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用于急诊危重患者抢救69例分析

张晓旭;杨紫燕

关键词:全程护理, 急诊, 危重患者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9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常规护理组和全程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34例,全程护理组患者35例。常规护理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抢救,全程护理组在全程护理模式下进行抢救。结果:全程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应用全程护理模式下的抢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DNA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诊为乙肝大三阳患者的血液,每个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A、B、C、D组,A组即刻测定,B组室温放置2天测定,C组4℃放置7天测定,D组溶血即刻测定,比较不同的储存时间、温度以及标本是否溶血对乙肝病毒DNA进行荧光定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未溶血标本与溶血标本相比以及不同储存时间和温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储存时间以及温度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DNA的结果无影响。

    作者:关玲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治疗方法相比,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快速止痛、改善生活质量、便于推广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

    作者:张宁;侯江业;蔡飞;刘志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药类高校对落实“三转”的思考及工作创新

    党的行政监察职责和纪律检查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所应肩负的,在肩负这一重要责任的同时也承担着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任务[1]。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全会提出:深化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2]。这是中央纪委对对纪检监察工作在新时期所提出来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纪检工作实施的客观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科研技术的转化等问题,产学研一体化俨然已成为了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环境,高校纪检工作应充分落实“三转”纪检工作思路,用全新的观念和思维解决新时期下高校党政纪检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李月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煜琳;李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患者人性化护理方案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齐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智能纳米载药”使癌症治疗可视化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博士郑明彬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等专家,在智能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新突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病历疏漏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护理病历疏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80/20法则确定主要因素并设定目标值,圈员讨论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抽取150份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活动前疏漏率为90%,活动后降为2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确保了护理病历质控质量,为临床护理病历质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彩云;黄琴容;牛林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顺尔宁。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分及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与顺尔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全安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总管T管引流部分夹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胆总管T管引流部分夹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夹闭T型管(常规夹闭组),观察组部分夹闭T型管(部分夹闭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型管闭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夹管后第1、2天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T型管闭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总管T管引流部分夹闭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避免电解质紊乱,同时减少住院日及医疗费用,有临床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崩雨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国产生物型髋臼假体6年临床疗效对照随访

    目的:对比分析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假体与进口生物型假体的6年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0例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及20例采用进口生物型髋臼假体的患者随访影像学评估及髋关节功能评估,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本组均获得6年随访,末次随访国产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分,进口髋关节评分平均90分。结论:两组髋臼假体的6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国产假体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增加髋臼假体的固定,但可能同时也是引起骨溶解的诱因。

    作者:赵乐;李强;徐斌;李萌;李建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后勤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医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提出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作者:俞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剖宫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28例孕产妇,均为曾在首次分娩中行剖宫产的患者。结果:28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选择了阴道试产,1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19例患者行剖宫产术,成功率100%。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分娩方式,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应该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和身体指征严格准确掌握分娩的适应证,选择适合产妇的分娩方式,把危险因素降到低。

    作者:彭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分析

    西药具有治愈时间较短以及临床效果显著等优势,但是却隐在着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引起相关病症,使人们急速老化。由此可见,西药治疗疾病时表现出局限性因素。鉴于此,为了综合探讨提升现代西药用药合理性的方法,文章以现代西药药理不良反应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结合笔者长期实践经验,首先介绍现代西药药理基本内涵,再深入剖析现代西药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影响,期待通过优化西药应用程序,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综述。

    作者:张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检测及分析

    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年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作者:孟保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护理

    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98例患者,治疗期间心身整体护理与卫生宣教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疗效。

    作者:马明;李桂香;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天麻相关技术及利用研究概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专利申请及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天麻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俐;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析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县的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以选取水样中的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为主要检测项目,同时对我县同期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和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960个检测水样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约为99.2%,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6.4%,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9.6%,并且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系统不同,菌群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也不同,其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中市政供水高,为100%。此外,检测水样的菌群总数合格率以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作者:谢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剖宫产术后实施安全有效的镇痛,有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及早期哺乳。本文综合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疼痛机制、客观因素、产妇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从而探究了术后镇痛护理措施。

    作者:於艾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根据肱骨干中段骨折病症,探究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共计40例,按照住院时间给予患者顺次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20例患者接受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上肢功能评分较高,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所花费的时间短,且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00%)低于试验组的复发率(4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来说,应用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安全性极高。

    作者:刘宇;范恒俊;吴凯;张福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免疫学检验方法诊断结核病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外结核患者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人员50例进行研究,采集上述参与人员血清标本,并进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免疫学检验。结果:金标法对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0.0%,酶联免疫法为83.0%;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0%,酶联免疫法为72.0%;金标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金标法对健康体检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金标法阳性数86.7%,酶联免疫法阳性数88.9%;金标法阴性数72.7%,酶联免疫法阴性数76.4%。结论: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卢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