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范
用比索洛尔治疗70例肺心病伴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同期住院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用比索洛尔2.5mg,每日2次口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达77.1%,其中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反复短阵发作性房速的疗效优于多源性房速.临床上无应用比索洛尔后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证明比索洛尔对肺心病伴室上速疗效肯定;肺心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亦能很好耐受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
作者:廖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腺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设立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80例),所有患儿于入院时抽静脉血查四病毒IgM抗体及进行IL-2含量检测,给予穿琥宁抗病毒及平喘、镇静雾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牛胸腺素肌注治疗,连用5天,然后对所有患儿进行IL-2含量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喘憋减轻、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01),咳嗽、干罗音、湿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IL-2水平明显上升(P<0.001).结论:胸腺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良好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剂和增强剂.
作者:董懿珍;翟丽云;张曦;赫安娜;王惠丽;王文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心包囊肿7例,现对其诊断和外科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19~6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3例,胸闷或隐痛3例,心悸1例,气短1例,体检发现3例.X线胸片检查7例,CT扫描5例,MRI检查1例,均显示心隔角前下纵隔单一圆形、椭圆形或泪滴状,直径约4.0cm~15.0cm大小,密度均匀浅淡,边缘光滑清晰的囊性肿块影.右侧6例,左侧1例.
作者:陈光辉;戴建华;李国仁;苗福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治疗体会.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保守治疗4例,再手术治疗4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1例.结果:保守失败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保守治愈率不高、时间长;再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但手术较困难、危险性高,易致副损伤的发生;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术后胆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勇;杨绍雄;王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耳蜗的结构特殊,用常规CT和MR扫描不能很好地显示其全貌,通常所用的方法是3D原始图像经大投影(MIP)重建而获得耳迷路影像.这需要多方位多角度重建,既操作复杂,又有一定的失真度.我们旨在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并且讨论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评估价值.
作者:朱勇猛;朱雪君;阮新忠;黄求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从1953年施行首例心内直视术以来,心肌保护作为心内直视术的首要考虑及主要辅助措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心肌保护液的温度和成分.
作者:赵向东;秦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低浓度时可产生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曲马多为阿片受体激动药,可强化局麻药的镇痛作用.笔者将两者联合用于剖宫产病人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996~2002年连续收治18例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史,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切除脾脏 ,胃底前后壁以缝合器缝合阻断胃壁上行血流,4例术后5年内再次出血.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时,贲门周围静脉都显著扩张,必须彻底予以阻断,才能彻底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防止再出血.
作者:张宏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对激素内分泌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依那普利10~20mg/日,连用8周.治疗前后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栓素、前列环素、内皮素-1、一氧化氮.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例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栓素、内皮素-1水平下降,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水平上升.结论:依那普利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改善,可抑制心力衰竭时激素内分泌激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汪玲;张金华;吕天河;徐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以25例正常人血、尿CA-50测定值为依据,与2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尿CA-50测定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于缺乏敏感肿瘤标志物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来说,血、尿CA-50的测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蔡云祥;钟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特别在发病后24h内,死亡率占未及时治疗的36~72%.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上尿路结石为泌尿系结石中常见、发生率高的一种疾病,常因种种原因漏诊.我将本院近两年首次做KVB平片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或疑为它病的患者,经过追踪观察和进一步诊治后证实的上尿路结石共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惠平;吕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脑穿刺,生理盐水冲洗,尿激酶液化引流对36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治疗存活22例,治疗成功率61.1%,其中恢复良好11例(30.3%).结论: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是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丘敏梅;魏健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化疗依然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体力、食欲等,甚至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因此,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而提高疗效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增效减毒,我科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并与单纯化疗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辉;马智勇;刘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是心肌酶学及心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测定5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CK、CK-MB、AST、LDH、α-HBDH)及心肌钙蛋白T,同时以健康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K、CK-MB、LDH升高较为明显,而AST、α-HBDH升高不明显;而且心肌钙蛋白T阳性率中毒组明显低于心梗组.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升高可能为骨骼肌损伤所致,而非心脏损害.
作者:周荣;李桂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估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使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了21例外伤性骨折后的骨不连患者,平均年龄32岁.结果:在接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得到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9周.结论: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骨不连的技术仍然有其适症症,尤其是在闭合穿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它有确切、实用的疗效.避免过早负重,可以减少其并发症.
作者:张涛;武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30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3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与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陶星法;杨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通过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呼吸功能影响,为临床合理选用镇痛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吴亚珍;王金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将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不同疗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A组(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B组(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组)、C组(红霉素组)3组;每组50例.用临床试验的方法,比较三组间的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两两比较,除A、B组与C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A、B两组为高;其他组间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经方差分析,A组与B、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A组费用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A、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A、B组为低.结论:阿奇霉素早期转换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痛苦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减少院内感染等优点,有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渗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治疗4~5天后基本状况均明显改善,复查血钠示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大剂量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及进食少是本组脑出血患者出现低渗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金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