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曾臻;谭强来

关键词:海绵, 金黄色葡萄球菌, 拮抗, 16s rDNA鉴定
摘要:目的:筛选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并鉴定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梯度稀释海绵匀浆液,涂布海水培养基,分离纯化典型特征菌落;采用纸片法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16S rDNA法鉴定菌株.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7株典型菌株,其中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论:筛选并鉴定出一株强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短小芽孢杆菌.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胃癌诊断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 Ⅰ、PG Ⅱ、PG 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 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 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 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高.PG 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 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作者:戴彦苗;徐宏伟;徐倩菲;吴坚芳;徐进康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与防范策略探析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宣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作者:岑日暖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观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一2018年5月收治的1 30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基础治疗)与实验组(65例:基础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0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呼气量(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60例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中1例无效、15例改善、14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96.7%;常规组30例患者中7例无效、13例改善、10例基本痊愈,总有效率76.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蒋宁;安娜;宋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

    目的:分析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的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备50例.对照组患者施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予肝胃百合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映情况以及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胃百合汤在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合证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崇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适应医保付费改革的医保创新管理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直是医保管理的重要环节,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及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在医保管理、践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医院医保管理的方向.

    作者:余江平;王安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慢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大量的文献证明,心理干预不仅对慢性病患者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慢性病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型,慢性病的斗争也不再是生物医学科学的孤独斗争.心理和社会因素在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红艳;吴秋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医药对产后康复的治疗研究进展

    产妇在分娩之后,身体会处于一段时间的虚弱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理,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中医药在产后康复方面能发挥较大的优势,其具有有效、便宜、方便、安全等特点,利用中医药方法,根据产妇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以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向艳华;刘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住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应用时间界限分为研究组(品管圈实施后)及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比较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品摆放错误发生频率以及药品调剂核对错误发生频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融入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差错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提升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林瑞霞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讨论疏肝解郁腹安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7月,选取我院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将这50例患者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阿米替林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疏肝解郁腹安汤进行治疗,评判标准:各项症状指数、总有效率、SAS评分与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症状指数、总有效率、SAS评分与SD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疏肝解郁腹安汤可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的治疗效果,且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全来;白富宝;宋文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ERCP术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清除率分析

    目的:探讨ERCP术联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清除率.方法:选取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ERCP术联合LC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ERCP术联合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洪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共200例,随机分组,各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前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谢光云;薛新敏;刘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安瓿掰折器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报道一款安瓿掰折器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安瓿掰折器,上方有一把手,后侧固定一砂轮,用于掰折安瓿前摩擦安瓿蓝点掰折处,下方有针对不同大小安瓿配套设计的孔洞,用于放入安瓿,作为支点.结果:前端有一滑盖,用于将掰断收集入掰折器的玻璃碎屑开盖后倒入锐器盒.结论:安瓿掰折器简便易操作,砂轮可更换.同时在掰折安瓿和丢弃玻璃碎屑时均避免了玻璃碎屑导致手损伤,减少职业暴露的几率,安全、便捷.

    作者:蒋雯雯;温娟;李维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CT诊断的价值所在.结果:所选择的15名患者中,有10名患者的病灶主要在桥小脑角质区,桥前池;有3名患者的在鞍上、鞍旁;有2名患者的在颞区;非典型患者有6例,占比40.0%,典型者有9例,占比60.0%.结论:CT诊断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多方位的重建成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高,采取进行,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鲍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对产妇实施家属陪产和导乐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应用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之间本院接收的500例产妇,按照随机表法分成实验组(n=250)和常规组(n=250),常规组行普通护理,实验组行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护理,将两种护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在各个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护理满意度上,全部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和家属陪产应用于产妇,可加速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徐光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观察袋鼠式护理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我院行足跟采血的1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实施袋鼠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血前10s两组新生儿心率级血氧饱和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采血中及采血后10s观察组新生儿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新生儿痛苦表情及啼哭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DAN评分明显更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显示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胡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思维导图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ICU护士46名,遵照双盲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3名,分别采取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和传统护理教学,对比两组护理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程度和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护士满意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优势明显;教学后,对照组考核成绩低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教学应用于ICU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可靠效果,能够提高护士的成绩,值得推广.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芬;王荣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本院内分泌科62名护理人员,统计分析其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情况.结果: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评分为(4.3±0.4)分.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无带教、职业兴趣、职称、聘用关系.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具有一定的胜任力,但还需进一步提升.

    作者:刘真;罗富琼;舒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