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付振强

关键词:美托洛尔, 卡托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6 min 步行距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及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总结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对单纯锁骨骨折18例,单纯尺骨鹰嘴骨折15例,单纯髌骨骨折17例,单纯内、外踝骨折30例,肩锁关节Ⅲ型脱位8例,单纯肩峰 I 区骨折,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髌韧带近终末端开放性断裂2例,均给予张力带钢丝技术内固定。结果101例患者均固定牢靠,术后恢复良好,无断丝、断针等并发症,1例出现针尾穿破皮肤,经积极换药处理未出现感染等。结论克氏针、钢丝是非常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两者结合所组成的张力带钢丝技术,在治疗某些骨折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作者:李彦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彩色超声对卵巢内胚窦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卵巢内胚窦瘤的彩色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1例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声像图上均表现为囊实性,实性部分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卵巢内胚窦瘤彩色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宋云霞;高峰;倪静;任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1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予以合理治疗,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鞘内注药、地塞米松、泼尼松、脑室内分流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治愈率为69.2%,好转率为18.5%,无效为4.6%、病死率为7.7%。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在诊断时往往具有较多临床症状,复杂性高,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可以缓解脑水肿症状,减少不良反应,避免患者有致残、致死情况,增加患者痊愈率。

    作者:杨学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质子泵抑制剂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探讨

    目的:在强效抑酸状态下,观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EBOS)的发生情况是否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有关。方法用葡萄糖呼气 H2试验,实验组为86例服用 PPI 患者,对照组为40名健康志愿者。结果实验组中呼气 H2检测EBOS 阳性42例,阴性44例;健康对照组中 EBOS 阳性4例,阴性36例。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且 PPI 服用时间与 EBOS 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可并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并且 EBOS 的发病率与 PPI 服用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石门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丁苯肽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仅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芬太尼诱导小儿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3例,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年龄4~10岁,体质量10~35 kg,性别不限,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 组)31例、利多卡因0.5 mg/ kg 组(L1组)31例、利多卡因1.0 mg/ kg 组(L2组)31例。L1和 L2组于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 kg 前经超过65 s 分别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 mg/ kg 和1.0 mg/ kg,C 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麻醉诱导期咳嗽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与 C 组比较,L1组与 L2组患儿咳嗽的发生率与咳嗽的严重程度降低(P <0.05 或 <0.01);L1、L2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可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小儿咳嗽。

    作者:李雷;王先锋;浦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光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进行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后交替应用伊马替尼与化疗治疗;另选同期化疗治疗的18例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1 例,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7例,有效率为6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联合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 4例,感染5例,对应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对照组骨髓抑制6例,感染6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Ph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许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分和 Bathel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MMSE 评分和 Bathel 指数分别为27.82±2.53和70.63±3.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6±2.29和55.29±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组人干扰素雾化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扶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常规治疗,连续3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赛诺金)雾化吸入,连续3 d。对比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病程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方便、无痛苦,患儿及家属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爱玲;陈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平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幼婴发热抽搐与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3个月内幼婴和发热相关的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总结,结合文献对症状本质初步讨论。结果10例患儿临床特点一致。3例失访,随访时半岁内 3例,8个月2例,10个月1例,1岁10个月1例。年龄大的1例1岁后频繁热惊厥发生,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伴全身泛化,智力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幼婴(3个月内)和发热相关的惊厥应为一疾病实体,和热惊厥有相似之处,存在很高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二者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张庆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重复应用长托宁、氯解磷定结合血液灌流的46例患者为治疗组;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复应用阿托品、氯解磷定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24 h 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CHE 恢复时间、治愈率及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入院后24 h 血 CHE 水平降低( P <0.05),CHE 恢复时间缩短(P <0.05),治愈率提高(P <0.05),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明显减少(P <0.01 或 <0.05)。结论应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 GT-4A 镇痛,对照组单独采用导乐陪伴,不使用导乐仪。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 GT-4A 仪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是分娩镇痛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孔笑楠;刘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因素与性别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性别分成女性组和男性组,每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结果女性组的肥胖、腹性肥胖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男性组的吸烟、饮酒、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防治要注意区别对待。

    作者:武忠英;秦庆祝;刘春霞;马江艳;苗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的适剂量。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均分成三组,第2~3腰椎水平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 L1组1.5 ml (7.5 mg)、L2组2.0 ml(10.0 mg)、L3组2.5 ml(12.5 mg),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给药15 min 后麻醉平面、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硬膜外给药例数及新生儿1、5 min时的 Apgar 评分。结果 L3组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 L1、L2组差(P <0.05);L3组虽然得到很好麻醉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L1、L2组(P <0.05);L1组麻醉效果较差,L2组在达到较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为10 mg。

    作者:付代伏;王海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胸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配合胸腔灌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恶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 =30)和对照组(n =35)。化疗方法采用温生理盐水100 ml +顺铂60 mg 注入胸腔,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4周。治疗组灌注化疗后给予局部高频热疗2次/周、60 min/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86.67%)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控制恶性胸水,疗效优于单纯胸腔化疗。

    作者:孙红;侯纪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医院2012年9月至2013 年 9月收治的13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其意愿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88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B 组42例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并均痊愈出院,A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其手术指标均优于开腹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宣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宣清润燥法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急支糖浆以及氨苄西林胶囊,急支糖浆每次服用20 ml,氨苄西林胶囊每次0.5~1.0 g;治疗组给予宣清润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每天2次,4 d 为1个疗程。在3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咳嗽消失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上采用宣清润燥治疗法不但可迅速缓解病情,还可以减少再发次数,且症状逐渐减轻,从而达到不治自愈的目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AFP 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患者血清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水平。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57例样本,应用 ELISA、ECLIA 方法分别对血清内 AFP 予以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显示 AFP 水平,ELISA 与 ECLIA 相比较,系数高于0.99,高度具有相关性;95%可信度下,经 t 检验,双尾检验 P =0.299,由此可知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AFP 肿瘤标志物时保持一致性,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