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迷走血管的超声诊断价值

孙雨菡

关键词:肾脏迷走血管, 肾积水, 彩色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 评价肾脏迷走血管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观察肾脏上、下极有无异常血流信号,发现异常血管时重点观察其走行方向、进出肾实质的部位,肾积水时分析其与输尿管的解剖关系;超声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静脉肾盂造影、血管造影结果作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为肾脏迷走血管9例,其中肾积水肾脏下极迷走血管8例,健康体检发现肾脏下极迷走血管1例;全部经手术、肾盂造影或血管造影确诊证实,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迷走血管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直观地显示其走行方向、进出肾实质的部位及其与输尿管的解剖关系,可作为肾脏迷走血管的首选诊断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桃江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患者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接受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和左心室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达83.3%,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在心力衰竭指标改善和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0 d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值充盈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且具有较好的耐受力.

    作者:傅泽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百色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98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另选取5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cy和hs-CRP的水平.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UAP组(P<0.0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三支病变组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P<0.05).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对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刘华勇;潘国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技术改进后综合治疗乳腺癌89例

    目的 探讨经济落后地区技术改进后综合治疗乳腺癌患者,从而达到根治、美容且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89例早中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 64岁.89例均施行Auchincloss综合改进术式.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2~5年,术后效果良好,3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5例出现患侧上肢水肿,4例小面积皮瓣坏死,2例发现切口下少量积液,5例短期内同侧腋窝及上肢内侧感觉障碍.结论 通过上述综合改进,既能彻底根治患者病灶、保持外型美观,又能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有效地提高经济落后地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经济落后地区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植文;陆苗;罗胜;赖立扬;刘经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单套管针在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套管针在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80例上颌窦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90例,采用单套管针在鼻内窥镜下于尖牙窝和(或)下鼻道穿刺,进入上颌窦将病灶清除;B组90例,行柯陆氏手术或于内窥镜下行柯陆氏手术.结果 A组治愈78例(86.7%),B组治愈55例(6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1.2,P<0.05);且A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较B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单套管针在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为鼻内窥镜上颌窦手术提供另一个进路方式;操作简单,容易学习、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志雄;李铎贤;叶远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胸外科以肺癌收住院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3例患者选择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设为对照组;其余69例患者选择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设为VATS组.两组患者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或ⅡA期.分析并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中具有微创、瘢痕小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学;黄晓云;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为冠心痛的原因.方法 对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为老年人,仅有轻度或缺乏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体征,均有心脏疾病的表现,甲状腺功能测定均有促甲状腺激素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升高.单纯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效果差,确诊后同时予以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心脏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易误诊为冠心病,对原因不明的老年心脏病患者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唐梅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伴有异常Q波改变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32例分析

    预激综合征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有一定特异性.现将桓台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收集到的32例伴有异常Q波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及查体检出的32例心电图伴有异常Q波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60岁.

    作者:孙玲;荣爱萍;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并疑诊为VAP的患者60例,按诊断标准分为VAP组(33例)和非VAP组(27例),测定两组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值,VAP组的3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5天再次进行PCT检测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根据病情转归又分为好转组(18例)和恶化组(15例).结果 VAP组的PCT、WBC和CRP值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诊断VAP的敏感性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PCT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WBC;VAP组经治疗后好转组的PCT和CHS值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与CPIS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伟良;陶维华;傅应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伴有营养不良的卒中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总结工作体会.方法 总结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合并营养不良的131例患者,入院时均进行营养状况评分,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工作,另一组进行普通常规护理工作,护理1个月后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总结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131例营养不良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护理治疗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护理治疗方式.结论 对营养不良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护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孙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LAM+ ADV)41例、LAM组37例、ADV组38例,所有病例均采取综合治疗,抗病毒药物均按照常规剂量口服(LAM 100 mg/d、ADV 1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观察其肝功能、HBVM、HBV DNA的变化以及预后.结果 在HBV DNA阴转率方面,联合组明显优于LAM组和ADV组(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

    作者:徐江海;张国柄;翁俊华;琚俊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6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护理.结果 96例患者中治愈95例,1例因无法开通而失败.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艳芳;冯英璞;张桂芳;行君;张婧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帕金森病22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被误诊的22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49~80岁.22例患者均行头颅CT或NRI检查.结果 帕金森病被误诊为脑梗死8例,老年痴呆7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颈椎病1例.结论 坚持严格的帕金森病定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应用左旋多巴试验性治疗有效,就会避免误诊.

    作者:李江涛;秦志红;许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肾脏迷走血管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肾脏迷走血管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观察肾脏上、下极有无异常血流信号,发现异常血管时重点观察其走行方向、进出肾实质的部位,肾积水时分析其与输尿管的解剖关系;超声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静脉肾盂造影、血管造影结果作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为肾脏迷走血管9例,其中肾积水肾脏下极迷走血管8例,健康体检发现肾脏下极迷走血管1例;全部经手术、肾盂造影或血管造影确诊证实,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迷走血管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直观地显示其走行方向、进出肾实质的部位及其与输尿管的解剖关系,可作为肾脏迷走血管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孙雨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和脑卒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温组62例给予常规治疗,低温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亚低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低温组死亡8例,常温组死亡22例;低温组康复15例,常温组康复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辅助颅脑损伤和脑卒中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马玉静;杨秀丽;张延蕊;崔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37例的临床急救

    尽管自2007年1月1日起,农业部要求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但广大农村不少家庭仍储存有机磷农药,因种种原因,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 OPP)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对三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37例口服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有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37例患者,男5例,女32例,年龄17 ~ 80岁,平均56岁,中毒至就诊时间1~8h,口服有机磷农药量50 ~ 300 ml.

    作者:丁先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39例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平均听力水平的提高程度.结果 治疗后39例患者受损频率听阈降低,平均听力有所提高,其中上升型损失患者平均听力提高明显(有效率为87.50%),其次为下降型损失患者(有效率为77.78%),后为平坦型损失患者(有效率为76.82%),总有效率为79.49%.结论 对于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卫蔚;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乳突炎156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及术后配合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的疗效.方法 对156例(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术后配合TDP局部照射.结果 干耳率及鼓膜穿孔愈合率达98%,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慢性中耳乳突炎采用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病变愈单纯,术后听力改善愈佳;凡鼓室成形术,均应行鼓室探查;术后应配合TDP局部照射.

    作者:陈仁物;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围产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目的 探讨围产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周口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成功分娩的6148例活产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调查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了解引起新生儿窒息围产期高危因素,并计算构成.结果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90%,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67%;有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0.78%,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43%.结论 围产期高危因素孕周、妊娠合并症、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污染等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有密切关系,在国产期对上述高危因素高度重视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江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顺行封闭式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急性梗阻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32例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6例并发切口感染,3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胃排空障碍.结论 对全身情况较好、无严重并存病、能耐受较长手术时间、梗阻时间短及术中肠道灌洗满意的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术中行充分肠减压和顺行封闭式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围术期营养支持、高效广谱抗生素应用、手术技术提高等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作者:莫乃榕;哈晓冬;陈华锋;谈瑞芳;吴登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其中子宫肌瘤22例,子宫脱垂25例,子宫腺肌病11例.结果 5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d,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平均为3d.无膀胱、输尿管及直肠损伤,无阴道壁血肿及术后感染,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后恢复快、可探查和治疗盆腔并存病变的优点,是子宫切除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李忠秀;刘金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