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69例疗效观察

詹德琦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 龙虎交战针法*, 刺法
摘要:将22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组169例,一般针刺手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84.6%,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一般针刺手法.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35例,用围刺扬刺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4.29%,针刺前后瘤体体积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1;远期疗效表明,进步及巩固率为90.00%.提示:针刺治疗能影响甲状腺腺瘤生长,预防组织癌变及良性肿瘤的恶化.

    作者:远慧茹;卞金玲;郑健刚;杜元灏;赵惠萍;石学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

    痛经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见于未婚女性.笔者采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德兰;刘颖;董虹滨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将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优降糖组(A组),黄芪肌注+优降糖组(B组),生理盐水穴注三阴交+优降糖组(C组),黄芪穴注三阴交+优降糖组(D组).结果:治疗后各组FPG、P2hBG、HbA1C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组间分析示D组疗效佳.结论:黄芪穴注三阴交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李龙宣;陈可;曾晓玲;王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采用耳穴贴压法对40例尿道综合征患者(Urethral Sydrome,US)进行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结果:耳穴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耳穴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组.并对发病原因及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狄涛;石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69例疗效观察

    将22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组169例,一般针刺手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84.6%,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一般针刺手法.

    作者:詹德琦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滞针牵拉和环刺治疗陈旧性面瘫120例观察

    滞针牵拉和环刺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瘫120例,与常规针刺法80例对照,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21.4%,总有效率77.6%.提示本疗法较常规针刺法治疗陈旧性面瘫效果好.

    作者:马雄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对肾上腺切除大鼠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

    观察肾上腺切除(ADX)大鼠哮喘模型针刺后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变化,并与ADX大鼠哮喘模型非针刺、ADX大鼠哮喘模型捆绑处理、普通大鼠哮喘模型和空白组作对照.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降低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对哮喘能从减少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方面发挥其治疗作用,亦表明针刺对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不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者:崔龙苹;杨永清;王正田;陈汉平;马淑兰;张英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火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10例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在关节边缘有骨刺形成的病变.笔者自1980年开始用火针治疗本病11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永明;姜作彦;孔旭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肩腿部软组织损伤58例

    软组织损伤是青壮年的常见病,笔者以取阿是穴为主穴,运用电针治疗肩腿部软组织损伤5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治疗习惯性流产22例

    1临床资料本组2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小30岁,大42岁.均自然流产2次以上,在孕期的头3个月内,出现阴道流血,用现代的保胎法治疗收效均不满意.

    作者:肖俊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循证医学与《中国针灸》临床研究报道的质量评价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近8年来<中国针灸>所刊载的文章,反映出针灸临床研究质量,并向国内针灸临床研究者介绍循证医学及其意义.手检出1991~1998年<中国针灸>刊载的所有临床研究性质的文章以及其中标明采取了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结果RCTs(263篇)仅占临床研究性文章(1828篇)的14.4%.结论:改进针灸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对提高针灸临床研究的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吴滨;何竟;李宁;刘屹;熊水清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148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多年来对临床较常见的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必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温和灸治疗嵌顿内痔3例

    内痔嵌顿为内痔痔核脱出肛外,肛门括约肛紧缩,使内痔脱出部分缺血、发炎、肿胀,不能还纳回肛内.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痔核缺血坏死,出现大出血等症状.笔者于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间,运用艾条温和灸治疗内痔嵌顿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龙澜允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康为电子灸与传统艾灸作用的比较测试报告

    采用计算机灸法研究测试分析系统对康为电子灸与艾条灸、药饼灸、WS301C频谱仪的致热作用模式,以及热幅范围、皮肤温度、热透深度进行了同步测试和比较.结果提示:康为电子灸存在特定的致热模式和较好的热透深度,并在传统艾条灸、药饼灸刺激方式上有所提高.

    作者:韩钟;徐晓庆;肖定柏;吴小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眼针为主治疗眼肌麻痹20例临床观察

    应用眼针捻转补泻法为主,配合头皮针、体针治疗眼肌麻痹20例.结果:治愈17例,好转3例,治愈率85%.本法适用于脑血管病、糖尿病导致的难治性眼肌麻痹.

    作者:叶云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尿潴留

    新生儿尿潴留临床上少见,我院1978年1月~1998年1月发生6例,经穴位按摩治愈,避免了导尿或膀胱造瘘给患儿带来的痛苦,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志;项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60例

    股外侧皮神经痛,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的综合征.笔者近年来运用电针方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60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陈敬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头皮针治疗皮质盲12例

    1临床资料笔者自1993年3月~1997年12月,用头皮针治疗中风致皮质盲12例.其中住院患者9例,门诊3例.男、女各6例,年龄37~77岁,平均62.4±14,病程1~6月.脑梗塞10例,脑出血2例.均经CT证实,排除眼底病变.脑梗塞部位:枕叶4例,顶、枕叶3例,顶、枕、颞叶2例,内囊后肢1例.出血部位:枕叶1例,顶、枕交界区1例.12例患者急性期均住院治疗.脑梗塞患者中8例用精制蝮蛇抗栓酶静滴21天,2例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3天及脑活素治疗等.脑出血急性期常规治疗,其他症状好转,但仍有视物不清,偏盲,畏光等.

    作者:李素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面瘫43例疗效观察

    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面瘫43例,并与对照组48例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观察组平均疗程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时间短、收效快.

    作者:王敬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配刺络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将偏头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电针配刺络观察组32例,西比灵麦角胺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66.7%.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孟梓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