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玉洁运用调更解郁方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经验

韩佳;苏莉莉;闫昕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 调更解郁方, 热郁少阳, 名医经验, 刘玉洁
摘要:总结刘玉洁教授运用调更解郁方治疗热郁少阳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经验.围绝经期抑郁症(Menopause Depression)是处在围绝经期的女性常伴发的一种精神情感障碍.在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可能经历来自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转变,长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极易造成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终发展为围绝经期抑郁症.刘玉洁教授认为情志不遂、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治疗以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为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在系统回顾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群决策,结合多轮研讨与论证,确定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权重赋分.历时三年余,逾百名临床与方法学专家参与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于2017年8月24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包括3项主要指标(3分/项),即舌胖边有齿痕、苔腻、苔滑,2项次要指标(2分/项),即胸闷、脉濡或滑,8项其他指标(1分/项),即肢体困重、口黏、体胖、大便黏滞、脘腹痞满、面色晦浊、嗜睡、纳呆,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见上述指标累计赋分≥6分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本标准可以与冠心病其他证诊断标准合并使用,并推荐用于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是否可以用于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待研究.

    作者:胡镜清;许伟明;王传池;林明欣;江丽杰;张伯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肾蠲痹法治疗痛风漏诊脊柱关节病案例分析

    脊柱关节病是一组有一些共同特定临床特点并与HLA-B27等住基因相关的疾病,是目前临床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一大类风湿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尤其是以外周关节炎起病的不典型患者临床常易误诊、漏诊.故报道1例因痛风病史而漏诊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的病例,经益肾蠲痹法联合泄浊化瘀法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合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探讨本案漏诊原因,并总结朱婉华教授对脊柱关节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的线索及临床治疗经验.

    作者:顾冬梅;蒋恬;江汉荣;朱婉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辨证论治发展历程的思维演变

    张仲景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理论基础,因脉证而论治用方,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称“平脉辨证”,以此开辩证论治先河.此后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方式又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金元时代刘完素和李东垣把病机发展成病机学说,使辨病机的理念运用于辨证论治,提出病机辩证和气化的升降出入;第二次是近代在引进现代医学病名而同时辩证论治的实践中,引进微观辨证、影像学等临床技术,逐渐蕴发了弊病与辨证相结合,使医者的临床思维方式得到变换提升.

    作者:肖厥明;孟庆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栝楼果实贮藏过程中糖分与质量的动态分析

    目的:测定栝楼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外现、5-羟甲基糠醛和糖分的动态变化,探究贮藏对栝楼加工的科学机理.方法:按照山东道地栝楼的加工方式,在阴凉处贮藏栝楼果实,定期描述果实的外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分的含量.结果:栝楼的新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得到了干燥,由基本成熟到完全成熟,内部逐步形成焦糖色,糖分含量快速升高并趋于平衡,但不产生5-羟甲基糠醛.结论:通过阴凉干燥处的贮藏,可以使栝楼果实得到干燥并变得成熟,有利于耱分的积累,达到道地优质栝搂“糖味浓者为佳”的物质特征,建议栝楼果实采收后采用阴千方式.

    作者:王银娣;孙文;王淳;吴翠;马玉翠;巢志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基础理论视觉化的探讨与研究

    信息视觉化是视觉设计领域中近年被越来越关注的新领域,中医基础理论的视觉化,把抽象的中医内涵和基础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能够打破人们了解和学习中医的阻碍.故研究目前中医基础理论表现的现状,比较视觉化的不同实施方向,包括图片展示、视频录制、动画制作等,发觉动漫的形式在表现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着可塑性强、元素丰富、通俗易懂、视觉识别率高等优势,因此利用动漫形式表现中医基础知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由此阐述中医基础理论视觉化的可行性和多种设计思路.

