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李桂香;王亚军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择期行全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全麻联用瑞芬太尼;观察组:全麻联用舒芬太尼。记录比较两组苏醒指标、术后5m i n VAS评分、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等苏醒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min VAS评分与术后30min内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36±0.21)分、1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苏醒期不良反应率(7.35%)较对照组(26.47%)相比,显著更低(P<0.01)。结论:全麻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在苏醒期内镇痛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可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60岁,均对两组患者实行全身麻醉手术,并使用韦氏记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明显衰退,与术前的认知功能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观察组的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并无认知功能影响。
作者:牛月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钠尿肽(BN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1月进行血液检查的AMI患者3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4例作为UA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UA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清hs-CRP和BNP的水平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BNP与hs-CRP水平对于诊断AMI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考虑用于AMI诊断。
作者:陈贝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为开展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肝切除患者142例,调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以5年后是否生存作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28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32.39%、19.72%,复发率分别为31.69%、61.97%、69.01%;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出血量、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Child肝功能、肿瘤大小、结节个数、病理分型成为影响因素(P<0.05),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门静脉癌栓、UICC分期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生存期较短,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既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又与肝功能有关,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作者:费宏扬;李哲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记录,回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统计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素和血糖指标。结果:经诊治,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甲状腺功能、体质量都恢复至正常水平;空腹血糖恢复到5.0~7.0mmol/L,餐后2h血糖值维持在7.5~11.0mmol/L。结论:临床中要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两症兼顾,合理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及降血糖药物,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作者:王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期大大延长,但血液透析只能对体内尿毒症毒素做部分清除,长期透析患者将因各种慢性并发症及心理社会因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面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对影响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其为临床对策提供帮助。
作者:易彦伶;甘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88名本科实习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平均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实习教学中运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胸外科知识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胡煜琳;李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0%至80%。它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给继续输液带来了难度。本文就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段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脾胃肠疾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13年6月份开始参加广西第二批中(壮瑶)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学习,有些心得体会,并在日常临床中辩证施治,使部分患者能在基层医院的得到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便患者。
作者:杨启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采用微小量布比卡因脊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80岁以上高龄下腹部以下手术的临床研究。方法:A组缓慢注入重比重混合液0.6~1.2ml,,平卧调整麻醉平面在T8以下。B组注入布比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阻滞范围扩散高T 8,完全满足手术要求。A组和B组麻醉前后HR、BP、CVP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樊长川;朱颖;王超;刘光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分部位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要求其在休息和热敷的基础上外用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治疗6周后观察膝关节疼痛、肿胀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显著减轻,且功能评分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在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的现象,可在局部外敷何氏壮骨抗痨散与止痛壮骨散,进而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作者:李国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中,医院后勤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医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提出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促进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作者:俞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少女选择的适宜的生殖健康方式,适用的生殖健康内容,改变不健康行为,帮助少女们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法:选择14岁~19岁少女662人次,通过问卷统计。结果:专业性和普及性方式受少女们欢迎,比较浅显的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能让少女们接受。
作者:李云霞;Lu Guangren;Liu Zhuomin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和三联治疗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认并进行治疗的66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并对其临床、病理、三联治疗的效果及随访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66例患者的病例显示尿检正常、肾功能正常,经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也未发现严重的感染事件、死亡事件等,治愈率为100%,效果显著。结论:采用三联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好、副作用小、起效快、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晋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收集社区高血压疾病患者病例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者60例,主要原因为经济状况、缺乏疾病知识、药物种类多、服用时间长等。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存在较大血压控制难度,故医护人员必须深入社区,强化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使其认识血压控制中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促进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
作者:贺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上常有一些疾病发病症状怪异罕见,常规的医学理论难以解释,西医检查亦未见异常,患者往往长期多方求治乏效,这些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也给医者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实践证明,对于这类怪病,在施治时若能熟练运用中医脉诊,平脉辨证,往往能快速找到突破口,使疑难怪病的治疗峰回路转。很多中医经典医籍及古今中医名家都非常重视脉诊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说,脉诊在所有疾病尤其是疑难怪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作者:杨鹏;张圣杰;王崇飞;王凯;梁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药在我国医院非常常见,因为其有延缓衰老以及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中药的药理作用一般表现在调节抗氧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清除自由基、肌体免疫功能,修复DNA的损伤等方面,从而使机体寿命得以延长,以此实现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中药当中抗衰老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杨允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脂肪肝虽为良性病变,但部分病例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严重危害生命健康。故早期诊断脂肪肝尤为重要,及时治疗可使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恢复正常。本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诊断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艳红;尤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病历疏漏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开展以“降低护理病历疏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鱼骨图分析要因、80/20法则确定主要因素并设定目标值,圈员讨论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各抽取150份病历进行质控检查,活动前疏漏率为90%,活动后降为2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儿科护理病历疏漏率,确保了护理病历质控质量,为临床护理病历质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彩云;黄琴容;牛林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哮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4.8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作者:刘蜀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