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国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80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远高于对照组的75.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韦莉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进行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对其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配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住院时间等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配合可以使手术的配合效率明显的提高,显著的缩短了手术的时间,使得术中的出血量大大的减少,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蒋粉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对于记住手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43例脊柱手术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2016年11月我院开展疼痛护理,应用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另44例脊柱手术患者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结果: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脊柱手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围术期疼痛,改善围术期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作者:樊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亚健康五维量表各个维度在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找出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在亚健康中的占比情况,为提高大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00名一年级至四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3.8%,其在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父母是否离异、家庭月收入情况等方面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父母离异情况.同时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主要与其应对方式不良有关.结论:大学生亚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相关部门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阳;谭会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住院期间采取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1年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住院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3人,对照组37人,对干预组患者进行6次(为期3周)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系列教育,而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入院后的常规宣教.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间在出院1年后的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20例(60.6%),部分依从6例(18.2%),不依从7例(21.2%),对照组完全依从11例(29.7%),部分依从9例(24.3%),不依从17例(45.9%).两组患者1年后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与疾病知识相关的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依从性,对预防复发和促进社会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作者:朱峰;杨绪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将窄谱中波紫外线方法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2月中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结合组,常规组患者仅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PASI评分与患者焦虑情况.结果:结合组患者疗效好于常规组,且治疗后的P A S I评分明显下降,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银屑病患者治疗而言,患者同时接受紫外线方式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富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儿童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因害怕疼痛而产生焦虑及恐惧,配合性不高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行为诱导法、镇静镇痛技术,儿童牙科全麻技术等.本文主要总结镇静镇痛技术在儿童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唐俊芳;唐黎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及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实验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发生并发生的概率为3%;而在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同时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晶;张容;张婷婷;罗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与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开展的14例胰腺囊性肿瘤手术病例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汇总与评价.同时,结合文献及相关临床指南对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根据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影像学表现及术中快速病理情况,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及单纯肿瘤切除术.肿瘤切除率100%,术后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胰瘘及腹腔感染.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无患者死亡,无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胰腺囊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正确术前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是胰腺囊性肿瘤治疗的关键.
作者:周晓东;唐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对临床输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输血的8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胆红素对比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交叉配血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其中无出血症状的有54例,对无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测定,观察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判断能否达到临床完全有效输血.结果:80例患者输血均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凝集强度的原则进行输血,输血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适症状,输血前后胆红素变化不明显,54例患者输血后血红蛋白增长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别.结论:在抢救用血情况,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的患者输血遵循主测相合,次测凝集强度不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原则,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或者去白红细胞是合理并且相对安全的.
作者:刘友迎;龚国忠;王远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关于输尿管结石病患手术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探讨分析.方法:选取613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病患疾病确诊后,表明均需要接受碎石术.对病患围术期内的并发症病因和预后办法,做以详细的研究.结果:本次手术治疗期间,19例患者出现不同情况的并发症,病发率为3.10%.经过医生对并发症的干预,19例患者均已康复出院.结论:罹患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由于医生手术操作不良等原因,会出现不利于身体恢复的多种并发症,因此医生需要通过不断提高手术技巧等方式,减轻并发症带给病患的身心痛苦.
作者:朱浩杰;黄丽娟;胡羿;方亚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国内多家医院参与的全球首个大型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临床研究(Tie-COPD)取得突破性进展,证实使用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阻肺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失能老人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0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70例实施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洗脸刷牙时间、穿脱衣服时间、入厕时间、沐浴时间、心理护理时间、服药时间、翻身拍背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训练时间、步行训练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身机能活性运动疗法在失能老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茜;封小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针灸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1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药物+牵引治疗,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的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余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2例,为参照组行X射线平片影像学检查,针对研究组实施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急性肠梗阻诊断过程中的引入运用,能够取得较好结果,相关经验适宜推广.
作者:蓝东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例研究对象是从我科室在职的临床护士中选取的,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9例研究对象.干预组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护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结果:在临床工作满意度评价方面的比较,干预组护士的同事关系、工作被认可、家庭/工作平衡、管理、工作负荷、个人成长及发展、工作本身及工资福利等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护士更高,以上各项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对比内固定与保守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对比两组骨折复位(Lindahl)优良率及肢体功能恢复(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indahl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aje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jeed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骨折复位质量,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周世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后将这60例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较为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骨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住院费用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两组患者的组间对比相差较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现代研究发现,生物膜与慢性伤口的感染和难以愈合密切相关,如何防治生物膜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追本溯源,了解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对从源头上寻找有效防治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晓新;李静如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还吸烟,那么他们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会高出10倍左右.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