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测定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

刘晶;王光函;张颖;曹宏伟;庞敏

关键词:辽藁本, 气相色谱法, 藁本内酯, 正丁基苯酞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同时测定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为辽藁本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MS气相色谱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H2:40 mL·min-1,空气:400 mL· min-1,流速1 mL·min-1,程序升温务件:50℃,10℃·min-1至94℃,2℃·min-1至102℃,5 ℃·min-至130 ℃,2 ℃·min-1至144℃,0.5℃·min-1至145.5℃,0.2℃·min-1至146.8℃,后运行5分钟至280℃.结果:建立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测定方法.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线性范围分别为:85.6 ~684.8μ.g·ml-1、46.13 ~738μg·ml-1.精密度、重复性、8h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测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脾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中医学“瘿病”“虚劳”范畴.基于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方面探讨桥本甲减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提出“脾肾两虚则化气行水不能、血液运行无力”为其基本病机,病理因素离不开水湿、痰浊、瘀血,同时结合“益火补土”及“治未病”思想,进而总结出从脾肾治疗及预防桥本甲减的经验,强调临证治疗时“健脾不忘化湿祛瘀,补肾注重阴阳双调”的重要性,以期此法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凯伦;王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曹式丽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验案二则

    IgA肾病作为肾脏病领域难点问题,中医药个体化防治有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对IgA肾病的中医药防治颇有心得.通过撷选曹式丽教授中医治疗IgA肾病典型医案,直观阐释其重视标实毒损、正虚络瘀,强调祛邪调补并重,关注中医宏观辨证与病理形态观察的整合等学术特点,并对其广义毒损的界定、肾络瘀滞的成因与特征予以分析,初步总结其IgA肾病临床用药特点,为IgA肾病综合防治方案优化与中医肾病学术体系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窦一田;杨洪涛;林燕;张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张仲景汗法论治湿、水、饮病思路探析

    汗法是张仲景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不仅用于外感病还可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祛风湿散水饮是张仲景汗法的一大特色.张仲景汗法论治湿、水、饮病的机理在于宣发腠理给水液以通路,病在表者汗而发之,肺与皮毛相通,发汗宣肺互相为用,其汗法的论治思路在于微汗祛湿,发汗散水,宣肺化饮.张仲景发汗善用麻黄,随证配伍,功用各异.

    作者:张丹丹;温成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从伏邪理论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西医缺乏有效防止其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以“火”为主,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反复发作则因伏邪留伏体内遇诱因而发,脾胃伏火被认为是其重要的病因病机之一.因此着眼于脾胃,从伏邪理论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治疗从清泻伏火兼调理脾胃、扶助正气着手,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陈杰;丁维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诱导新生SD大鼠骨髓细胞法获得破骨细胞,以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来鉴定破骨细胞,用TRAP+细胞计数、TRAP活力测定检测“附子-白术”药对对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力的影响.取新生SD大鼠颅骨,多次酶消化法获得成骨细胞,分别用低、高浓度的附子-白术药对进行药物干预,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ALP活性.结果:附子-白术药对低、高剂量(1 mg/L和10mg/L)能显著性地抑制TRAP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及TRAP活力,“附子-白术”药对低、中浓度组成骨细胞的增殖及ALP的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白术”药对具有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的作用及骨吸收功能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程旭锋;张新峰;刘琦;乔翠霞;赵慧朵;马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同时测定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为辽藁本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HP-5MS气相色谱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H2:40 mL·min-1,空气:400 mL· min-1,流速1 mL·min-1,程序升温务件:50℃,10℃·min-1至94℃,2℃·min-1至102℃,5 ℃·min-至130 ℃,2 ℃·min-1至144℃,0.5℃·min-1至145.5℃,0.2℃·min-1至146.8℃,后运行5分钟至280℃.结果:建立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测定方法.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线性范围分别为:85.6 ~684.8μ.g·ml-1、46.13 ~738μg·ml-1.精密度、重复性、8h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辽藁本中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含量测定.

