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口服华法林的抗凝强度探讨

褚光平;刘振;卢欣;李孝成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 口服, 华法林, 血常规, 肺栓塞, 现报告如下, 治疗, 症状缓解, 人民医院, 出血率, 柳州市, 复发率, 肺动脉, 低强度, 大面积, 并发症, 指标, 应用, 死亡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可以导致死亡,严重威胁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这些患者在溶栓、抗凝等治疗获得症状缓解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治疗.为了探讨华法林的应用强度,防止机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柳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至2011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00例分为两组,A组100例按华法林标准强度抗凝,维持凝血常规PT-INR在 2.0~3.0左右.B组100例按华法林低强度抗凝, 维持凝血常规PT-INR 在1.5~2.0左右,比较两组的血栓复发率、出血率等指标,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次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32例,女47例,平均年龄54.5岁,79例均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术后放置引流管.结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次全切除术79例,手术平均用时72 min,平均住院时间4.3 d,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次全切除术治疗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致Calot三角解剖不清的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郑伟;夏魏;何宗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50例急诊PCI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PTCA+支架术)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效果和病死率及近期临床并发症等.方法 对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给予PCI治疗,观察IRA再通率(TIMI血流)、病死率、近期临床并发症等.结果 IRA 再通率(TIMI 3级血流)为100%(心源性休克4例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1 例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重症患者,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颜涛;张荣华;杨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选择性口咽部脱污染对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应用选择性口咽部脱污染(SOD)技术对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全身麻醉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在口腔护理中应用SOD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肺部并症6例(12%),对照组18例(36%),实验组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口腔护理中应用SOD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静;刘云;张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及如何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 11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年龄20~40岁,给予25%的硫酸镁静脉滴注,控制血压至140~150/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20例,子痫前期轻度50例,子痫前期重度40例,子痫6例.阴道分娩 30例,剖宫产86例.产后出血7例,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窒息12例,死亡9例.剖宫产率74.1%,阴道分娩率25.9%;新生儿窒息率10.3%,围生儿死亡率7.8%.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经过观察及治疗,可以经阴道试产,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患者基本的处理原则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终止妊娠是保证母亲安全和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重要措施,而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

    作者:雒桂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并进一步分析、总结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agfit EX-400及EX-600磁性附着体为46例患者制作全口覆盖义齿共66副,在76颗基牙成功安置,统一在安装磁性附着体前后对患者主观满意度做调查问卷及对患者进行义齿咀嚼效率测试,并观察其患者基牙牙根、牙周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对66副磁性附着体使用1~2年后均表达满意疗效,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未发生脱位、翘起,未见基牙松动、根尖炎、牙周炎及根面板脱落.结论 通过对所有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后的疗效统计可知,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全口覆盖义齿的功能,是临床口腔修复的首选.

    作者:余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可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的优势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台安县恩良医院接受人工流产的500例妇女,随机分成超导组与传统组,每组250例,其中超导组在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传统组采用普通的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镇痛效果方面超导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且在发生流产综合征或者子宫穿孔以及流产不全的几率方面超导组明显低于传统组.结论 超声引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三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A(药物保守治疗)、B(腹腔镜手术)、C(常规剖腹手术)三组,对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术后住院天数及治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C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4.5±15.3)、(4.5±2.0)、(7.5±4.0)d,B、C两组均较A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4.9%和100%,均高于A组的78.3%.结论 根据患者及医院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对手术顾虑大、无药物禁忌证、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 IU/L、妊娠孕囊直径≤2 cm、早期异位妊娠、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宜选用药物保守治疗;对年龄小、有药物禁忌证、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应首选腹腔镜或开腹保守性治疗;对年龄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以开腹或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为宜.

    作者:陶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的疗效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65例采用临床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 d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清醒率,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响铃率、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30、60 d,试验组患者GCS评分和清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家属满意率、响铃率、院内感染率等均有所改善.结论 开展临床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苏醒,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并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张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通许县中心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合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措施治疗,单用组加用卡托普利进行辅助治疗,联合组加用卡托普利及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泉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06例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分娩方式中,阴道试产中转急诊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组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选择剖宫产组(P<0.05).结论 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应严密监测胎心、羊水及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安全而重要的措施.

