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宁;安娜;宋瑞
目的:探讨康复仪在产后尿潴留临床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内本院接收的4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康复仪联合诱导排尿、仅诱导排尿.对比护理效果及治疗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来说更高,且排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来说均更低,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后尿潴留患者来说,产后可采用康复仪进行治疗,极大的改善了尿潴留症状,促进了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璐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7.8%更高;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上升,胃泌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龙竹青 刊期: 2018年第33期
膝关节是人体复杂的关节,在屈伸运动时,活动范围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是老年性关节病的好发部位,久病缠绵难愈,容易造成患肢功能严重障碍.在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开展治疗时,采用针刺法综合治疗法,主要运用针刀、拔针、银质针、骨减压针等治疗针具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丽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病分级诊疗中高血压未控制患者分级诊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1例,通过社区医师转诊至上级医院,明确诊断,血压达标后再次转诊至社区医生处管理.结果:通过分级诊疗后患者诊断明确,高血压病得到治愈.结论:社区医师对于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予以针对性干预可治愈.
作者:郑淑萍;胡哲;陈歆;初少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比较针刺结合常康复治疗组(实验组)与康复治疗组(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协调收缩率变化,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前、后,嘱患者膝关节静态屈曲45°大等长收缩检测并记录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股直肌协同收缩率.结果:在MIVC状态下,膝屈曲时,治疗前,两组间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0.05);治疗后实验组股直肌协同收缩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9<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各自治疗前协调收缩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
作者:葛苹苹;夏清;袁海;曹晓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本院内分泌科62名护理人员,统计分析其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情况.结果: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的评分为(4.3±0.4)分.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无带教、职业兴趣、职称、聘用关系.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具有一定的胜任力,但还需进一步提升.
作者:刘真;罗富琼;舒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花在睡眠上.适当的睡眠能够让机体充分休息,是保持健康的基础,也是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基本前提[1].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及睡眠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各种障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及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其身体处于危机状态,心理层面上也面临着较大压力[3].长此以往,其睡眠问题更为突出.鉴于此,本文对影响ICU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作为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参考依据.
作者:徐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苦味叶下珠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以来收治的8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治疗组给予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来疗效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80.00%(32/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与慢性肝病特异性评分等指标上均比对照组患者表现更为理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比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旭凌;张洁;陈建杰;李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了解锡林浩特市法定传染病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开究方法对2017年锡林浩特市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锡林浩特市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48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为593.79/10万,病死率为0.40/十万.结论:我市在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的同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把提高性传播疾病重点人群的健康素质和自身防护行为和能力,作为控制性传播疾病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热敏灸能够改善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雷雨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四肢骨科手术患者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设置压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122名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自填问卷式调查.结果:多数医生和护士均认为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4/122)或根据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67/122),并均未选择参考患肢肢体周径.45.08%的医生和护士根据专科工作经验选择止血带压力,34.43%的医生和护士选择采用厂家提供的参考值,仅20.49%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结论:加强对国内外期刊文献的利用,及时了解气压止血带使用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指导临床实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钱小红;丁磊;黄玲;金小云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俯卧位通气对老年性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临床疗效及MCP-1、PTX3的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SH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俯卧位通气(PPV),连续7天.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PaO2、PaCO2、氧合指数(OI)、LAC、hs-CRP及PTX3、MCP-1水平的变化,以评价俯卧位通气治疗SHAP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Pat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PaO2、OI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组LAC、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PTX3、MCP-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对SHAP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ICU对SHAP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成;郑国营;姚淑雯;许卓谦;李东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I-PSS、NIH-CPS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11.01±2.03)分,NIH-CPSI评分为(9.01±2.23)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手术治疗价值及对I-PSS、NIH-CPSI评分的影响效果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佳;王开翔;黄贵闽;曹贵华;刘光涛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中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获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金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筛选海绵共附生微生物并鉴定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梯度稀释海绵匀浆液,涂布海水培养基,分离纯化典型特征菌落;采用纸片法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16S rDNA法鉴定菌株.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7株典型菌株,其中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论:筛选并鉴定出一株强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短小芽孢杆菌.
作者:曾臻;谭强来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药房以往药物发放的数据统计,分析药物发放差错的原因,由此提出对于药物发放出现差错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对我院整理的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具的100份常见药品的药方进行分析,找出药品发放出现差错的药方,并对错误原因进行分类统计,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我院100份药方当中有36份出现药品发放错误,错误率36%,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包括:药师因素、患者自取因素、相关医务人员的因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结论:造成药房药品发放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且人为因素较大,因此加强对于此类情况的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闫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重症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责任重容错率低的一种护理内容,在重症护理过程中应用超声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质量的病情管控.现阶段超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病情的评估的准确性,为重症护理患者的穿刺护理和置管护理等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在重症护理中应用超声技术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现简要对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沈静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肺结核咯血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划分方法,均等把金部病患分成两个小组,确保每组病患人数的一致性.依次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对划分的两组病患施以治疗.结果:实验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及时控制病患咯血的病情,把中药和西药良好结合,实现了化痰止咳和标本兼治,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贾修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合理运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和对照组(40例,中西医结合),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升高,LVESD、LVEDD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可及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作者:殷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无痛人流麻醉中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配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健康早孕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丙泊酚与小剂量瑞芬太尼配伍麻醉,分析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丙泊酚用量明显更少(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6%,观察组为3.92%,两组相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麻醉开始5min后呼吸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需要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伍小剂量瑞芬太尼,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苏醒时间快,且不会影响患者呼吸频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燕;张殷 刊期: 2018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