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酸氟罗沙星对15例涂阳肺结核阴转的临床观察

李力鸿;吴高达

关键词:乳酸, 氟罗沙星, 涂阳肺结核, 获得性耐药率, 结核病流行病学, 现报道如下, 抗结核药, 调查结果, 强化期, 治疗, 显示, 控制, 开发, 病例
摘要:我国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结核初治耐药率为16.6%,获得性耐药率为47%,总耐药率为27.8%[1],严重影响了结核病的控制.因此,开发新的、有效的抗结核药是当务之急.我们在强化期使用乳酸氟罗沙星(Fleroxacin Lactae,简称FLSX),对15例涂阳肺结核病例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气道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对危重病人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不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插管,还是气管切开,都能够减少解剖死腔和气道阻力,增加有效通气量,确保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但是由于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失去了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保湿和过滤作用,且病人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肺部感染机会必然增加[1].因此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人工气道病人很重要的护理工作.根据肺部并发症的原因,我们积极进行多种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寇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14例诊治分析

    脑栓塞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时,左房扩大,血流缓慢淤滞,易发生附壁血栓,同时血流不规则使栓子易脱落形成栓塞,从而导致脑血栓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我院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脑栓塞的住院病人1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作者:何翼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早产疗效观察

    早产一直是产科的热点问题,早产儿一直是围生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功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已取得了瞩目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起随机将治疗多胎及先兆早产分别使用单纯药物治疗及加用宫颈环扎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丁淑珍;王敏晰;卢丽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急症,抢救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对有典型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些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并且差别较大,尤其是老年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约有1/4不被病人发现,误诊、漏诊率较高.有典型胸痛症状者仅占20%,无胸痛症状者常表现为神志变化、晕厥发作、偏瘫、泵功能衰竭、呕吐、心律失常等,或根本就无症状,给诊断带来了困难.现根据我们在临床中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体会,总结出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类型、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的改变及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夏新社;白保强;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5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在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观察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闫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常见葡萄球菌耐药谱变迁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常见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995年及2004年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652株,表皮葡萄球菌269株,溶血性葡萄球菌145株.其中200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RSH)检出率分别为54.3%、62.6%、63.6%,而1995年分别为56.0%、42.8%、47.3%.2004年MRSA、MRSE、MRSH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耐药率均为1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趋于稳定,无明显增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与1995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MRSA检出率趋于稳定,MRSE、MRSH检出率呈上升趋势.MRSH呈多重耐药现象,耐药率仍有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万古霉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尽量联合用药治疗多重耐药的MRS感染.

    作者:童照威;张龙琪;王伟洪;施柏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热性惊厥46例临床分析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病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等所致的高热,持续频繁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等不良后果.在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46例热性惊厥患儿,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金巧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05年6月自我院分离的191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22.5%,ICU分离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ICU 21.7%~42.6%(P<0.05).结论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傅山;曾利;冯羡菊;徐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倾向,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现将我院256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瑞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降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3例疗效分析

    血栓性静脉炎是静脉炎症和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闭塞血管引起相应血供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的外周血管病,其不仅影响患肢功能引起残疾,栓子脱落还可能造成肺动脉栓塞,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70%~90%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上述疾病[1].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此类病人43例,在既往治疗方法(川芎嗪+丹参+青霉素)的基础上,应用降纤药物去纤酶(商品名降纤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有关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师振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2005年间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胆管损伤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254例,发生胆管损伤并发症6例,2例术中发现小撕裂伤,修复后置入T管支撑引流,4例术后发现,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管支撑,均治愈.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胆管损伤并发症重在预防,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并发症也很关键.

    作者:洪勇;曹杰;夏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4年,我院心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227例,切口感染率1.8%.4例切口感染集中在2004年4~7月,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同时采取了控制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当霞;张莉;刘存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慢性鼻窦炎误诊586例临床分析

    急慢性鼻窦炎多可引起眼眶周围疼痛、眼痛、偏头痛和鼻窦及其放射区痛等症状,大多痛点明确,规律性强,一般可明确诊断并作相应治疗.部分病人因眼部症状明显而首诊于眼科,如不作详细检查,易造成误诊误治.我科自1985~2004年共发现586例眼科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亚明;杨发斌;和变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综合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爆发的控制与护理

    目的 对ICU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与控制.方法 采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痰液及环境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了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在ICU内引起爆发流行,医务人员的手是感染的重要媒介.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重点科室的监测、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周小萍;林红;郭玲娇;金艾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空肠上段及胰胆管的出血,其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及周围循环衰竭.其原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和以消化性溃疡为主要原因所致的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我科自2000~2005年共收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96例,经过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低钠血症对老年慢性肺心病预后的影响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其主要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往往因临床医生重视不够,导致病情加重,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5例肺心病病人(其中21例合并低钠血症)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以了解低钠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唐启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缺氧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有关全身性缺氧,尤其是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继发癫痫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近年来心肺复苏后继发癫痫的病例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月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伤情重,情况急,变化快,可导致急性脑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颅脑损伤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2003~2005年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共收治颅脑损伤危重患者276例,将其留置导管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郭桂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480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年下降,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下降明显.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着98.2%的敏感率,多粘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也保持着95.0%的敏感率.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临床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李玉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0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项目健康教育调查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检测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保证糖尿病检测项目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结果 60%患者对糖尿病检测项目的相关知识缺乏,40%护理人员对患者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对保证糖尿病检测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谢福萍;张梅;梁秋蓉;黑花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