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扬;李哲浩
目的:评价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4月~2015年1月,本院共收治手术治疗4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1例暴力打击致肩峰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清创后,手法复位,以重建钢板固定肩峰;其余患者入院后2-21日手术,32例行后侧入路,7例行外侧入路,择期重建钢板与螺钉固定35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4例。结果:优16例、良20例、可4例。术后并发外展受限13例,关节炎4例,肩关节Neer评分69~94分、平均(88±10)分。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较好,但约半数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整体疗效有待提高。
作者:陈道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促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作者:徐雅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与泡沫硬化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6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1例行腔内激光治疗(观察组),31例行泡沫硬化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治疗虽然费用略高,但手术创伤小,疗效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桂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中血清T3、T4及TSH水平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市400例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另选择我市4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对比两组血清中的T3、T4及TSH水平。结果:实验组的T3、T4及TSH水平分别为(1.29±0.25)ng/ml、(80.27±10.54)ng/ml、(1.47±0.39)μIU/ml,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T3、T4水平低于常人,TSH水平高于常人,故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部位进行射线防护,以预防甲状腺功能病变。
作者:邢美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自制烧伤中药药膏在烧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和SD-Ag霜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说明书涂抹SD-Ag霜,并依据病情,给予全身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烧伤中药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自制中药药膏在治疗Ⅱ°烧伤、烫伤的疗效,止痛药使用程度,愈合天数、愈后瘢痕的增生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药膏治疗烧伤有利于创面修复,降低瘢痕的形成,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尹殿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65.5%,而实验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两组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8±4.2)d明显短于对照组(19.2±5.9)d,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郑丽娜;戚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也为了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医学检验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不断建立的新的检验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越来越好,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在医学检验领域更是倍受注目,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日新月异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台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的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我院自2012年4月购进一台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使用至今,仪器运行良好,临床评价较好。笔者将三年多来对仪器的应用体会及维护保养方面总结如下。
作者:赵沛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2014年8~2015年9月,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措施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在护理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华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钢板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T形接骨板进行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在临床治疗后的6个月至1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两组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Merchant膝关节的评分来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2.8%,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仅为81.9%,实验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需要对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尽可能的解剖复位,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法来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质量,以此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蒋尧;冯小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糜烂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和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门诊确诊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糜烂治疗中,LEEP刀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1]一旦发生压疮,尤其是三期压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例Ⅲ°压疮患者采用湿润疗法加局部吹氧,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蒋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使其坚持合理用药等;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给予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冯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第三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转录因子TCF-1对TFH细胞的分化作用机制。该发现将为因抗体生成紊乱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过敏等,提供新的靶点,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我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范萍;冯娟;代月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通过教师课前充分备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案例、病例讨论贯穿全程教学,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作者:邢雪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给予腺性膀胱炎术后患者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并联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对临床实验的证实,总结了以下方法及要点,希望可以帮助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翁丽萍;陆燕;冯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372例产妇作为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并且选择同期的32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开展实验,实验中主要推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服务模式,在施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比较两组治疗护理的优良比例。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但是对照组只能达到百分之88,两组的显著对照,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结论:优质的服务在产科护理中,需要保证正常的治疗以及操作,更要让患者感觉自己受到的服务非常的周到和细致,在体贴服务的开展中,构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产妇的康复率,让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照料。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上常有一些疾病发病症状怪异罕见,常规的医学理论难以解释,西医检查亦未见异常,患者往往长期多方求治乏效,这些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也给医者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实践证明,对于这类怪病,在施治时若能熟练运用中医脉诊,平脉辨证,往往能快速找到突破口,使疑难怪病的治疗峰回路转。很多中医经典医籍及古今中医名家都非常重视脉诊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说,脉诊在所有疾病尤其是疑难怪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作者:杨鹏;张圣杰;王崇飞;王凯;梁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A B 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到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A B O溶血病患儿96例,根据出生后是否进行早期溶血试验检查,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两组患儿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分别在生后48h内和生后48h后。观察组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19.45±15.37、68.52±7.64h和6.85±0.81d;对照组分别为298.76±18.39μmol/L、87.45±8.71h和8.53±1.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高危患儿在生后进行溶血试验检查可以及时确诊新生儿ABO溶血病,且在患儿出生48 h内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胆红素水平,缩短光疗时间和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喜;葛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丙型肝炎的现状以及达卡他韦合成路线旳研究。为广大药学工作者了解新型抗丙型肝炎药达卡他韦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达卡他韦临床应用的现状,比较了达卡他韦原研合成路线和报道路线。由此可见,达卡他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工艺合成路线有待进一步优化。
作者:邵川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