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亭;李清;徐帅
目的 探讨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8%.结论 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联合G-CSF治疗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化疗方案,以小剂量、低浓度、持续作用、合理配伍为特色,疗效肯定,不良应较轻,无严重毒副作用.
作者:林晓燕;李凤菊;郭学凤;何玉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肺炎支原体肺炎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肺部体征及胸片好转或消失,部分患儿乃遗留咳嗽经久不愈,甚至发展为哮喘.2008年12月至2011年05月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致慢性咳嗽,报告如下:
作者:赵忠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西峡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8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日3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180例患者中,痊愈113例,显效41例,好转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9%;其中有13例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其他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价格低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建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15例加用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1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HBV DNA转阴率为53.3%,存活率为93.3%,高于拉米夫定组的转阴率(14.3%)及存活率(71.4%,P<0.05).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降至(54±19)μmol/L和(61±23)U/L,均较拉米夫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张俊荣;胡俊;鲍福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4 mg每晚1次口服,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达到喘息缓解所需时间为(5.8±2.1) d,对照组为(8.6±3.7) d.治疗组住院时间为(7.8±1.6) d,对照组为(11.2±2.8)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4例(7.4%)出现再次喘息,而对照组有12例(23.1%)出现再次喘息.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患病后喘息的复发率.
作者:王秀琴;刁志英;陆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讨论脑干脑炎的特点、MRI变化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15例临床确诊的脑干脑炎临床特点、MRI变化.结果 脑干脑炎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晕、复视、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为首发症状;全部患者均有单侧颅神经损害表现;MRI与临床定位相符率低;经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脑干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作者:梁中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DAPK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由钙离子/钙调蛋白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抑制肿瘤作用.DAPK可以影响细胞活力,诱导细胞的凋亡和自溶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将DAPK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晓刚;黄雪琴;张月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病人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从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前后2年内各随机抽取41例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历史对照研究,分别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多巴胺的用量、预后等指标.结果 实施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后与实施前病例组相比:实施后组各病人72 h内心率变异系数均值、动脉血氧分压变异系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后组72 h内心率、多巴胺用量明显低于实施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施前病死率为71%,实施后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小时一平衡的容量管理模式能够稳定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危重症病人病死率.
作者:郭永兵;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药物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例):对照组(N组)、右美托咪唑组(Y组)、艾司洛尔组(A组)和地佐辛组(D组).结果 三种药物组拔管期间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拔管前比较都升高,较对照组(N组)的拔管期间的低(P<0.05).结论 三种药物能明显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胡伟;周景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树脂材料和不锈钢丝固定外伤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树脂材料加不锈钢丝对外伤松动牙进行粘接固定.结果 20例患者固定时间为1个月,解除固定后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不损坏牙体组织且效果良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绀、呼吸困难;急性呼吸道与肺部感染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经治疗,41例出血停止,病情好转,15例因并发肺部感染、出血性休克及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死亡,病死率达26.79%.结论 早期诊断与防治是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王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6.31%,6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住院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2.6%.结论 静脉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心肌损伤,实现了血管功能重建,且患者治疗的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
作者:杨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的止泻时间、治疗总疗程、疗效等指标,在患者康复后对治疗组继续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进行巩固预防,并进行回访.结果 治疗组的止泻时间和治疗总疗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5.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80.0%(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对于防治相关性腹泻可以很快控制病情,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江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对有产后出血倾向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产后30 min内出血达150 ml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予米索前列醇0.6 mg直肠给药,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点滴或宫颈注射.结果实验组产后2 h出血量(298±105)ml,有效率98%;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358±95)ml,有效率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防治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芳;曹佃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类脑损伤,但临床上往往缺乏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成为不同类型脑损伤确诊、判断其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近3年我们应用头颅超声对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于生后给予常规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荣;刘静;李德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 已成功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它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有关研究认为,它使冠状动脉血管再狭窄率由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的10%~40%,进一步降至10%以下[1].因此,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成为世界心血管界研究的热点及重点.随着其在临床上的研究及应用对特殊冠状动脉病变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新的认识,下面将新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田景法;潘家华;郭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0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超声造影和CT两种方法对小肾癌的检出率.结果 20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符合18例(90%),CT扫描诊断符合16例(80%).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检出率高于CT,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CT对小肾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是超声造影由于其高检出率,为小肾癌检查首选手段.
作者:李伯堂;金晓武;李笑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骨性关节病是指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退行性变,常累及操作多、负重大的关节,多在中老年才逐渐出现症状.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变性,负重区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边缘形成骨赘,骨赘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晚期滑膜增生及变形.慢性损伤、姿势不良及老龄都是致病因素.
作者:李贞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1例患者常规使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奥曲肽联合使用生脉和硫酸镁治疗(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C-反应蛋白变化、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对比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并发症控制和病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生脉和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
作者:陈亚奇;王彩芝;房修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 对8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从术前护理准备、器械物品及药物的准备,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的配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78例治愈出院,占97.5%;手术死亡2例,占2.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护士必须具备广泛的临床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正确处理心脏手术意外的应急能力.
作者:徐淑仪;曾秀仪;何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