娩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接收的临产产妇186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分娩全程未行镇痛麻醉处理,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镇痛,统计两组产妇总产程、疼痛评分以及终分娩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更短,疼痛评分更低、经阴道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实施椎管内麻醉,能够达到无痛分娩效果,缩短总产程,提高经阴道自然分娩率.

    作者:李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内我院神经科接收的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挂号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推拿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陈戍国;李清明;吴思恩;余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