    作者:苏传琦;王旭东;佘侃侃;崔成韵;王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影响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将6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30例,常规给予唑来膦酸基础上服用独活寄生汤,对照组31例只给予唑来磷酸治疗,观察增加服用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发生SREs的几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实验组能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实验组与对照组PFS比较实验组能改善生活质量,实验组与对照组KPS评分比较.结论:增加服用独活寄生汤可以降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并能控制肿瘤进展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海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脾虚1号方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肝脏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肝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COX Ⅳ)蛋白与基因表达及脾虚1号方干预.方法:70只10d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FD模型组(单模型组10只)、脾虚型FD模型组(50只).正常组给予2%蔗糖溶液灌胃,FD模型组和脾虚型FD模型组均给予0.1%蔗糖碘乙酰胺蔗糖溶液灌胃,0.2 mL/只·d,连续6d.脾虚型FD模型组正常饲料喂养至6周龄后叠加改良小平台站立,连续14d;造模结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模型组、多潘立酮组、脾虚1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药物干预14 d,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COXⅣ蛋白与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双模型组大鼠肝脏COX Ⅳ mRNA表达量和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与双模型组比较,脾虚1号方高剂量组大鼠肝脏COX Ⅳ 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脾虚型FD大鼠存在COX Ⅳ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现象,脾虚1号方可能是通过上调COX Ⅳ蛋白与mRNA的表达提高脾虚证大鼠能量代谢.

    作者:吕林;王凤云;唐旭东;马祥雪;尹晓岚;石啸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对原代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对原代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80只)给予蒸馏水、刺老苞根皮水煎剂高、中、低3种剂量浓度,连续灌胃7d制备含药血清.各组合药血清干预培养成骨细胞,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钙化结节并计数,流式PI单染法检测成骨细胞周期.结果:在干预培养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钙化结节数有所升高,中、高剂量组高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各剂量组G0/G1期、G2/M期明显下降,S期和G2/M+S期明显升高.结论:刺老苞根皮含药血清可通过延长原代成骨细胞S期,促进其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作用.

    作者:依香叫;王松月;李金诚;燕梦云;裴凌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再探“阴火”

    关于“阴火”理论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以及李东垣相关著作的研究,认为李东垣之阴火理论是在继承《内经》《难经》基础上的一次理论整合与创新,并提出“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将阴火与脾胃、元气、三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对阴火理论概念进行了阐明.

    作者:何伟峰;李舒婷;黄显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金匮要略》虚实异治思想论治风湿病

    从《金匮要略》虚实异治思想出发,结合临床实际,系统论述风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等,总结风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亏虚,主要有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阳气亏虚等,以实邪侵袭为标,病理因素如风湿、寒湿、湿热、瘀血、痰浊等.治疗前当剐虚实,并将辨证论治思想贯穿始终,以虚为主,缓则治本,应先扶正,分别给予补益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治法,适用于正气亏虚严重和疾病缓解期;以实为主,急当治标,应先祛邪,给予祛风除湿、清热燥湿、利小便、微发汗、活血通脉等治法,适用于邪实正未虚、疾病初期、慢性疾病加重期;虚实夹杂者应根据虚实轻重与多少,分别以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同时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此型在临床上常见.后,通过列举临床病案深化对虚实异治思想的理解与临床应用.

    作者:夏淑洁;王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肠道菌群探讨肥胖从脾论治的机理

    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涉及促进能量吸收、激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通透性等多个方面,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本在于脾胃功能失调,临床从脾论治行之有效.脾主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消化吸收,二者生理功能相似,肠道菌群的研究为中医从脾论治肥胖提供了新思路,故从肠道菌群入手阐述中医从脾论治肥胖的机理.

    作者:孔畅;陈东峰;赵泉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段富津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久痹经验

    段富津教授认为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久痹作用缓和,是为治疗本病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时常加味药物为羌活、姜黄、生黄芪、威灵仙、汉防己、木瓜、焦白术、制附子、葛根等,减味药物为干地黄、芍药、人参等,对其临床如何加减运用这些药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加味药物的功用、临床常用剂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后选取典型病例附以按语,对其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久痹的思路进行探讨,以期对现代临床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久痹有借鉴指导意义.

    作者:张绍峰;徐世杰;李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中药”“中医药”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新内涵中医药基础核心术语英译的启示

    目前“中医”“中药”“中医药”存在多种译法.由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基础核心术语内涵也反映了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涵盖中医药新学术理念.怎样在翻译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时既保持中医药传统理念,同时又反映中医药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关系到中医药的发展,也是中医英译的重要命题.故通过对“中医”“中药”“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的语义辨析,研究其英译,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提出概念细化的翻译原则,以期对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新内涵的英译提供借鉴.

