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劲华;任军华;屈丽娟
我科自1996年~2003年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3例,术后并发症18例,发发率为33.9%.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中操作欠熟练、病情较重有关.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72.2%;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4例,占22.2%;1例导线绝缘层破裂,占5.6%.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大部分得以纠正,并发症的防止重点放在严把手术操作和合理选用起搏器上.
作者:申源生;马伟东;朱楚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5例冠心病中无并发症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治疗,后者加入比索洛尔治疗;样本中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先处理并发症,再加入比索洛尔干预.观察HR、QTmin、QTmax、QT、QTd、JT、JTd变化.微机数理统计.结果: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QTd、JT、JTd等指标显著缩小(P<0.05).单纯纠正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对其QTd、JT和JTd等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二者纠正后再加用比索洛尔,QTd等显著缩小(P<0.05).结论:单纯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电生理,而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地缩小心肌复极化离散程度而降低冠心病猝死率.
作者:罗劲华;任军华;屈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心脏病、中风、确诊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能防止复发缺血事件(CURE)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另外,硫酸氯吡格雷对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有好处.
作者:江启蓉;肖顺林;谢川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施行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并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PMN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初诊和20例缓解期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PMN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8、IL-6、TNF-α、NO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后肾病综合征患儿.缓解组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初诊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中IL-8、IL-6、TNF-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PMN凋亡呈负相关,与病情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IL-8、IL-6、TNF-α、NO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PMN凋亡延迟,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多可能是导致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适度调控PMN凋亡,有可能成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洲;严务贞;余耀伦;徐军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0年1月~2003年10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250例中晚孕期检查及待产孕妇产前行B超检查,发现脐带绕颈73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中正;闫泗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照研究乳头溢液病人的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与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恶性病诊断的差别.方法:乳头溢液病人325例先行单纯溢液细胞学检查,然后再行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沉积细胞学检查,比较两者乳腺恶性病的阳性率.结果:乳腺导管内视镜乳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结论:用乳腺导管内视镜行乳管冲洗液检查能够更准确、更早的检出乳腺恶性病.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腹对心肌的损伤情况.方法:选择2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用人工气腹机注入CO2压力12mmHg,麻醉前及人工气腹后4Hr各采左肘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TnT)水平.结果:人工气腹后CK、CK-MB、LDH均明显高于术前,而cTnT水平较麻醉前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可引起心肌酶谱的变化,尤其是原有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易致心肌损伤.
作者:徐晨婕;朱健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胎漏、胎动不安是妇科的常见病.寿胎丸作用显著,为临床保胎的常用方.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味,临床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刁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囊性扩张症.采取囊肿切除,胆道重建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的标准术式已无争议[1].我院1992年~2001年采取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魏建民;黄岭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水平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急性氟乙酰胺(CK,CK-MB,AST,LDH,α-HBDH)中毒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毒后第1~7d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P<0.01),第3~7d达到高峰.入院时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1),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确可引起心肌损害,且中毒程度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肌酶可作为一个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病情变化、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孙杰;潘超雄;彭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tis,NF)经积极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保全了肢体,挽救了生命.
作者:解永林;洪云峰;杨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丝线环形缝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2003年丝线环形缝扎治疗184例移位髌骨骨折的经验.结果:随访6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达91.8%.结论:丝线环形缝扎固定是治疗髋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玉玲;张连平;杜兵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前胆汁引流(PBD)减轻梗阻性黄疸对于手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胰头及总胆管下段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例89例,其中35例患者PD术前进行胆汁引流减黄手术,54例患者未行PD术前减黄手术,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中胆汁培养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D术前减黄组由于PBD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道感染1例.术前减黄组PD术中胆汁培养阳性16例,明显高于未减黄组3例(P<0.05).减黄组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35)明显低于未减黄组(28/54)(P<0.05).结论:PD术前减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但减黄确能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常有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头颅CT和核磁共振证实的32例小脑梗死分析如下:
作者:蔡亦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定向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方法:立体定向组使用立体定向仪.CT定位定向组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舒张压P=0.032.结论:高血压是否得到较好控制是决定再次脑出血的首要因素.控制血压是防止术后再次脑出血的重点.
作者:陆川;孙军;何学雄;肖达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甲亢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素(thyroiu hormore,TH)变化,对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对92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4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
作者:江榕;林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图像表现与病理的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91.1%(51/56).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栗河舟;栗河莉;刘云;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有无并发症、抗结核药物的影响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BACKMANCX9全自动生化仪对38例患者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与病变范围(t=1.695,P<0.05)、有无并发症(t=2.03),P<0.05)、抗结核药物的治疗(t=1.735,P< 0.05)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动态检测血尿酸含量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戴恒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以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2例有素食倾向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予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选择同期肾功能相近的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予动物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两组病例每日蛋白摄入量和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观察上述两组病例低蛋白饮食前后肾功能、血磷和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低蛋白饮食后,两组病例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均有所下降(P<0.01).研究组血肌酐和24h尿蛋白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无机磷和营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以大豆蛋白为主的低蛋白饮食更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和血肌酐.
作者:毛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