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谭明珠;尹松梅;谢双峰;聂大年;李益清;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初治, 化疗,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176例初治AL住院患者完成2次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 例次感染率为47.7%;感染部位:肺部感染例数较多(33.0%);病原菌构成:167例感染中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52.9%),革兰阳性菌13株(25.5%),真菌11株(21.6%).结论 A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居多,革兰阴性菌较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肿瘤医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0例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B组22例接受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所有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不超过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似,A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低于B组,B组手足综合征发病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治疗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

    作者:孙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应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排尽成功130例,2~3次复震后结石排尽成功23例,无效17例,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但术前应完善有关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红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47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3例症状明显好转,意识逐渐恢复,3例血糖虽恢复但仍存在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1例低血糖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有并发低血糖的可能,临床上应及时诊断及治疗,以避免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各类型冠心病患者发病24h内和对照组取静脉血,进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测定,并观察各组BNP浓度差异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对照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BNP浓度高于对照组、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AP组和SAP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组、UAP组的BNP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BNP浓度时心肌受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且可反映病变严重程度,对临床综合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杏芳;涂端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其治疗综述

    早产儿概念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发生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不明确,主要原因多与母体因素有关,常见如母亲在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妊娠后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多胎,子宫、胎盘、脐带异常,羊水过多,多胎及胎儿畸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导致早产.早产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脏造血系统等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死亡,临床常见并发症有围生期窒息、呼吸暂停、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低血糖、硬肿症、畸形、感染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 ~ 20.8%,胎龄愈小,体质量越低,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越高.因此要加强早产儿监护,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NICU已普遍建立,医护质量亦在逐步提高,早产儿生后的观察、监护、治疗措施越来越完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步降低.

    作者:郑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司帕沙星组)与参考组(氧氟沙星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6个月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痰转阴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司帕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迟发性腹腔感染3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腹腔感染大多发生于手术后近期,顺利恢复2周后再发腹腔感染较为罕见,考虑到腹部感染与原手术间的关系,临床决策常会陷入两难境地.现报告3例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3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9 h于2012年6月21日急诊人院.疼痛始发于上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少许为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无发烧、寒战等其他不适,给予输液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及药物不详,约14 h后腹痛部位转移至右下腹部.既往多次右下腹痛史.门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住院.

    作者:刘为民;何忠强;彭志勇;段祖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12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选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糖、Hcy和CRP.所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的Hcy和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血清Hcy与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可能有相关性,可作为监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任小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间隙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致反复发作黑朦及昏厥10年1例

    1 病例报道患者,男,58岁,从事狗、羊、家兔等牲畜收购及加工.因反复发作黑矇、昏厥10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黑矇、昏厥,开始每年发作3~5次不等,每次发作时间为2~5s,可自然转醒,有时出现全身大汗淋漓,无头昏、头胀,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抽搐、四肢强直等症状,发作时与体位无关.曾多次就诊当地多家镇及县医院,不能明确诊断,后又多次求助于民间“巫术”治疗,不但无效且发作逐渐增多,从1年发作3~5次到1个月发作2~3次,以致不敢骑自行车、摩托车等.

    作者:王彦昌;冯培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176例初治AL住院患者完成2次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体进行分析.结果 例次感染率为47.7%;感染部位:肺部感染例数较多(33.0%);病原菌构成:167例感染中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52.9%),革兰阳性菌13株(25.5%),真菌11株(21.6%).结论 AL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居多,革兰阴性菌较多,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

