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火针治疗痤疮50例

丁原全;董瑞祥;张信

关键词:火针治疗, 临床资料, 门诊病例, 年龄, 患者
摘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15岁,大29岁;病程短2个月,长5年.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线粒体脑肌病案

    李××,男,10岁,小学生,1996年7月10日初诊.现病史:患儿自1995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不自主向身后缓慢旋转运动,以行走时明显;与以往相比较,书写不工整且字体大小不一;自1996年2月起,患儿听力明显下降、言语不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作者:徐建钟;孙敬青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降脂药灸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采用药物艾条温和灸方法共观察了40例治疗组和22例对照组.结果显示降脂药灸可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变TC-HDL-C/HDL-C的比值,其效果优于月见草油胶丸对照组(P<0.01).同期药理试验亦表明降脂药灸可降低正常大白鼠的胆固醇(P<0.01)、甘油三酯(P<0.05),降低给食高脂食物的造模大白鼠的胆固醇、甘油三酯(P<0.05).降脂药灸还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体重.

    作者:高耀华;王竹行;陈新黔;张捷;路瑜;陈建华;洪代惠;雷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2例

    笔者自1990~1998年以来,用丁香粉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72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绍波;王荣珍;覃华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艾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症38例

    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小16岁,大69岁;病程短1周,长10年余.其中26例曾服过西药镇静剂,效果不显或产生耐药性.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温灸治疗膝关节疼痛93例

    膝关节疼痛常见于老年性关节炎、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笔者在1996年,应用针刺配合温灸治疗本病93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腧穴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研究的总结,指出不同的腧穴定位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使用不同的定位法取穴,可导致一穴多个位置的情况,不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病的效果,应规范同身寸的概念,统一取穴方法,并在现有的常用骨度分寸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有利于量取腧穴的骨度折量寸.

    作者:诸毅晖;李静;郭晖;成词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透穴刺法及临床应用

    历代医家认为透穴刺法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经气流通、上下相接,免伤卫气、增强针感的功用.临床实践中,可透之穴较多,大体分为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四类.临床实践证明,透穴刺法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此法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广,治疗病种亦在逐步扩大.

    作者:庞俊;韩志勇;菲斯·理查德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视疲劳综合征80例

    视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眼球酸胀、痛,视物发作性模糊,不能久视,或双眼慢性充血及头痛、头晕、恶心等,近视、远视、散光及屈光参差均可出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视疲劳综合征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张风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浅析《内经》调整阴阳气血之针法

    结合多年临床应用浅谈<内经>刺法特点:(1)辨病性阴阳,选穴与刺法宜相应.(2)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之功效.(3)辨病变先后、主次、上下,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原则和取穴方法.

    作者:许银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火针治疗痤疮50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15岁,大29岁;病程短2个月,长5年.

    作者:丁原全;董瑞祥;张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MRI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61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MRI定位围针组31例,头针组30例.经过30次针刺治疗,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RI定位围针组优于头针组.核磁共振成像(MRI)对照分析提示,经治疗后87.5%的病灶缩小,部分病灶完全吸收消失.

    作者:李艳慧;江钢辉;潘文宇;陈秀芳;黄勇;林丛;李健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叩刺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8例临床观察

    采用梅花针叩刺颈背腰骶部为主的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8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治愈824例,显效4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9.2%.认为本法能够纠正植物神经调节障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茂鹏;陈军;杨瑜瑛;宫岩;王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刺内关神门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为探讨针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将60名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关、神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静滴极化液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1疗程后取血查GMP-140和Plat及EKG.经治疗,症状及EKG好转者,治疗组17例(56.67%),对照组11例(3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GMP-140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表明针刺内关神门可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及易栓倾向,改善冠脉血流.

    作者:张朝晖;王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散刺法治疗局部疼痛56例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年龄小19岁,大53岁;病程短1天,长2个月.疼痛属气滞型7例,血瘀型22例,气滞血瘀型12例,气虚血瘀型15例.其中11例曾服止痛剂无效.

    作者:张雯;马雅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激光针治疗神经纤维瘤21例

    1 一般资料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在44~54岁之间;病程短半年,长2年.部位以上肢为多,其中多发者8例,单发者13例;纤维瘤直径大约0.8~1.5 cm.

    作者:张和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HIV携带者的临床观察

    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对6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设药物对照组观察.通过对其疱疹消退情况和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分析,结果认为针灸对机体免疫力低下所伴发的严重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李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针斜刺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216例

    笔者用多针斜刺压痛点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2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6例均经专科检查确诊,为颈肩腰腿部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的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以及因退行性骨关节病所致的周围软组织损伤.男142例,女74例;年龄18~78岁,平均49岁;病程:损伤当日至3个月102例,3个月以上至18年114例.

    作者:李建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穴位刺血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影响

    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豚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对动物模型给予穴位刺血治疗,并设立穴位中药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治疗对照,测定治疗前后各组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结果显示:穴位刺血疗法有提高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粘膜组胺激发阈值的作用,即能降低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对组胺的敏感性,效果与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一致.

    作者:陈永红;吕琳;陈红;李凤珍;韦金育;李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症晕针案

    谭××,女,27岁.因患网球肘和踝关节陈旧性损伤,于1997年7月16日上午前来求治.经诊察后,让患者端坐于沙发上,针刺其右侧阳陵泉、悬钟、丘墟、太冲,左侧曲池、肘髎、小海、外关诸穴,行针得气后留针约5分钟,患者突然诉说头晕后便头歪身倾,不省人事.观其面色灰暗,口唇紫绀,是为晕针.即刻起针,触摸脉搏不应,呼吸微弱,遂立即抬高患者下肢,放低头部,用力按压患者水沟及左手合谷穴片刻,毫无反应.遂改用拿捏左腋窝下之极泉穴数下,并在胸部心前区部位按压5次,须臾,患者缓缓出现微弱呻吟;再用力按压左手合谷穴,患者才如梦初醒.继而点燃艾条熏灸神阙穴,并不断吹气助燃;数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汗出已收,面色微微泛红,精神转佳.嘱口服50%葡萄糖液60ml,继续施灸约10余分钟,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再观察30分钟无任何不适后,方才离去.

    作者:胡德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神经衰弱40例疗效观察

    采用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神经衰弱40例,同时设药物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药物组有效率77.5%,单纯针刺组有效率75.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和单纯针刺组(P<0.01),药物组和单纯针刺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针刺与心理疗法相配合调整脑功能紊乱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裴广祥;颜士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