    作者:刘晶;王光函;张颖;曹宏伟;庞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眼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片、甲钴胺、强的松片等西药治疗,治疗后14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1例,治疗组愈显率86.6%优于对照组70.9%;治疗组疱疹结痂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眼部损害临床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均有效,电针结合放血疗法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快速缓解疼痛,促进疱疹结痂,减少眼部损害,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曾慧;陈纯涛;黄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病程的关系,明确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证候要素,总结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492例经过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3例,非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9例,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个证候要素中血瘀、血虚、气滞、气虚、内毒、寒凝、痰浊、阳虚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机演变规律为气血不足→气滞血瘀、内毒产生→脉络损伤、痰浊内生→阳气损伤、寒凝脉络→肾虚水停.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随着病程的延长,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

    作者:王永刚;尚俊平;齐婧;钟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伤寒论》少阳病的特点及提纲问题探析

    探讨《伤寒论》少阳病的特点并进行剖析,故从少阳病易经腑同病,易气郁、易化火,易生痰、生饮、生水,易伴发太阳、阳明、太阴、厥阴之气不和等特点来阐述.作为一经病的提纲主要指这经病的主要证候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在描述的手段上,可以是这经病主要证候的病机、临床表现及病变特点.笔者梳理了历代医家对少阳病提纲的看法,以及论证第263条可当之无愧地作为少阳病提纲的观点.

    作者:包雨晴;石银龙;周春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以清代蜀中儒医刘福庆、刘莹为例论儒学与中医学的相关性

    儒医是以儒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结合的载体.故以清代蜀中儒医刘福庆、刘莹父子为例,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儒学与中医学的内在联系及刘氏父子由儒转医的深层原因进行阐析,认为刘氏家族世代习儒,格物致知、济世救人、知医为孝是促使其由儒转医、医儒结合的客观条件,在他们身上有着儒学和医学的双重特性,集中反映出“医儒同道”的文化色彩.刘氏父子自儒转医、儒医结合的成才路径也使我们思考在当今中医传承中,不应单一地看待中医理论体系而忽视其背后的儒家文化.

    作者:高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文本挖掘的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情况分析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见养生保健方法.结果:高血压病中医养生要重视修身养性、节制饮食,针灸、按摩(含推拿)、导引、打太极拳、保健功是高血压病常见保健方法,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阳心经是针灸的常用经脉,足三里、大椎、肾俞、关元、气海是常用的穴位贴敷部位,百合、三七、山药、山楂等常用于药膳食疗中.结论:当前中医养生保健临床研究较少、缺少循证证据的情况下,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高血压病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索高血压病的常用保健方法,为高血压病患者开展自我保健提供支持.

    作者:王丽颖;郑光;赵学尧;韩学杰;白卫国;王跃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SIRTs/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调控及其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机制

    慢性肾脏病是不可逆、进行性病变,其发生机制是一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肾脏纤维化是其直接原因,肾脏纤维化病变的直接原因是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和细胞变性而失去原有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聚集是肾脏纤维化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大量的研究显示在肾脏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细胞信号通路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肾脏纤维化病变进程中对病变的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其功能调控作用可能与SIRTs/NF-κB密切相关.应用芪归益肾方对实验动物的研究中发现,中药方剂对于促纤维化因子TGF-β1有明显抑制调控和抑制细胞外基质作用,其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IRTs/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发挥抑制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魏明刚;何伟明;熊佩华;孙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王好古“寒中证”治法探要

    在《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基础上,张元素阐发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认为人之患病在于“本气虚”,故其脏腑辨证理论又尤重于探讨各脏腑虚损证治,其中关于脾胃虚损的探讨更是贯穿于易水学派发展的始终.在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的指导下,李东垣、王好古先后阐发了脾胃虚损“热中证”“寒中证”的治法,形成了脾胃虚损证治的完整体系.脾胃虚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脾胃内伤初期的“热中证”之后尚有“外阳内阴”“内外俱阴”或“中寒湿盛”的不同证型演变.王好古对各种“寒中证”的辨证论治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炼可为临床脾胃虚损辨治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郭彦麟;陈东梅;孙钰;任北大;王泷;张保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柴胡和黄芩配伍的研究进展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常见的配伍形式.柴胡、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方,是张仲景柴胡系列方剂中具代表意义的基本配伍,也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柴胡和黄芩配伍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志系统疾病以及发热等都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利胆、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故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柴胡、黄芩配伍进行综述,根据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类及柴胡和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均具有抗抑郁作用,且配伍后黄芩苷和柴胡皂苷溶出率均提高,以及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柴胡类方(柴胡为君药)多常配伍黄芩清热泻火等推断,即柴胡配伍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但仍需学者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亚芹;瞿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仝小林“新病机十九条”阐释概要