    作者:谭明珠;尹松梅;谢双峰;聂大年;李益清;马丽萍;王秀菊;吴裕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下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有双侧肺大疱的患者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同期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的疼痛级别为Ⅲ级,尚能忍受;对所有患者进行1~45个月的随访,出现呼吸衰竭患者1例,行机械通气后康复,其余29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且无任何复发情况.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同期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治疗双侧肺大疱,且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的临床表现,76例中10例表现为晕厥;36例表现为头晕并伴有恶心、呕吐;10例气喘,呼吸困难;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仅11例;9例表现为上腹部憋胀.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尹广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介入治疗前后及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查.根据介入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观察A组(≥3.0 mg/L)和观察B组(<3.0 mg/L).结果 观察组7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72 ±0.41)mg/L,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41±0.37)mg/L;对照组5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29±0.12) mg/L,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30±0.14) m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前(P<0.05);对照组检查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检查后(P<0.05).观察A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B组(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发生明显增高,3.0 mg/L可以作为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预后的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淀粉样变性病患者临床病理分析(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肾淀粉样变性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淮海医院10年来收治的15例肾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本研究15例肾淀粉样变性肾脏损害均表现为蛋白尿,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13例,4例伴镜下血尿,4例伴肾功能衰竭.肾外表现:本研究14例患者中4例表现为高血压,4例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15例中14例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代谢性脑病1例,腹水3例,胸腔积液2例,舌体增大1例,肋骨病理性骨折2例;肝脏肿大4例;脾脏肿大1例,所有患者肾脏无明显缩小.24 h尿蛋白定量(6.78±2.92)g,尿免疫球蛋白λ轻链(629.14±1139.90) mg/L,尿免疫球蛋白κ轻链(349.83±565.94) mg/L,血κ轻链(4.62±2.18)g/L,血λ轻链(3.93±4.36)g/L,血清白蛋白(24.02±6.45)g/L;血尿素氮(8.35±5.11) mmol/L,肌酐(94.51±67.94)μmol/L.病理改变:光镜下15例患者中14例以肾小球损害为主,伴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光镜下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系膜区中重度增宽.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PASM-Masson染色可见上皮侧较多的毛刺状嗜银物,全部15例患者肾间质小动脉壁亦见PAS及HE淡染的均质无结构物质沉积;免疫荧光示免疫复合物弥漫分布,呈颗粒状及团块状沉积于系膜区及血管袢;肾小管沉积以IgG、C3为主.肾组织轻链染色均阳性,其中7例患者肾小球κ轻链染色呈阳性,11例患者肾小球λ轻链染色呈阳性,1例患者肾小球κ、入轻链染色均阴性,仅肾小管κ、λ轻链染色阳性.15例患者肾组织刚果红染色均阳性,其中14例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再行刚果红染色仍然阳性,1例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再行刚果红染色为阴性.结论 淀粉样变性肾脏易受累,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刚果红染色.

    作者:周璇;任红旗;蔡青;李艳;王瑞;韩淑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将罗哌卡因100 mg稀释到30 ml(0.333%,A组)、40 ml(0.25%,B组).记录两组麻醉的不良反应,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消退时间.结果 A组阻滞成功率(97%)明显高于B组(83%),P <0.05.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感觉阻滞消退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5).A、B两组局部麻醉药中毒例数分别为0例和2例.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时0.333%罗哌卡因30 ml较0.25%罗哌卡因麻醉阻滞成功率更高.

    作者:吕清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6例行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方案治疗,常规组30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比常规组早,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顸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择济源市人民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妊娠期妇女8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擦洗阴道.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 (P <0.05),治疗后30 d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3%和1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4.7%和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病,采用迭克宁栓联合碳酸氢钠溶液擦洗阴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安全,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南阳市肿瘤医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52例,给予参考组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对患者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怀孕、妊娠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参考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随访均未发现并发症(P>0.05);观察组怀孕48例,自然分娩46例,流产1例,宫外孕1例,参考组怀孕35例,自然分娩30例,流产3例,宫外孕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妊娠结局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葛医;李占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8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给予环孢菌素治疗,有效率为61.54%;常规保守治疗13例,有效率为30.77%.结论 环孢菌素治疗妇女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现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析

    为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对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解放军第91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6~82岁,平均58.9岁;住院时间3d~3个月,平均32.5 d.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