    作者:朱静;郭盼盼;李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盲插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盲插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寻找一种简单、实用、适合基层医院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方法 40例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组(DLT组)和支气管封堵组(BOD组),每组20例.DLT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听诊器听诊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BOD组先常规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气道压(PAW)、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后声音嘶哑、咽痛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盲插DLT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及术后声音嘶哑、咽痛的发生率较BOD组显著升高(P<0.05);BOD组单肺通气(OLV)30 min、60 min患者气道压比DLT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盲插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相比更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且可减少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盲插支气管封堵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单肺通气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启刚;王大月;巴桂戚;江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60例小儿手足口病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田阳县人民医院治疗手足口病的用药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4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用药途径、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60例患儿诊断为普通病例(普通组)298例(64.8%),诊断为重症病例(重症组)162例(35.2%);重症组入院后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虽比普通组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460例患儿采用静脉用药、口服给药及外用药这3种用药途径达100%,口服药物为1种,外用药物为2种,静脉用药4种药物联用者占83.7%,3种药物联用者占16.3%;抗病毒药物采用中成药注射液,其中炎琥宁使用率高,达100%,其次是喜炎平,占65.2%,双黄连占27.2%;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3.7%(385/460),其中头孢菌类311例,占80.8%,大环内酯类74例,占19.2%;普通组治愈率明显优于重症组(P﹤0.01),而未愈转诊率重症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结论 我院手足口病主要采用中成药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不能作为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在手足口病治疗中应适宜地选用治疗药物的种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白春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者中孕早期16例,孕中期48例,孕晚期12例;发病于24 h确诊74例,占97.4%,误诊2例,占2.6%;保守药物治疗4例,手术治疗72例,其中单纯阑尾炎切除术64例,剖宫产+阑尾炎切除术8例;手术病例为单纯阑尾炎者无流产和早产的发生,化脓性阑尾炎者流产和早产发生率为23.1%(6/24),阑尾穿孔腹膜炎者流产和早产发生率为38.9%(7/18).结论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具有阑尾点上移、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局部感染易扩散等临床特点;孕早期阑尾炎易于诊断,但孕中晚期阑尾炎诊断较困难;根据不同孕期、不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富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 探讨胃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内镜下检验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检验方法.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大便潜血转阴、肠鸣音出现时间、住院天数),临床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便隐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6%,96.7%.两组术后随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与3.3%.结论 应用内镜诊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孝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热毒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天数、双侧腮腺肿胀消退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确切可靠,无明显不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汉萍;朱兴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检测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中的检出率,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的患者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并同时做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317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09例(65.93%),胃镜及病理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62例(19.56%),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6例(58.71%),慢性胃炎共305例(96.83%),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285例(81.43%),反流性食管炎及慢性胃炎同时存在53例,其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33例(62.26%),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反流性食管炎随病情加重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逐步下降,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感染的检出率低于慢性胃炎,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呈负相关,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中可能有-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尔博;毛朝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戊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58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50例,女8例,分析其年龄分布、职业分布、季节分布特点.结果 58例患者中,中年人发病率较高(63.8%),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以农民(36.2%)和工人(32.8%)为主,第三季度(41.4%)高.1例老年重叠感染者死于肝衰竭,其余均预后良好.结论 戊型肝炎以男性农民和工人多见,经济条件差、卫生条件差者易患.大多数预后良好,但重叠感染者及老年者易出现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作者:赵翠萍;郭晓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70 mg/(m2·d),分2次餐后口服,第1~14天;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3周重复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有效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占4.3%;部分缓解9例,占39.1%;疾病稳定8例,占34.8%;疾病进展5例,占21.7%.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疲乏、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等,均可耐受.结论 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蔡炜宇;文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62例,其中生存组42例,死亡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发症及D-二聚体,筛选出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卡方检验显示,主动脉反流、心包填塞、休克、意识障碍及D-二聚体值升高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升高是影响Stanford A型AD急性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明显升高是死亡高危患者,应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金小岩;施旖旎;龙会宝;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是指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所引起瓣膜和(或)其支架的功能异常,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引起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是诊断SDHVD并进行评估的主要手段.目前尚无研究证实非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延缓并阻止SDHVD的进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同时,迅速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作者:陶此玲;李兴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