    作者:任秀兰;赵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范冠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研究范冠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用药规律,总结归纳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方法:通过广东省中医院病例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数据库,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医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结果:范冠杰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薏苡仁、土茯苓、车前草、百合、土贝母、忍冬藤,居于前列的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结论:范冠杰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用寒性药佐以温通,辅以平和之品.药味上甘苦辛淡合用以发挥缓急止痛、清热除湿、行气活血之功,多从肝论治、补肝和血及舒筋和络.

    作者:唐咸玉;谢雯雯;范冠杰;孙璐;何柳;何嘉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固本与筑梦——中医经典文献的医史观新论

    医史可涵述中医经典文献延展的轴心轨迹,亦是中医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基石.中医经典文献兼备多重特性且互为结构,是“神、心、体、技、觉”合一的学问.故以医者视角分析“固本”“筑梦”在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内涵,通过解析医史语境下的问题进路、史家固本与医者筑梦的耦合之道以及中医经典文献的医史和合之境三个面向来彰显中医经典文献的医史观,在固本与筑梦两者之间,史家赋予医学史完整无缺的躯体,医家则为其注入完满圆融的生命.

    作者:王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决策树的中医人格体质对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风险的预测研究

    目的:运用决策树模型探讨中医人格及体质类型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五态人格测验、五五体质检测测定85例T2MD患者的中医人格及体质类型并收集其临床指标,运用决策树方法建构中医人格及体质类型预测T2MD患者伴发NAFLD的风险模型.结果:以少阴人格、平人质体质为主要分类节点变量构建的NAFLD患病风险模型经10折交叉验证预测准确度为87.1%,准确率较高,并得到3条预测NAFLD患病风险规则.结论:运用决策树模型可以根据中医人格、体质类型较准确地预测T2MD患者伴发NAFLD的患病风险,有助于中医疾病预测的客观化.

    作者:吕航;王昊;刘媛;杜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有关针刺联合常规西药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7项研究纳入评价,通过分析发现针刺所选用的腧穴以内关、心俞、膻中为主,位置临近心胸,经络联通心胸,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与常规西药组比较,针刺联合常规西药组心绞痛缓解率显著提高,心电图有效率显著提高,动态心电图平均心肌缺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以“宽胸理气、活血止痛”为指导的针刺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短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远期预后的作用尚待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李珩;肖宁;邵明璐;李洋;谭奇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艾滋病相关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在艾滋病相关失眠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艾滋病失眠诊断标准患者272例,给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7、14、21d和28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疗效评定.结果:272例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CD4细胞计数在(201 ~300)cell/mm3的患者失眠风险是在100 cell/mm3患者的0.632倍,CD4细胞计数在(301 ~400)cell/mm3的患者失眠风险是在100 cell/mm3患者的0.652倍,> 500 cell/mm3的患者失眠风险是在100 cell/mm3患者的0.679倍.结论:耳穴压豆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失眠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秀敏;郭会军;张敏;刘志斌;金艳涛;许前磊;李政伟;张丽;刘静静;刘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魏雅川运用—贯煎治疗掌跖脓疱病伴指骨损害病案探析

    通过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掌跖脓疱病伴指骨损害病例1例,患者服药9个月后指骨骨质损害得到明显修复,其他临床症状也得到改善,从而取得标本兼得的临床疗效.掌跖脓疱病伴指骨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截指作为终治疗选择.本案之所以取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坚持中医治疗观,在中医肝肺“气交”等理论指导下,辨证准确,遣方得当,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本医案在治愈皮肤症状的同时相关骨质损害也得到明显修复,表明中药治疗骨质损害的效果应值得肯定.

    作者:刘理想;赵庆;李志更;徐静;李淑莉;卢贺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气阴两虚络阻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络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7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接受降血糖、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西医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加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汤剂,观察2组耱尿病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血脂、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和糖尿病肾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UAlb、UCr、ACR、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UAlb、ACR、TC、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疗效.

    作者:江鹏;齐保险;谈佳佳;范春云;张心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