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张彩霞

关键词:优质服务,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服务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372例产妇作为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并且选择同期的32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开展实验,实验中主要推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服务模式,在施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比较两组治疗护理的优良比例。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能够达到百分之百,但是对照组只能达到百分之88,两组的显著对照,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结论:优质的服务在产科护理中,需要保证正常的治疗以及操作,更要让患者感觉自己受到的服务非常的周到和细致,在体贴服务的开展中,构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产妇的康复率,让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照料。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目的:分析与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使其坚持合理用药等;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给予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冯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诊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诊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记录,回顾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统计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甲状腺素和血糖指标。结果:经诊治,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甲状腺功能、体质量都恢复至正常水平;空腹血糖恢复到5.0~7.0mmol/L,餐后2h血糖值维持在7.5~11.0mmol/L。结论:临床中要根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两症兼顾,合理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及降血糖药物,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作者:王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中ERK5的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大鼠脑皮质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在缺血及缺血再灌的不同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所有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RK5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梗死体积均比缺血梗死组大鼠严重。ERK5在缺血梗死组和缺血再灌组都表达,后者明显多于前者。结论:ERK5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中旭;宋玉强;吕敬雷;于力群;时圣桂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营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营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营心通脉方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00m L;对照组30例,采用舒喘灵片0.4m g,每4小时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73.00%;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策略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营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盛文娟;侯炽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接收的88位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康复效果、护理后Barthel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改善,护理后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T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放射CT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X线扫查,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和详细描述CT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存在异常的供血情形,其中12例是肺主动脉供血,剩余24例主要是腹部供血。X线检查法的准确人数为32例(91.6%),CT诊断该病的正确人数为35例(98.2%),可以看出CT诊断法的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CT法诊断该病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显示病灶的周围的组织变化,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汪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工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人力资源是医院重要的资源之一,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员工队伍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就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医院工会代表了医院广大职工利益,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工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好的协助医院内部开展工作。

    作者:刘大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6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凶险型组)和98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普通型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前置胎盘的类型、两组剖宫产术中、术后情况、子宫切除情况及两组新生儿结局的不同。结果两组前置胎盘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型组患者在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方面比较,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术中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

    作者:魏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按照机型脑梗死进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缓解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菊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到2015年7月到我院牙科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23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了解本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对微型种植体有较好耐受性,治疗完成后均可正常覆牙合和覆盖,面形正常,未出现感染和不适感。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取微型种植体具有较好的支抗效用,操作简便,矫正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荣;刘璐;刘梦珺;张琰;刘东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于剖宫产术后促排气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促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作者:徐雅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早产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目的:了解早产儿心肌损害患儿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心肌损伤早产患儿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0例,给予常规心肌损害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以下各项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酶、α-羟丁酸酶、磷酸激酶同工酶等,观察组患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缺氧早产患儿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方案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可收到更显著临床效果,且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保障以后健康生长和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段宗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微创手术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乳腺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乳腺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N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CPN组则实施CPN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CPN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实施CPN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健康宣教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边彩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煎中药与中药汤剂外洗治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与中药汤剂外洗治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3例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以免煎麻木煎外洗;对照组32例,以中药汤剂麻木煎外洗。观察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5%(30/31),治愈率83.8%(26/31)。对照组总有效率93.7%(30/32),治愈率84.4%(27/32),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代免煎中药外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具有临床疗效好,应用方便的特点。

    作者:马建文;张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予以多潘立酮片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后者予以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时间段接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1例接受200m g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30g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其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1.0%,总有效率为64.6%;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有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副作用较低,呗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琼琼;纪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71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1例),前者予以硬膜外麻醉,后者予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治疗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剂剂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艾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激励作为能有效调动职员的积极性、发挥个人潜力、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管理手段,在当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激励理论不断发展,临床上的激励手段也是各种各样,采取正确的手段对症激励成为提高激励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激励概念、激励方法,综述了激励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余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作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后行不同处理,即:对照组(基础的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组(中心静脉导管),评定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6.0%,和34.0%的对照组相比较少,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肿瘤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中心静脉导管作用显著,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整体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黄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存在的问题。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分析。结果:存在治疗不规范问题。结论:需加强基层医生继续再教育的培训。

    作者:何社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