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

柳绿奎

关键词:电切镜, 经皮肾镜,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手术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对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及县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尿道前列腺切除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取尿道前列腺切除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品管圈活动推进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作者:姜文静;彭春敏;冯广伟;万菁;谢东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分析

    西药具有治愈时间较短以及临床效果显著等优势,但是却隐在着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相关病症,使人们急速老化。由此可见,西药治疗疾病时表现出局限性因素。鉴于此,为了综合探讨提升现代西药用药合理性的方法,文章以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结合笔者长期实践经验,首先介绍现代西药药理基本内涵,再深入剖析现代西药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影响,期待通过优化西药应用程序,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综述。

    作者:张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为开展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肝切除患者142例,调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以5年后是否生存作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28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32.39%、19.72%,复发率分别为31.69%、61.97%、69.01%;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出血量、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Child肝功能、肿瘤大小、结节个数、病理分型成为影响因素(P<0.05),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门静脉癌栓、UICC分期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生存期较短,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既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又与肝功能有关,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作者:费宏扬;李哲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工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人力资源是医院重要的资源之一,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员工队伍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就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医院工会代表了医院广大职工利益,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工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好的协助医院内部开展工作。

    作者:刘大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改善儿童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成效,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方法:我科成立以“提高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按照80/20法则进行真因确认,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重点改进对策: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及心理素质的培训;改进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材料;改善穿刺血管条件;提高患儿配合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品管圈前后护士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得到有效的结果,即成功率在活动前、中、后分别从89.59%、91.25%提高到95.78%。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了专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是临床持续质量改进实用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岚;黄璐;谭茜;韩玉梅;陈柔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普查的24830例居民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发现甲状腺疾病3768例,发病率为15.2%。超声发现甲状腺疾病3768例,发病率为15.2%,其中男2000例,女1768例;其中良性疾病3668例,其中甲状腺肿2000例,甲状腺腺瘤1668例;恶性疾病100例,其中乳头状癌60例,滤泡状癌30例,髓样癌10例。甲状腺恶性疾病的结节多呈现为多发,钙化多,形态多不规则;而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结节多为单发,钙化少,形态多规则,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疾病3768例经过病理分析确诊为良性3665例,恶性103例,为此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1%。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普查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病变鉴别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何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抗衰老中药的药理作用

    中药在我国医院非常常见,因为其有延缓衰老以及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中药的药理作用一般表现在调节抗氧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清除自由基、肌体免疫功能,修复DNA的损伤等方面,从而使机体寿命得以延长,以此实现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中药当中抗衰老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杨允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医学免疫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几点思考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一门前沿性基础学科,是研究机体对自身或外来“异物”进行识别和清除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医学免疫学同时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的生长性和交叉性发展,其与人类健康及疾病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卫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程护理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69例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9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常规护理组和全程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34例,全程护理组患者35例。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抢救,全程护理组在全程护理模式下进行抢救。结果:全程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下的抢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晓旭;杨紫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8例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针对已处于压疮Ⅱ期、Ⅲ期的患者,用0.9%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彻底冲洗伤口表面,碘伏消毒表面皮肤,再擦上少量紫草油,均匀地喷一层西瓜霜喷剂于褥疮表面,无菌敷料覆盖。结果:使用后压疮渗液明显减少,创面2~3周愈合。结论:用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作者:张琳;陈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检测及分析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和SD-Ag霜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说明书涂抹SD-Ag霜,并依据病情,给予全身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自制中药药膏在治疗Ⅱ°烧伤、烫伤的疗效,止痛药使用程度,愈合天数、愈后瘢痕的增生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伤有利于创面修复,降低瘢痕的形成,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尹殿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新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血栓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疗效。本文主要从自由基损伤、NO、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与修复、脑动脉粥样硬化、血脑屏障等方面,综述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郭培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抗体让白血病细胞“自相残杀”

    借助一种新发现的罕见人类抗体,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将白血病细胞转化成抗白血病的免疫细胞,让它们“自相残杀”。这一成果,有望带来对抗白血病甚至其他癌症的强大新疗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简称极化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lipopolysaccharide,LPS8mg/kg),极化液组(LPS8mg/kg+GIK4ml?kg-1?h-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腹腔注射LPS后3d和5d大鼠血清TNF-α和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比较,注射后3d脓毒症组和极化液组大鼠血清T N F-α,I L-10升高(P<0.05);与注射后3d比较,注射后5d脓毒症组大鼠T N F-α,I L-10升高,而极化液组T N F-α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注射后3d和5d极化液组大鼠T N F-α,I L-10、TNF-α/IL-10比值较低(P<0.05),且极化液组TNF-α/IL-10比值在制模后5d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GIK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内毒素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杨秋燕;左友波;杨宇焦;蹇顺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救护理路径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急诊中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将此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 B组患者则进行急救护理路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后的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快速判断出急诊中急性S 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在第一时间内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

    作者:周东彬;张丽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析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现代医学和科技取得了飞速发展,又基于先进医疗设备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医疗设备在各级医院中被不断更新和投入使用。然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设备和医疗技术的有效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当前医疗设备维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林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科门诊就诊者挂号错误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就诊者出现挂号错误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专人对某日我院内科门诊出现挂号错误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利用HIS 系统来调取当日内科门诊的日志,利用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结果:我院当日出诊内科门诊的门诊量为1944例次,出现挂号错误的为44例次,挂号错误率2.3%;在内科门诊挂号中,错误率高的为消化科,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检验,P=0.001;就诊2次以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3.3%,就诊2次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3%,首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1%,多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高,通过Fisher's 进行精确的检验,P=0.044。结论:内科门诊的患者出现挂号错误原因较多,提高内科门诊的护士业务水平、对医院学科及分科的特点充分的掌握、加强宣传并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服务等措施可以降低挂号错误率。

    作者:邱丽蓉;高建清;吴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2014年8~2015年9月,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措施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在护理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华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