    针对当代疾病的特点,仝小林教授提出“新病机十九条”,故对其“新内经十九条”简要释意.虽言病机实则比病机的内容更加丰富,论述了病因病位等内容,如皆属于“膜、神、髓、脾、络”均可归属于“病位”,皆属于“燥、佚”等可归属于“病因”.条文或依照临床经验对疾病传统病机、治法进行新的思考,如感冒的病机病位、脏腑风湿论、凉燥郁火的病机、顶焦神系与髓系的理论以及过敏性疾病、慢性炎症急性反复性发作疾病、脏纤维化的治疗等;或可反映当代老年病、慢性病、多代谢紊乱性疾病(脾瘅)、心理性疾病与医(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如脾瘅、老年性抑郁症、癔病、神志性疾病等.以上诸条多是对疾病规律的精要概括,在临床运用时可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加以运用.

    作者:逄冰;赵林华;刘文科;宋斌;周毅德;于晓彤;何丽莎;王涵;顾成娟;沈仕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李振华疏肝健脾、豁痰清心辨治脏躁病经验

    李振华教授在研究脏躁病的过程中,认为该病病因缘于精神受到刺激,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火过盛则耗伤肾阴,肾水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济,肝火、心火旺盛出现神经失控和思维混乱;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又可损伤脾胃,水湿运化失常,湿遇火而成痰,痰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则思维更加混乱不能自主,因此肝、脾、心、肾是本病的主要病位,其病机为肝郁脾虚,心肝脾肾四脏功能失调.治疗以“通”字为先,宜疏通肝气,气行则湿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湿消失,痰热成无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依照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清心豁痰安神的治法,李振华教授研制出“清心豁痰汤”治疗脏躁病.

    作者:华荣;孙景波;李郑生;张正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绝经期失眠从心肾论治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此期冲任渐虚、天癸将竭,失眠是其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其高发生率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故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及临床实践发现,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分型主要为心血不足型、肾阴亏虚型和心肾不交型3个主要证型,同时对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深入分析,并列举各型常用代表方剂和病案,进而从心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的可行性进行阐释,希望对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周滢;舒承倩;唐欣;杨军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规律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2007-2017)文献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采用该平台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10年小儿泄泻的推拿选穴规律.结果:共筛选小儿泄泻推拿处方551个,涉及78个穴位,其中常用穴位(应用频次≥20)27个,频次4127次,占穴位总频次的94.87%.得到常用穴位组合共137个,其中2个穴位组合38组,3个穴位组合51组,4个穴位组合35组,5个穴位组合13组.结论:推拿治疗小儿泄泻核心穴位为脾经、大肠经、腹、七节骨、龟尾、脊柱、脐、足三里8穴,可以作为小儿泄泻的基础推拿处方供临床参考.

    作者:杜君威;葛湄菲;周姝君;孙潇君;戴伲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吴银根治疗支气管扩张诊疗思路与用药特色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率较低的特点.由于病情反复发展,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肺组织及肺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生活质量也明显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的治疗方案西药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以减少急性加重期的次数,但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不佳.而中医药在改善机体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通过临床门诊医案,总结上海市名老中医吴银根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特色,以传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

    作者:程雪;方泓;吴银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癌之经络观

    乳腺癌起病于半表半里之间,与经络的运行变化密切相关.经络就像河流,乳房可以看作湖泊,河流枯竭,河道不通,湖泊之水就由活水转为死水渐而生腐,终导致乳腺癌.其中邪气有如泥沙坏物,使水质黏稠,流动缓慢,因实而致虚,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在十二经脉中,肝胃二经与女子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密切,因两经属性不同导致肝经易实而胃经易虚.治疗时可用疏通河道之法疏通经络,重用补益气血之药以开源,配合消积和解之法以澄流.同时肝经与胃经共治,补胃经之虚而疏肝经之郁,使得由经络所成之结块从经络而散.

    作者:叶凯;杨小娟;黄芊;吴红彦;窦建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