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刘蜀林

关键词: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治疗, 哮喘
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哮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4.8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药品质量关系着药物的使用效果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对制药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它与生物学以及化学等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该专业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及分析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大量实验教学中,药物分析实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该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药物分析实验技巧以及创新能力。但是目前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对其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希望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于药物分析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胡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穴位敷贴治疗贴对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应用

    目的:对穴位贴敷在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我院病例中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肛肠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局部热敷,实验组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7.5%,比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排尿通畅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给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排尿情况,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吴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浅谈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现状与抗菌药物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回顾,结合某医院ADR病例的种类、数量,分析各类ADR普遍性和特殊性。指出当前医院ADR监测工作在报告质量不高,应该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提高做好这项工作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人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平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突然大量的呕血、便血,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等,急性出血死亡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给予止血升压等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护理人员做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生命体征、评估出血量,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各项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以及对康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指导。

    作者:赵玉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安全用药的探讨

    目的:浅层分析2015年中国小儿用药的近况及至今还未得到完善的问题,对应提出解决或防范的方案,为了让每一个小儿都得到更加安全的用药环境。方法:调查本院的小儿用药摆放、使用说明书及药物的常用剂量、剂型并进行可能的安全隐患预测,对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结果:经过对本院的调查发现,小儿用药的主要问题有小儿用药的使用说明书介绍含糊,药物的剂型、规格、包装不当,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就目前医学程度,药物治疗是治愈小儿疾病的常用主要方式,但小儿用药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小儿药物的管理、小儿药物的安全检测、小儿用药的合理剂量尚不完善。应制定合理的药物管理方法,重视儿科人员的药物使用培训,进一步确保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邹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免疫学检验方法诊断结核病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肺外结核患者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健康体检人员50例进行研究,采集上述参与人员血清标本,并进行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免疫学检验。结果:金标法对活动性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0.0%,酶联免疫法为83.0%;金标法对肺外结核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0%,酶联免疫法为72.0%;金标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金标法对健康体检患者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0%,酶联免疫法为4.0%;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金标法阳性数86.7%,酶联免疫法阳性数88.9%;金标法阴性数72.7%,酶联免疫法阴性数76.4%。结论: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诊断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率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卢永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目的: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剥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剥除术的卵巢肿瘤患者74例,根据手术室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5例)和优质护理组(39例),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3%;同时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2.9%,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实施腹腔镜剥除术的卵巢肿瘤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缪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病例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顺尔宁。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分及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与顺尔宁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全安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生存因素,为开展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医院收治肝切除患者142例,调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随访,以5年后是否生存作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中位生存期28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32.39%、19.72%,复发率分别为31.69%、61.97%、69.01%;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出血量、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Child肝功能、肿瘤大小、结节个数、病理分型成为影响因素(P<0.05),是否接受术后化疗栓塞、门静脉癌栓、UICC分期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生存期较短,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既与肿瘤病理特征有关,又与肝功能有关,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作者:费宏扬;李哲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20例伤口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和平均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以常规护理对对照组伤口造口患者进行管理,规范化护理对观察组伤口造口患者进行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压疮的发生和伤口、造口、失禁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压疮发病数和在伤口、造口、失禁评分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伤口造口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进行非班级制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进行班级制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实习护生的临床能力综合技能考核评分以及压力源得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92.34±4.35)分,对照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平均总得分为(83.17±3.19)分,观察组护生的总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生在各项压力源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班级制管理模式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放血拔罐加叩刺肝经五输穴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放血拔罐加叩刺肝经五输穴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和住院部,观察组给予放血拔罐加梅花针叩刺肝经五输穴,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0天后,经t检验,P<0.05,10天后病情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疱疹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放血拔罐加叩刺肝经五输穴治疗蛇串疮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既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又能缩短疗程。

    作者:张七艳;白王丽;杨军;飞晓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8例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针对已处于压疮Ⅱ期、Ⅲ期的患者,用0.9%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彻底冲洗伤口表面,碘伏消毒表面皮肤,再擦上少量紫草油,均匀地喷一层西瓜霜喷剂于褥疮表面,无菌敷料覆盖。结果:使用后压疮渗液明显减少,创面2~3周愈合。结论:用紫草油结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作者:张琳;陈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激励作为能有效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力、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管理手段,在当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激励理论不断发展,临床上的激励手段也是各种各样,采取正确的手段对症激励成为提高激励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激励概念、激励方法,综述了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型抗丙型肝炎药达卡他韦研究进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丙型肝炎的现状以及达卡他韦合成路线旳研究。为广大药学工作者了解新型抗丙型肝炎药达卡他韦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达卡他韦临床应用的现状,比较了达卡他韦原研合成路线和报道路线。由此可见,达卡他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工艺合成路线有待进一步优化。

    作者:邵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长、总质控组长、区域组长三级质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1月起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三级质量管理模式,科室设置总质控组长一名,负责动态质量监控汇总分析,并分别在各区设组长一名,对各区进行日常质量管理。结果:实施三级质控管理1年来,科室质控管理工作由总质控组长负责动态监管,各区域环节质量由区域组长负责监督,弥补了以往的由护士长一边忙于行政工作,一边又要抓质量管理的粗放质量管理模式缺陷。结论:三级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质控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科室各环节工作质量。

    作者:李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名中专实习女护生进行,为期2周的洗手行为干预,根据观察量表,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洗手有关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后,实习护生执行洗手的情况及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作者:郑巧英;陈玉惠;黄淑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引进品管圈模式理论,对实施前和实施后门诊药房管理中药品库存进步率、准确率和达标率等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品管圈模式实施后药品库存达标率、药品库存准确率、药品库存进步率分别为95.67%、93.24%、26.67%,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5.62%、72.34%以及9.54%,t=7.15,7.64,6.8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使门诊药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郑喜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中ERK5的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大鼠脑皮质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缺血及缺血再灌的不同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5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体积均比缺血梗死组大鼠严重。ERK5在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都表达,后者明显多于前者。结论:ERK5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中旭;宋玉强;吕敬雷;于力群;时圣桂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智能纳米载药”使癌症治疗可视化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博士郑明彬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等专家,在智能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新突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